内容提要 本文从国际贸易状况,分析中国现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缺陷;并由社会实践效果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分析比较,重点讨论所谓中国特色发展模式与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应当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与优化发展模式的方向。
关 键 词 中国 发展模式 缺陷 分析 转变
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国民经济?这是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也是所谓发展模式问题。
1 以对外贸易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模式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贸易有很大发展,并逐年有较大增长。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报,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出口大于进口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全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1485家,比上年下降5.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94.7亿美元,下降4.1%。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为57.7%;房地产业为11.8%;金融业为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2.9%。
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4亿美元,增长12.3%。
显然,国际贸易的发展所带来的大量新资金、技术、人才、设备、材料、产品、管理等,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由上述可见,仍然远低于全球对华投资直接投资的总流量、总存量的比例。说明投资收益与效果很低。这是结构性与体制问题。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性、科技含量为中、低端的对外加工产品。高科技、精密度高、尖端技术的产品,还依赖进口。
中国产品已经大量在国际与欧美市场上出售,并占有相当的比重。但中国劳工的工资待遇却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工资,仅为发达国家劳工工资的5%。即以廉价劳工为出口代价。显然,这种发展模式难以持久。
从国际贸易额看来,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内涵的质量与技术水平看还不是贸易强国。在对外投资上还是一个小国水平。
2 中国现发展模式的缺陷
所谓“发展模式”,主要指决定发展方向与状态的有关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律制度;教育、文化、医疗、艺术、科技、社会保障等政策的总和。
2.1为谁是个原则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大趋势下,发展国际贸易,能够促进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提高。也可以取长补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满足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作为发展中的中国,通过国际贸易还可以引进外资、先进技术、人才,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快国内各方面建设,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早日能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的行列。
但是,中国在人权、民生等方面问题较多,例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应当大力改革。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统计数据,从全社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行业、职业、财富分布、财政分配与劳动分配等诸多方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经济收入差距状况。它反映中国经济关系中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进一步扩大的严重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为倒“丁”字形,深刻形象化地反映了现时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状况。
许多人被迫偷渡到国外非法打工,或色情行业;被所在国收容、拘留,甚至非正常死亡。例如,2007年2月11日韩国收容所失火,中国人被烧死8人,烧伤17人。另外,新华日报在一篇《珍爱生命拒绝自杀》的报导指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到34岁人群中,自杀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大多出于经济原因,对前途无望所致。再加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这些都严重地损害着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声誉。
2.2 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即不平衡的粗放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与极优惠政策和巨大市场潜力,吸引大量外资来华,对外加工与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形成了所谓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平衡的粗放模式,它有严重缺陷:生产粗放;只顾速度、数量;不顾质量、效益、环境、能源与资源浪费、生活质量与提高;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对外貿易与国民经济脱节;政治体制滞后、官员腐败、资源配置劣化与经济发展背离等等。
同時,也出现许多社会问题与社会纠纷,例如,社会与经济发展失衡、数千万失地农民的生计、拖欠民工工资、城市不公正拆迁、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分配不公、“内需不足”等。人均国民收入,世界排行榜上,仍然处于100多位的低水平。
2.3 社会分配不公--闯红灯越过警戒线
按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衡量社会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超过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