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克荣
一、基本信息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58
籍贯:河北
所属行业:粮油
职位:三河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
排 行 榜:2010胡润中国富豪榜第323位
财富:43亿
二、基本简历
在中国粮油行业,石克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1983年,刚刚走过人生第一个25年的农村小伙子石克荣,带领三个村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艰难创业。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的情况下,仅凭着8万元贷款,石克荣成功建起了一座价值超过100万元的砖厂——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第一家乡镇企业,这家企业让石克荣的名字在镇上家喻户晓。
如今,人生的第二个25年过去了,石克荣领航的汇福粮油集团总资产已经达到37亿元。
然而,让他成为粮油行业内响当当人物的并不仅仅是他这个拥有6个子公司、5条铁路专线的粮油集团,而是几年前他在平抑北京油价中所表现出的气概。
2003年11月上旬,刚刚历经了“非典”袭击的北京城出现了食用油“短缺”现象:21家大型超市有19家断货,一时间居民用油告急,涨价、抢购风潮同时出现。然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北京市粮食局经过调查发现,“短缺”并非供应储备不足,而是一些企业囤积居奇造成的。这一信息深深刺痛了在粮油行业打拼了十多年的石克荣——汇福集团距离北京城不过30公里,在石克荣心中,维护北京食用油价格稳定,汇福责无旁贷。
为配合迅速平抑物价,石克荣毅然决定大规模向北京市低价供油。占据北京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汇福出手,效果果然非比寻常——不到7天,北京的食用油价格就恢复到了合理水平,全国的粮油市场也逐渐稳定。
事后,有人说:“油价上去了,汇福也可以跟着获大利,他们怎么会这样傻?”
当时汇福也算过账,如果汇福不降价向市场大量投放食用油,每周可以多赚1500万元。
记者访问石克荣时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他说:“我们是中国的企业,广大的中国消费者购买我们的产品才使企业得以发展,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做对不起消费者的事;做人不能见利忘义,没有各级政府的支持,就没有汇福的今天,政府有难处我们没有理由不出手相助。”
“粮油航母”是如何起航的
石克荣和他的汇福粮油集团之所以能够在北京平抑食用油价格上有所作为,自然是因为汇福有相当的生产实力和竞争优势。然而,实力的聚集也是来之不易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石总在创建砖厂过程中,表现出的胆识和拼搏精神,成就了他跟粮油的缘分。”回忆起石克荣初入粮油行业的事情,汇福集团生产总监田增良记忆犹新。
1987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石克荣正带领乡里的小砖厂干得红红火火,高楼镇的另一家乡镇企业高楼油脂厂却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在镇党委领导眼中,石克荣是能委派到高楼油脂厂“救火”的最佳人选。
然而,行事稳妥的石克荣并没有立即答应接任,而是要求“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随后的半个月里,他每天都到油脂厂去“蹲坑”。当他彻底查清楚油脂厂亏损主要是由“跑、冒、滴、漏”等管理不善造成的之后,他也知道了自己能够担此重任,于是接任了油脂厂厂长一职。由此,石克荣走进了粮油行业,一干就是20年。
当时,镇里给他定的目标是 “一年少亏,两年保本,三年微利”,如果能够超额完成任务,利润的一半便归石克荣个人。事实证明,这一目标显然低估了石克荣的胆识和智慧:就在他接管的第一年,这座一度“病入膏肓”的油脂厂便奇迹般地焕发了生机,当年便实现了1000多万元产值,利税达150多万元。为此,镇政府按约定将5年内1000多万元利润发给了他做奖金。更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石克荣分文未留,将这些钱全部投入企业扩大再生产。
上世纪80年代,这个年加工量只有3万吨的油脂厂规模已不算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百姓以动物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全国各地的中小油脂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石克荣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油脂厂很快就会失去竞争优势,而靠自己厂里现有的技术设备,也已经很难突出重围,想要在这一行业立足,必须迅速实现产能和质量升级。
1999年10月,石克荣斥资3.3亿元从国内外采购了当时业内最先进的设备后,带着工人不分昼夜地劳作,短短200天时间,他就建成了一座年加工大豆80万吨的粮油厂,取名汇福。
2000年5月汇福开业的时候,前来参加汇福大豆油加工生产线试车剪彩的国外油脂专家都惊呼:“这是个奇迹!”
80万吨与3万吨,提高27倍的加工能力后,汇福粮油已经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粮油企业之一。
但是,习惯于“走一步,看三步”的石克荣并没有停下脚步。
从2003年开始,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出现严重过剩局面。大豆压榨业的行业集中度过低、产能过剩使得投资风险不断加大,曾一度出现企业建成之日即为倒闭之时的状况。石克荣感到,行业大规模洗牌的“暴风雨”很快就要来临。同时,他也意识到,以汇福年加工80万吨大豆的能力,仍然很难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一番调研之后,2003年6月,他果断拍板:“再投10亿元,引进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建成一条全新的生产线。”
这条新生产线果然不负众望,它不仅具有大豆全脱皮和膨化功能,还采用全部自动化控制,使得汇福的年加工大豆能力旋即突破300万吨,一级大豆油的年产量达到了55万吨,豆粕年产量240万吨——汇福的生产能力一举提高了三倍,而其精炼植物油单线生产能力到今天还保持着世界第一。
精细化高标准管理打造优质产品
坐在记者面前的汇福集团董事长石克荣健谈而幽默。刚从谈判会场赶回来的他,一袭黑色中山装,更显沉稳、气度不凡。
“你拿两个玻璃杯,一杯装上市场上一流品牌的大豆油,另一杯装汇福的油,灯光一打,你一定会发现汇福的油更清澈、透亮。”石克荣微笑着说。
在厂区参观完汇福整条生产线产油的全过程后,记者找到了石克荣自信的佐证。
“我们汇福的任何一个设备都是全行业最好的,连大大小小的管道用的都是不锈钢材质。”跟记者聊起汇福大豆油的生产过程,汇福集团生产总监田增良自豪感十足。
“石总买的进口生产线5年前就值10个亿,这种生产线从进料到出油,都是全封闭管道式的流程,包括大豆筛选、分选、除尘也都是全封闭的。整个生产过程根本不与外界发生接触,连空气都接触不到,也就不存在人为添加等不安全因素了。”田增良说。
他告诉记者,石克荣为人宽厚,但抓起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来却极其严格。
在汇福,员工的激励机制是靠奖多和奖少来体现差别的,如果有员工受到处罚,一定是他在厂区抽烟了。
“我们生产油品,是甲级防火单位。所以即便一把铜锤顶5把铁锤的价格,石总也要求我们公司的所有锤子、扳子都采用铜质的,就是因为怕铁质工具敲打起火。所以建厂10年来,我们公司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田增良介绍。
在汇福生产线上,工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检验。为保证产品质量,石克荣高价购进了世界先进的监测设备,有测定谷物成分的远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油脂颜色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煤发热量的氧弹热量计、测溶剂残留的安捷伦6890型气相色谱仪、还有测量油脂沉淀成分含磷量和进行分离实验用的高速离心机等,这些仪器为工人在各个工序中控制产品品质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成品出厂前,工人每半个小时就要化验一次。”说话间,田增良拉开抽屉,记者看到里面整整齐齐地摞着几叠填满了数据的化验单,分门别类地用夹子夹着。
“这是检查豆子质量的,这是检测轧胚厚度的,这是检验毛油杂质的,还有这个,是检验成品油酸度的……每一项都有严格的标准和精准的检验时间要求,都有专人负责监测。”田增良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同样的大豆压榨出的一级大豆油,品质也有高下之分,而秘密就藏在精炼车间里。汇福的油之所以比其他许多品牌的油都更显清亮,是因为在汇福的精炼车间里,有一套设备是在许多大豆压榨企业里看不到的,那就是水净化处理设备。
据精炼车间负责人刘学文介绍,汇福精炼车间有18道主要工序和16道辅助工序,对原油进行蒸发、汽提、脱胶、脱酸、脱色等处理。国内多数压榨企业在精炼环节中用的水都是普通的自来水。唯独汇福,整个精炼过程中用水全部采用纯净水,而且是以38层的反渗透过滤来确保成品油的品质。
汇福粮油集团技术总监田宝东告诉记者,汇福的精炼法已经带来了大豆油产品的革命性创新,汇福粮油集团先后通过了五个具有国际标准的认证。
在厂区,记者发现四五辆大油罐车正在排队装油。“我们为很多企业提供散装油,厂区里的油罐车每天都要排长队。业内都相信我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是安全的。”田宝东说。
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秘密
食用油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石克荣在生产设备方面投入了更高的成本,生产“超一级”大豆油,利润率竟还能达到1.9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一倍,这不能不说石克荣管理企业有过人之处。
石克荣追求卓越。节能减排在他眼中和产品质量一样重要。
提及石克荣的“节能经”,锅炉车间里的三个大锅炉的由来成了不能不提的故事。
锅炉车间是生产大豆油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天24小时运转的锅炉要为蒸发、汽提等工序提供高温蒸汽。汇福的锅炉车间就建在厂区的西南侧。寒冷的冬日里,记者刚一推开这座三层小楼的大门,扑面而来的不是裹着粉煤灰的刺鼻污浊空气,而是一股温润的暖流。
刚一搭话,锅炉车间主任柳德友便跟记者聊起了他们锅炉车间工人们的幸福生活。
“说起来我们是在锅炉车间上班,其实从锅炉上煤到出渣根本不用工人动手,都是全自动的。全车间21名工人三班倒,其实就是看着设备、打扫打扫卫生,不仅省力,到冬天了还暖和。”柳德友打趣地说。
他告诉记者,2002年以前锅炉车间有5台锅炉,虽然也是自动上煤,但是每天产出的20多吨炉渣需要工人去掏,员工不但干活比现在辛苦,因为有煤渣暴露在空气里,锅炉车间的空气也没现在这么好。
“我们能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是因为我们老板有魄力。那5台锅炉其实是2000年的时候他刚刚投资1500万元买的。才用了一年多,他在市场上转的时候就发现了现在这种新型锅炉。一了解清楚这种新锅炉的优势,老板就不顾周围所有人的阻拦,当即拍板换掉了那5台锅炉,重新投资3000万添置了这3台新型锅炉。”柳德友说。
“这可不是糟蹋钱啊。”看到记者不解,柳德友忙解释说,这3台新型锅炉跟那5台比起来,省下的电钱、煤钱和提高效率节约的资金,算在一起一年就有1000多万元。所以这锅炉用到第3年就等同于收回全部投资了。用旧锅炉的时候公司买的是6300卡的煤,现在买的是5500卡的煤,煤次了一等,成本降低了很多,可产气量还是那么大,这就节约了能源。而且这种全自动锅炉的煤渣不跟空气接触,车间里一点儿煤灰都没有,特别环保,还有利于工人健康。
他告诉记者,石克荣还特别鼓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动手动脑搞发明创造,他们锅炉车间的工人就发明了“水浴除尘”。这种除尘方式在锅炉内部进行,根本不会向车间释放任何颗粒物,所以什么时候走进锅炉车间“都像刚刚下了一场雨一样,空气特别好”。
走出锅炉车间,眼看着一列长长的货运列车赫然驶入汇福厂区,记者不由惊愕:无法料想在这静谧的汇福厂区里,到底还藏着多少不为旁人知晓的“秘密武器”。
而汇福大豆油的另一部分成本,就节约在运输和包装上。
“其实我们汇福有5条列车专线。”田宝东说,因为汇福厂区紧挨着燕郊火车站,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石克荣出资修筑了5条通往厂区的铁路线——这首先大大降低了汇福的生产成本:大豆等原料由火车运进工厂,就可以直接注入原料仓库,仅这一步每年为汇福省下的编织袋价值就达到 3000万元 ;而汇福产出的油品也可以通过火车直接运出,再次省下了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同时,汇福采用的进口压榨设备效率更高。
采访中记者发现,职工每天都在琢磨着如何“替老板节省”,这也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
工人们的自主节约源于汇福的精细化管理。 “工人省下的每一度电、每一吨煤、每一吨水,都会明确反映在考核指标上,而这一指标与效益工资挂钩。”田增良向记者介绍,汇福每个工人的工资都分为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和技术工资三项。每个工人每月初有100分的总分,其所在岗位的煤耗、电耗、出油水分等都被仔细统计,指标好的工人效益工资就高。“这就是我们石总实施的数字化管理。”田增良说,我们有一个节能降耗的统计表,各项数据都领先国际标准。同样多的大豆从汇福的生产流程过一趟,产出的油一定比其他企业要多。
版图扩张:阿根廷的汇福铁路线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记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汇福粮油集团能跟阿根廷的铁路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却是,早在2006年,汇福集团就已经在阿根廷投资了铁路股权,并且接管了一段长达7500多公里铁路线的35年经营权。
石克荣显然是奔着阿根廷这个全球大豆主产国的优质大豆去的。
“这段铁路为N字型折线结构,穿梭覆盖了阿根廷的一大片优质大豆产区。”张学民感慨,“石总的眼力确实非比寻常。”
深聊才知,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原材料不足一直是行业的切肤之痛,习惯了未雨绸缪的石克荣早在2000年就试着迈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几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历尽了艰辛,饱尝了国际粮商垄断的苦头,但也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让外资牵着鼻子走。必须抢占国际大豆市场,才能扭转大豆采购的被动局面。
2005年冬,汇福集团终于与阿根廷这个素有“粮仓肉库”之称国家最具实力的索克马集团结成了合作伙伴,成立了“南美石马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汇福投资5000万美元与索克马集团合股收购对方贝尔格拉诺铁路公司73%的股权,接管该铁路经营权。
对于石克荣而言,“走出去”只是汇福集团产业链整合的一个方面,他的扩张版图远不止于此。
在汇福厂区,除了成片的巨型现代化制油设备外,还有一座独立的高大建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便是延伸大豆综合利用深加工产业链的重要项目:卵磷脂车间。原来,在油厂精炼毛油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化油脚中含有30%的卵磷脂,这是被称为除蛋白质、维生素之外的“第三营养素”。为避免废弃,汇福集团在对大豆中卵磷脂、异黄酮、低聚糖等活性物质不断开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又投资6000万元建立了年产1万吨的卵磷脂生产车间。据员工介绍,卵磷脂投产后,这一项生产每年就可以再为汇福创收6亿元。
除整合大豆产业链之外,汇福厂区优越的地理优势,也被“爱琢磨事儿”的石克荣看在眼里。
虽然隶属河北省,但地处北京胸腹地带,毗邻美丽的潮白河,“家门口”是京秦铁路线和燕郊火车站——再结合石克荣长期以来的服务北京、整合产业链的两大核心业务拓展方向,汇福现代物流和汇福国际休闲度假商务中心(RBD)两大项目建设便应运而生。
汇福现代物流项目紧邻汇福粮油厂区,旨在依托东北产粮大区和秦皇岛等港口交通优势,打造以粮食、仓储等为主导,以贸易、配送为辅助功能的物流园区。如今,物流园区项目之一的京东粮油储备库主体工程已经完成,2009年将投入运营。这一粮油储备库以散粮物流为主,比一般的物流经营每年可以节约包装费、人工成本和减少粮食损耗约合1.4亿元,既给企业降低了成本,又给国家节省了资源。
未来整个物流园区建成后,更可实现粮食中转能力480万吨,建材、钢材及有色金属到发能力1200万吨,年可实现交易额500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同时还能够解决3000人的就业。
以钢材为例,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北京每年需要1000多万吨钢材,如果用载重量30吨的汽车运,每天得需要近千辆大型货车。而汇福物流与燕郊火车站形成一体,如果用火车运输,既环保又节能,同时还为北京减轻难以负担的运输压力。这一一举多得的项目如今已经成为河北省政府“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潮白河畔,石克荣还正在投资30亿元,利用潮白河畔的天然资源建造汇福国际休闲度假商务中心,预计2010年年底前全部开业,年利润可达2亿元,还可安排5000人就业。
三、经典案例
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总裁石克荣:品质高于一切
当纳丹堡正吸引大量京城购房人群时,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楼盘会请来WY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这样的国际一流团队,在燕郊这样一个地段打造如此高品质的项目,这个叫做汇福地产的开发商究竟是出于怎样的一个考虑?
一个500强企业的梦想
汇福地产是汇福粮油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提起汇福粮油的名头,这是让国人骄傲的一个品牌。
作为目前国内大豆油行业唯一的民族自主品牌,汇福粮油集团拥有6个子公司、5条铁路专线、总资产30多亿元,是年纳税亿元的国家大型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食品行业100强”,还是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之一,全世界第六大粮油加工企业。
之所以从粮油业进入地产业,汇福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石克荣表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首先是机遇。早在2002年,汇福就曾经在燕郊尝试过房地产的开发,当时是为了帮助银行收回坏账,但无疑为汇福积累了大量的地产开发经验,同时也打开了地产开发的大门。其次是地利。燕郊,距离天安门30公里,是北京近郊县除通县外离市中心最近的地区。石克荣认为,“房地产开发在我看来,位置决定风险,燕郊这个地区对北京人是有吸引力。”最后是人和。在北京房价日益高涨的时候,在燕郊这样一个城市发展减压带上推出一个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无疑会受到大量百姓的欢迎。
石克荣认为,作为一个企业要有一定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他投资房地产开发还有另一个初衷,那便是为人们建筑品质好而价格实惠的房子。粮油和房子,一个食用,一个居住,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是个追求事业的人,也是追求给社会做贡献的人。我希望能做一个现代的胡雪岩,为政府做贡献。”隐藏在这番话背后的,是石克荣为人民缔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基于这样的完美因素,汇福集团踏上了地产开发的又一条企业发展之路。
地产开发的“二十四字经”
对于房地产开发,石克荣信心十足,他总结了这么四句话--“位置决定风险、规划决定效益、设计决定品质、管理决定成本”,堪称成功开发的“二十四字经”。
从位置来说,燕郊是北京近郊县除通县外离市中心最近的地区。在北京新七环的规划之中,燕郊开发区已经全部被纳入北京版块之内。交通便利,生活成本偏低,自然环境优越,毗邻北京的独特区位优势,环渤海经济圈的提出、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确定,以及城铁八通线的延伸,正在修建的朝阳北路连通工程、京平路连接工程、即将竣工的京通京哈联线,这都进一步提速了燕郊与北京的联系。这样的区位,让纳丹堡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在规划方面,纳丹堡占地33.4万平方米,总开发面积80万平方米。项目紧邻潮白河,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项目以板式高层住宅为主体,采用欧式建筑典型的轴线围合布局形式,形成独特的地中海建筑风格。社区设有汇福国际健康中心、大型商业、休闲娱乐、汇福双语学校、会所等大型规划公共配套设施。
在管理方面,石克荣更是信心十足。在他看来,做工业的人做事是最细的,产供销都要牵扯到,更涉及到最重要的管理问题,这些都是汇福地产成功的保障。比如集团2000多人的管理,各个环节都要抓;粮油还离不开金融问题,涉及到期货,要求对市场信息要敏感;粮油加工还要涉及到农业,天气和环境变化等等。搞工业还要严格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而汇福集团早就通过了质量认证和环保认证,产品也被质量监督局给予免检。有了这些经验和优势,石克荣认为,“我敢说做房地产现在我们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将来肯定是最好的。”
成本永远在品质之后
对于房地产开发,石克荣还坚信,品质高于一切,成本永远在品质之后。他告诉《地产》记者,“质量是第一原则。开发商是赚钱第一,还是责任第一?汇福地产肯定是责任第一,也就是质量。多年我都是这样坚持的,现在也是这样做的。”
为保证纳丹堡的品质,从设计开始到落成,石克荣都全程参与。他还高薪聘请了北京星河湾的设计团队--美国“WY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为业主营造出真正回家、休闲放松的感觉。“做粮油我就让人们吃到最好的油,做地产就让人们买了我的房子不后悔。”石克荣一直以建筑高品质为己任。
为此,纳丹堡精心设计了地中海建筑风格、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景观步行系统、线形绿化带、精致园林……而这一切的代价是,纳丹堡在设计费上多掏了1500万元。但是石克荣坚信,设计决定品质,为了品质决不能担心成本。石克荣还为项目配套的小学投资2亿元,保证配套项目的风格与小区一致,让孩子在汇福小学感到骄傲和自豪。
“汇福集团是做工业产品出身的,我们做工业是国家免检产品,保证质量是我们多年的做事风格,在地产上,我们仍将这样。” 石克荣对于质量,对于品质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在选择了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后,在建筑公司方面,汇福选择了中铁建、城建集团、中天建设等正规国营单位作为承建单位,直接的成本就比选择小建筑公司高出1亿元。不过,石克荣表示,“我宁肯多花1个亿也要保证质量。”此外,从钢材、水泥等材料方面,石克荣的标准也都是要求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如首钢的钢材,花费4000万建立的搅拌站等。
对于纳丹堡,石克荣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和心血,他表示,“纳丹堡就像我亲生儿子一样,盖完之后真不想卖”。从这样的心声中,我们不难想像纳丹堡的品质;从这样的做事风格来看,我们不难想像汇福地产辉煌的明天。
石克荣,燕郊的胡雪岩还是燕郊的地龙!
进入普罗旺斯业主论坛,看更多精彩楼评2010年03月11日 星期四 16:25
标签:网友点评
燕郊普罗旺斯业主最近一直在为房子房产证的事着急,有的是为了转让,有的是为了换房,有的是为了...,可是我买房子是为了给孩子办理户口,当时说的很好呀,说马上就可以,房子是一流的,设施也不错,当时的价位也没得说,汇福的各方面我不能说出差的,更况且一月一日党的一把手来燕郊和石克荣喝了茶,我们就更坚信汇福是一个值得党国信任的大公司。
但是,我的房子不是为了炒的,是为了给孩子办理户口,但是房产证迟迟的没有音讯,一拖再拖,我们这些老百姓,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了,求求燕郊的胡雪岩了,您能不能把应该给业主办理的房产证赶快又一个明确的说法。为了孩子的户口,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们不求别的,起码您有一个答复!
昨天看了范伟的《老大的幸福》,其中民工到傅董事长家要拖欠的工资,那三个跑龙套的演的多好,那种纠结和无助,那种期盼和绝望,演的活灵活现,范伟的傅老大更是大义帮忙解决问题,我想说,我们能不能遇到这么好的人。
在燕郊网城原来看了很多关于汇福,石克荣各方面的帖子,内容很是向上的,积极的,反响很是受到老百姓拥护的,基于这一点我们最终选择了普罗旺斯和汇福地产,就是为了咱老百姓可怜的一点钱不要被骗了。买了以后,咱心里是奴才样的感谢,起码房子没得说,很棒,但是承诺的房产证托的孩子没有办法入学,没有办法上保险等等,户口没有办法办理。我就在此呼吁一下,燕郊的胡雪岩呀,汇福的石克荣董事长呀,您能不能抽出一点点休息时间,抽出您去厕所的时间,了解一下普罗旺斯的情况,尽早给我们老百姓一个明确的说法,为什么其他的业主办理了房产证,我们一个时间买的房子,我们也不没有银行的贷款,一次性现金买的房子,为什么就没有我们的房产证、。找了几次开发商,他说房产局暂时没有时间,房产局说开发商没有报送相关资料,我们从2009年1月就在等待,现在是2010年了,我们的希望在哪里,看在孩子要上学的份子上,请您或相关的人员尽早的明示一下普罗旺斯办理房产证的事及进度。
如果斑竹感觉我的帖子没有犯法和攻击人身,那么请高亮一下啊,帮帮我们这些无助的老百姓吧,因为说网城是燕郊的门户网站,我就发在这里了,石克荣老板没时间看到,您的秘书或房地产公司的相关人员看见了,请及早告诉我们一下啊。真诚的谢谢,各位好心人。
石克荣:用仁厚激活感动
本报记者 尚志新
记者对汇福集团的采访是在感动中完成的。
那是2007年的春节。当570个车皮、3.5万吨大豆(资讯,行情)运抵汇福厂区的时候,已经临近除夕夜,职工们都放假回家了。可是大豆如果不及时卸下入仓,质量将难以保证。此时,生产总监田增良带着王振山、郭士军等十几名业务骨干站了出来,没过多久,住在附近的100多名职工也赶来了。他们从除夕夜一直忙到大年初四,才将大豆全部卸下装进了库房。
外资“曲线并购”绕开监管 加速向我种业上游渗透
几个小时的交谈中,田增良与记者聊了很多,却唯独没有提及此事。
这个故事是石克荣告诉记者的。他说,老田像老黄牛一样每天守护着汇福的生产,他还说,汇福有很多老田这样的员工,让他感动。
感动!田增良提起老板石克荣时,也用到了这个词。
他说“别说我这个跟了石总20多年的老人儿了,你随便在汇福问哪个人,包括刚来不多久的年轻人,他都会告诉你,石总对他有多好。”
而汇福集团行政总监张学民讲述的另一个小故事更令记者意外。
“我记得那天石总坐车出去,正赶上当天有集市,街道被做小买卖和赶集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这时石总的车也开到了这里,见车无法通过,他刚要下车步行过去,突然有老乡认出了石总的车,便冲大家喊:"这是石克荣的车,他忙,咱们让让,让他先过去!"不一会儿,原本拥挤的集市就真的让出一条道来,石总的车就从那条小道缓缓开了过去。”张学民感慨,五六年了,什么时候想起那一幕都会感动。
在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石克荣是数一数二的富人。如今,社会贫富悬殊加大,在一些地方,“仇富”似乎成了比较普遍的情绪,可高楼镇的百姓为什么会如此敬重石克荣呢?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高楼镇。
勤政爱民
“你说的是石总吧,怎么不认得!我们镇上的路、村里的学校,都是他建的,在高楼当书记那会儿他就没少给乡亲做好事,现在不当干部了,今年还在给我们修路呢。”在高楼镇,当记者在路边一家小店问及石克荣,店主大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93年起,石克荣先后兼任高楼镇党委副书记、书记。作为一方父母官,石克荣一直在想尽办法为所辖村镇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1996年,河北小麦大丰收。当时镇上各个村的收割机都不够用,老百姓就成群结队地拎着棍棒跑到村公路上,看到收割机路过就堵上去,强行往自己的地里拉。石总见此情形,四处奔走,最后从驻嫩江部队联系来了46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全部用火车运到三河,而后马上分配给了各个村,大村一村两台,小村一村一台。他还联系到了100多名官兵来帮村民收割,每户老百姓只交30块钱的油钱,要知道老百姓自己找收割机,出60块钱都找不到。记得在村口分机器,那场面喜庆得跟过年一样。”田增良说。
三河市盛产水果,种果树本应是当地农民的一条谋生出路。可是由于种植面积太大,加上农产品(000061,股吧)信息闭塞,每年一到收获季节,卖果难就成了果农们最头疼的问题。为解果农燃眉之急,石克荣不辞劳苦,在国内外奔波寻找项目。1997年,他最终与南斯拉夫工业联盟总公司签下合同,合作投资8000万元,建起了一座年产5万吨果汁的天然饮料公司。这不仅解决了果农卖果难的问题,而且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河人,农民出身的石克荣26岁就开始创业,既没有学过管理,也没有研读过大众心理学,但他好像天生就懂得管理艺术,不仅管起企业有一套,当起干部来也胜人一筹。”张学民告诉记者,“他当高楼镇书记时,高楼镇多项工作都排名第一,在三河市镇级政府中,高楼镇的政府开支最小。”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乡村的村主任每年100万的花销都不够用。为人正直的石克荣对此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首先把所辖13个村的“财权”都收归镇上,统一调拨。哪个村干部要报销费用,至少要经过镇上七个部门领导签字核准,而且吃喝的开支是不能报销的。“仅是截住吃喝一项,一年就给镇上省下了几百万的开支。”张学民当年就跟着石克荣当秘书,对石克荣的作为印象深刻。
石克荣截住了吃喝风,很多人料想他一定会遭到下属村干部的怨恨。事实却恰恰相反,他得到的竟是村干部们的一致拥戴。这就是石克荣的智慧。
“石总十多年前考核干部就用了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张学民告诉记者,石克荣规定,每个月村干部的起始分数都是100分,工作成绩好就加分,没做好就扣分。最终,这一分数都与村干部的奖金和先进评选挂钩,用所得分数乘以统一的系数,总数是多少就发多少奖金。这样对干部其实是只奖不罚,每个人都会得到奖励,而所谓“奖罚分明”也体现在了奖多还是奖少上。
“这是一举三得。虽然干部报不来吃喝花销了,但省下的钱的一部分却成了自己的奖金。大家的工作热情仍然很高,高楼镇的各项工作年年都得先进。”张学民钦佩地说,石克荣每年两次给全体村干部发奖金,也只用掉了几十万元,可给镇上省下了几百万。
能截住下属干部的“吃喝风”,张学民说,这与石克荣的以身作则、勤劳节俭是分不开的。
“当书记3年,我从来没用公款下过一次馆子。”被记者问及为官经历,石克荣爽朗一笑:“当领导哪能不以身作则!我记得当时接待上级也都是在镇食堂吃的饭。自家食堂做菜成本低得多,一顿饭百十元就能解决了。”
如今,汇福集团总资产已经突破37亿,石克荣仍然开办了汇福自家的酒店,不过这次,按照商界的习惯,他建起的是一座豪华的四星级国际商务酒店。
“办这个酒店不仅让集团节约了巨额的商务接待费,还能额外为集团盈利。”张学民说,这又是一举两得。
尽心竭力带百姓致富的同时,当时兼任乡镇油脂厂厂长的石克荣还不断地投入大笔资金,为所辖村镇建学校、修公路。看到农村教育条件差,1996年他捐资2000多万元,为高楼镇新建和扩建了6所小学,其中高楼镇中心小学还被评为“河北省重点示范学校”;看到高楼镇村街行路难,1997年,石克荣又投资1000多万元,为高楼镇各个村街铺设柏油路。
对于家庭困难的村民,他给予了多方帮助。每年春节前,石克荣都让所辖各村上报贫困户名单,然后派人去采购肉食、蔬菜、粮油,自己押车送到村民家中。1996年,他又拿出了500万资金,为困难村街购买了大型农机具。
“直到今天,高楼镇的村民只要家里有困难找到他,他都还是二话不说,拿出上万元帮扶。”田增良告诉记者。记者在汇福厂区参观时遇到的污水处理车间员工王少伟,十多年前,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天家里的房子突然着火了。石克荣知道后,马上出钱找人重新给他家盖起了新的房子。王少伟则在毕业后到了汇福,工作非常努力,一直是“党员示范岗标兵”。
“感动”汇福
“石总为人厚道,员工都不会受委屈。”谈及老板石克荣,汇福集团锅炉车间主任柳德友的评价简单质朴,却令记者动容。
汇福建厂10年,能够顺风顺水,一团和气地走到今天,除了石克荣一贯坚持的只奖不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鞭策外,这里的每一个员工,似乎都和高楼镇的村民一样,对石克荣怀有钦佩和感恩之情。
“在汇福,几乎所有员工的家庭情况石总都清楚。普通员工家里的婚丧嫁娶,石总只要听说就会和爱人一同参加,实在有重要的事情走不开他就让爱人代他去。这对每一个员工,都是最大的尊重。”张学民说。
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遇到石克荣从办公楼楼梯口走过,看到刚进单位一个多月的一个男孩子在那里徘徊,好像有事情。石克荣走过去询问他是不是遇到难处。这名小员工开始吞吞吐吐,后来才说自己要结婚了,但钱不够,想去问办公室能不能先借一些,正犹豫要怎么开口。
“当时石总就问他还差多少钱,男孩说大概5000元。石总马上让我带男孩到财务去领一万元。那个男孩一听就慌了,赶紧说"石总,5000元足够了!"但石总还是吩咐我给他一万元,并且让我告诉财务,这个钱不需要还。”张学民说,他跟石克荣十多年了,这种事情很平常。
从2001年开始,石克荣就在不断为员工建设住宅小区。但随着汇福产能的一次次扩大和石克荣事业版图的迅速扩张,集团员工的队伍一直在不断壮大。到了2006年,员工和家属的住房再次成为难题。
于是,石克荣建起了汇福第三个住宅小区——“普罗旺斯汇福苑”。石克荣是个追求卓越品质的人,任何人走进他一手策划的普罗旺斯都能看出来这一点。
小区内9栋18层高楼整齐排列,8栋南北朝向,楼间距达到110米,一楼采光都很好;小区内绿化也相当精心,各种植物覆盖了道路之外的全部地面,其间长廊、亭台、水榭布局别致;小区内人车分流,车辆从入口处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在地下是全封闭的,并且天然采光。为了让房子设计更合理,石克荣请来了顶级的设计公司。楼内每个单元三户人家竟然有两部电梯,虽有略显奢侈之嫌,但特别方便住户。
“燕郊人都知道,汇福的小区是这儿最高档的。水、电、天然气、暖气齐全,暖气21元/m2,跟公务员一个待遇。”柳德友说。可就是这么好的房子,却让石克荣遇上了分配难题:一部分员工蜂拥挑选,另有一些人却不肯买。是因为这个高档社区的价格贵么?
张学民告诉记者,普罗旺斯的9栋楼中,有6栋是供职工随意挑选的。另外3栋作为商品房出售。“同一个小区,3栋商品房的平均价格是4800元/m2,品质这么高的现房,开盘不久已经快被抢光了。卖给员工则是按3400元/m2的成本价,而且公司每平方米还补助1200元,这样均价就只有2600元/m2。仅有的一栋不是南北朝向的楼,职工购买的房价甚至低到1600元/m2。这在距离北京城不足三十公里的燕郊是不可想象的低价了。按照平均每个家庭100平方米计算,公司补贴就有一亿多元。”张学民说,员工甚至可以零首付买房,一个月只要四五百元的月供,跟2000多元的工资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房子拿到手,就可以马上转手卖掉。
“他等于在送房子给员工。”张学民说,但还真有人不买,理由都是家在农村,家里有大平房,没必要花钱买楼房。石克荣听了这个理由着急了,为了不让员工错过机会,石克荣紧急召开了三次全体大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动员。最后,只有极个别人没有买。
采访中,柳德友告诉记者,他的房子现在卖就能赚一倍了,每平方米按2200元买的,现在卖4400元没有问题。“没买房的都后悔坏了!”柳德友说。
张学民告诉记者,石克荣听说有人后悔,就告诉他,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员工,还可以特批。
石克荣是个大忙人,对员工的关爱却细致入微。
采访中,精炼车间一位打扫卫生的小伙子告诉记者,石总鼓励员工参与文体活动,2004年他斥资4600多万元建了一座综合大楼,象棋、台球、乒乓球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司还建有网球场,每年都召开运动会。“石总认为打麻将不好,他不做的我们也不做。”小伙子说。
田增良告诉记者,每年石克荣都会从东北给员工运两车皮大米,“五一”和春节各发一次,单位还分油,所以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人在公司上班,一年都不用买粮油了。平时工人在职工食堂只交30元钱,就能领100元的饭票,所以一个月30元的伙食费就够吃了。
多重责任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石克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常说,汇福集团的发展和成功,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参与,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巨大支持。所以汇福粮油集团的财富来源于社会,最好的归宿也是回馈社会。
石克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多年来,仅是通过正式渠道,石克荣就向教育事业、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捐款1.8亿元。
三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庆水告诉本报记者:“凡是市委市政府倡导的社会公益活动,石克荣总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是积极响应和认真完成,而且是加倍完成。包括市里没有提到的事情,他知道了都会主动去做,资助力度也总是最大的。”
他说,今年抗震救灾的时候,汇福在已经为灾区捐款400万元的情况下,得到省政府应急办支援灾区20吨食用油的基础上,又增加40吨,长途跋涉1900多公里将60吨食用油运送到了灾区。仅是在2008年不到一年时间的时间里,石克荣已经向灾区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000多万元。
对于在粮油行业从事了20年的工作,石克荣怀有很深的感情,也有着超前的意识。
2004年,国家食用油生产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让一大批曾经和汇福比肩前行的中小油脂企业纷纷倒下,而跨国粮商乘虚而入,借着我国给予外资企业的多重优惠待遇,在短短两年时间,以各种方式将绝大多数濒危企业揽入怀中。而那时的汇福,因为石克荣提前布局,产能得到全面升级,已经蜕变为一家每天能加工8000吨大豆的实力雄厚的大型粮油企业,顽强抵抗住了“入世”浪潮的冲击。在那次行业洗牌后,汇福成了我国仅存的两家纯民族大豆压榨企业之一。
“保全自己,做强做大,争取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就是一个民族企业家最大的责任。”
谈及目前的行业状况,石克荣忧心忡忡:“如今外资企业已经控制了我国65%的粮油企业,占有了我国88%的粮油市场份额。外资在大豆压榨行业占比过高已经对我国国有和民营压榨企业都造成了巨大冲击。”
而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稳定,汇福一直在默默付出。早在2003年,为平抑北京粮油市场物价,保持北京社会稳定,汇福就贴补1500万元,连续一周每天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供应1800吨一级大豆油(资讯,行情),迅速平抑了北京市场粮油物价,受到国务院领导和北京市领导的高度赞赏。今年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50年不见的冰雪灾害后,汇福一方面坚持同扰乱市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现象作斗争,另一方面扩大生产,满足市场供应,并且以每吨低于市场500元左右的价格供应市场,在稳定市场、促进社会稳定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作为区域龙头企业,汇福集团对三河市和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
汇福年加工大豆300万吨的能力,带动了三河的大豆种植业。目前,汇福在周边建有4个大豆种植基地,在东北建有7个大豆种植基地,共计500多万亩,带动约18万多大豆种植农户获得增收;同时,大豆油生产中的副产品豆粕(资讯,行情)是牲畜、家禽的精品饲料,汇福每年240万吨的豆粕生产能力,也带动了全国众多的养殖业;汇福每年使用编织袋3000多万条,塑料包装桶200多万个,纸箱200多万平方米,运输量达五六百万吨,这些都带动了周边包装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在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同时,汇福还竭尽全力保护自然环境。
在压榨大豆油的过程中,公司每天需要一定的地下水资源,而这些水使用后排出厂外将会造成污染。于是,石克荣在汇福建立之初,就投资1600万元兴建了污水处理厂。废水经生物降解系统等七种不同的工艺处理,达到国家回用水标准后,又作为冷却补充水全部回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汇福于2003年投资3000万元更换的节能锅炉配置了水浴脱硫除尘系统,有效地降低了粉尘排放;投资5200多万元建起的生物降解、除尘和隔音、消音等系统,全面实现最优生产、最低消耗、没有废弃,生态环保的经济环境。
石克荣告诉记者,在他心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多层次的——无论是对员工福利、对区域和谐,还是对行业发展、对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家都应负有沉甸甸的责任。
石克荣:传奇油商
【人物档案·石克荣】
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现任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他所领导的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民族食用油企业之一,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10强企业。
在中国粮油行业,石克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1983年,刚刚走过人生第一个25年的农村小伙子石克荣,带领3个村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艰难创业。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的情况下,仅凭8万元贷款,石克荣成功建起了一座价值超百万元的砖厂——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第一家乡镇企业。这家企业让石克荣的名字在镇上家喻户晓。
如今,人生的第二个25年已经过去了,石克荣领航的汇福粮油集团总资产已经达到37亿元。
平抑北京油价
然而,让他成为粮油行业内响当当人物的并不仅仅是他这个拥有6个子公司、5条铁路专线的粮油集团,而是几年前他在平抑北京油价中所表现出的气概。
2003年11月上旬,刚刚历经了“非典”袭击的北京城,出现了食用油“短缺”现象:21家大型超市有19家断货,一时间居民用油告急,涨价、抢购风潮同时出现。然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北京市粮食局经过调查发现,“短缺”并非供应储备不足,而是一些企业囤积居奇造成的。这一信息深深刺痛了在粮油行业打拼了10多年的石克荣——汇福集团距离北京城不过30公里,在石克荣心中,维护北京食用油价格稳定,汇福责无旁贷。
为配合政府迅速平抑物价,石克荣毅然决定大规模向北京市低价供油。占据北京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汇福出手,效果果然非同寻常——不到7天,北京的食用油价格就恢复到了合理水平,全国的粮油市场也逐渐稳定。
事后,有人说:“油价上去了,汇福也可以跟着获大利,他们怎么会这样傻?”
当时汇福也算过账,如果汇福不降价向市场大量投放食用油,每周可以多赚1500万元。
然而石克荣却说:“我们是中国的企业,广大的中国消费者购买我们的产品才使企业得以发展,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做对不起消费者的事;做人不能见利忘义,没有各级政府的支持,就没有汇福的今天,政府有难处我们没有理由不出手相助。”
“粮油航母”起航
石克荣和他的汇福粮油集团之所以能够在北京平抑食用油价格上有所作为,自然是因为汇福有相当的生产实力和竞争优势。然而,实力的聚集也是来之不易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石总在创建砖厂过程中,表现出的胆识和拼搏精神,成就了他跟粮油的缘分。”回忆起石克荣初入粮油行业的事情,汇福集团生产总监田增良记忆犹新。
1987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石克荣正带领乡里的小砖厂干得红红火火,高楼镇的另一家乡镇企业高楼油脂厂却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在镇党委领导眼中,石克荣是能委派到高楼油脂厂“救火”的最佳人选。
然而,行事稳妥的石克荣并没有立即答应接任,而是要求“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随后的半个月里,他每天都到油脂厂去“蹲坑”。当他彻底查清楚油脂厂亏损主要是由“跑、冒、滴、漏”等管理不善造成的之后,他也知道了自己能够担此重任,于是接任了油脂厂厂长一职。由此,石克荣走进了粮油行业,一干就是20年。
当时,镇里给他定的目标是“一年少亏,两年保本,三年微利”;如果能够超额完成任务,利润的一半便归石克荣个人。事实证明,这一目标显然低估了石克荣的胆识和智慧:就在他接管的第一年,这座一度“病入膏肓”的油脂厂便奇迹般地焕发了生机,当年便实现了1000多万元产值,利税达150多万元。为此,镇政府按约定将5年内1000多万元利润发给了他做奖金。更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石克荣分文未留,将这些钱全部投入企业扩大再生产。
上世纪80年代,这个年加工量只有3万吨的油脂厂规模已不算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百姓以动物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全国各地的中小油脂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石克荣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油脂厂很快就会失去竞争优势,而靠自己厂里现有的技术设备,也已经很难突出重围,想要在这一行业立足,必须迅速实现产能和质量升级。
1999年10月,石克荣斥资3.3亿元从国内外采购了当时业内最先进的设备后,带着工人不分昼夜地劳作,短短200天时间,他就建成了一座年加工大豆80万吨的粮油厂,取名汇福。
2000年5月汇福开业的时候,前来参加汇福大豆油加工生产线试车剪彩的国外油脂专家都惊呼:“奇迹,奇迹!” 从3万吨到80万吨!提高27倍的加工能力后,汇福粮油已经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粮油企业之一。
但是,习惯于“走一步,看三步”的石克荣并没有停下脚步。
从2003年开始,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出现严重过剩局面。大豆压榨业的行业集中度过低、产能过剩使得投资风险不断加大,曾一度出现企业建成之日即为倒闭之时的状况。石克荣感到,行业大规模洗牌的“暴风雨”很快就要来临。同时,他也意识到,以汇福年加工80万吨大豆的能力,很难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一番调研之后,2003年6月,他果断拍板:“再投10亿元,引进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建成一条全新的生产线。”
这条新生产线果然不负众望,它不仅具有大豆全脱皮和膨化功能,还采用全部自动化控制,使得汇福的年加工大豆能力旋即突破300万吨,一级大豆油的年产量达到了55万吨,豆粕年产量240万吨——汇福的生产能力一举提高了3倍,而其精炼植物油单线生产能力到今天还保持着世界第一。
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石克荣健谈而幽默:“你拿两个玻璃杯,一杯装上市场上一流品牌的大豆油,另一杯装汇福的油,灯光一打,你一定会发现汇福的油更清澈、透亮。”石克荣自信地说,“我们汇福的任何一个设备都是全行业最好的,连大大小小的管道用的都是不锈钢材质。”
石克荣为人宽厚,但抓起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来却极其严格。
在汇福,员工的激励机制是靠奖多和奖少来体现差别的;如果有员工受到处罚,一定是他在厂区抽烟了。
“我们生产油品,是甲级防火单位。所以即便一把铜锤顶5把铁锤的价格,石总也要求我们公司的所有锤子、扳子都采用铜质的,就是因为怕铁质工具敲打起火。所以建厂10年来,我们公司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田增良介绍。
在汇福生产线上,工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检验。为保证产品质量,石克荣高价购进了世界先进的监测设备,有测定谷物成分的远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油脂颜色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煤发热量的氧弹热量计、测溶剂残留的安捷伦6890型气相色谱仪,还有测量油脂沉淀成分含磷量和进行分离实验用的高速离心机等。这些仪器为工人在各个工序中控制产品品质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同样的大豆,压榨出的一级大豆油,品质也有高下之分,而秘密就藏在精炼车间里。汇福的油之所以比其他许多品牌的油都更显清亮,是因为在汇福的精炼车间里,有一套设备是在许多大豆压榨企业里看不到的,那就是水净化处理设备。
据精炼车间负责人刘学文介绍,汇福精炼车间有18道主要工序和16道辅助工序,对原油进行蒸发、汽提、脱胶、脱酸、脱色等处理。国内多数压榨企业在精炼环节中用的水都是普通的自来水。唯独汇福,整个精炼过程中用水全部采用纯净水,而且是以38层的反渗透过滤来确保成品油的品质。
阿根廷的汇福铁路线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汇福粮油集团能跟阿根廷的铁路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却是,早在2006年,汇福集团就已经在阿根廷投资了铁路股权,并且接管了一段长达7500多公里铁路线的35年经营权。
石克荣显然是奔着阿根廷这个全球大豆主产国的优质大豆去的。
“这段铁路为N字型折线结构,穿梭覆盖了阿根廷的一大片优质大豆产区。”汇福的一名工作人员感慨道,“石总的眼力确实非比寻常。”
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原材料不足一直是行业的切肤之痛,习惯了未雨绸缪的石克荣早在2000年就试着迈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几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历尽了艰辛,饱尝了国际粮商垄断的苦头,但也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总是让外资牵着鼻子走。只有抢占国际大豆市场,才能扭转大豆采购的被动局面。
2005年冬,汇福集团终于与素有阿根廷“粮仓肉库”之称的索克马集团结成了合作伙伴,成立了“南美石马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汇福投资5000万美元与索克马集团合股收购对方贝尔格拉诺铁路公司73%的股权,接管该铁路经营权。
对于石克荣而言,“走出去”只是汇福集团产业链整合的一个方面,他的扩张版图远不止于此。
在汇福厂区,除了成片的巨型现代化制油设备外,还有一座独立的高大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延伸大豆综合利用深加工产业链的重要项目:卵磷脂车间。原来,在油厂精炼毛油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化油脚中含有30%的卵磷脂,这是被称为除蛋白质、维生素之外的“第三营养素”。为避免废弃,汇福集团在对大豆中卵磷脂、异黄酮、低聚糖等活性物质不断开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又投资6000万元建立了年产1万吨的卵磷脂生产车间。据员工介绍,卵磷脂投产后,这一项生产每年就可以再为汇福创收6亿元。
除整合大豆产业链之外,汇福厂区优越的地理优势,也被“爱琢磨事儿”的石克荣看在眼里。
虽然隶属河北省,但地处北京胸腹地带,毗邻美丽的潮白河,“家门口”是京秦铁路线和燕郊火车站——再结合石克荣长期以来的服务北京、整合产业链的两大核心业务拓展方向,汇福现代物流和汇福国际休闲度假商务中心两大项目建设便应运而生。
在潮白河畔,石克荣正在投资30亿元,利用潮白河畔的天然资源建造汇福国际休闲度假商务中心,预计2010年年底前全部开业,年利润可达2亿元,还可安排5000人就业。
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发展观——记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石克荣
在京秦电气化铁路线上,京东燕郊分出一条道岔,像一条大动脉,从银光闪闪排列有序的油罐林中和成片的现代化厂房中穿过,这家有五条铁路专用线的公司就是石克荣领导的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在河北省三河市,“石克荣”这三个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不只是因为他领导的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知名的粮油加工企业,更因为石克荣在促进当地社会事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今年元旦前后,记者两度来到汇福粮油集团,走访企业职工,采访石克荣本人。在追踪一位中国油商创业发展之路的同时,也见识了一位新时期民营企业家的深谋远虑、博大胸怀和社会责任。
保障粮食安全责无旁贷1月4日,200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来到了汇福粮油集团。当下,整个集团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项目———汇福粮油现代物流园区正在紧张建设中。站在汇福粮油厂区,一抬头便可看见“燕郊火车站”几个大字,这为汇福未来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石克荣告诉记者:“汇福粮油现代物流园区主体工程已经完成,2009年将投入运营。以散粮物流为主,比一般的物流经营每年节约包装费、人工成本和减少粮食物流损耗等共1.4亿元,既给企业降低了成本,又给国家节省了资源。”
众所周知,物流行业是现在的朝阳行业。而石克荣之所以看好这个项目,不仅是因为汇福的地理优势以及物流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因为其中所承担的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而这就要从2003年北京市场的一场食用油供应风波说起。
2003年11月上旬,刚刚从“非典”阴影下走出的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食用油脱销现象,21家大型超市有19家出现食用油空档。当时,汇福正在上马一条新的食用油生产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有关领导在汇福视察时,咨询石克荣:生产线能不能加快调试赶紧上马,以满足北京市场的食用油供应。石克荣当下二话没说,立马组织相关人员昼夜调试,满负荷生产,无条件供应北京市场。在一个星期内,每天向北京运送1800吨食用油,平抑了北京市场粮油物价,受到国务院领导和北京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虽然因此让汇福公司损失了近1500万元的利润,但是石克荣认为很值得。“能够在社会需要你的时候出一份力,这是民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值得骄傲的荣誉。”他还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短缺”现象,直接原因是有些外商囤积居奇,而根源是我国粮油加工行业中民族企业不足。这给石克荣的触动很大。他考虑到,粮油行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行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
石克荣提出,应该在销区加大粮食仓储建设力度,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比如北京地区,1800万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消费1两油,那一天就是900吨,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消费量,没有储备是根本不行的。如果能有常年保有100万吨左右的大豆仓储量,完全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平抑物价。”
作为我国大豆产业协会的常务理事,石克荣所关心的不只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有整个粮油行业的健康发展。2003年,我国粮油加工业内的一次洗牌使大量的中、小食用油企业倒闭,留出巨大的二、三级市场空间,外资乘虚进入。我国的食用油制造企业大都被外资兼并或收购,纯粹的民族工业只有几家,汇福是其中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诚信经营,领导企业发展壮大
可以说,2003年的这一“役”,奠定了石克荣在我国粮油行业中的地位,他在此中所表现出来的气概,令业内人士为之折服。但纵观石克荣在粮油行业的发展历程,他能取得今日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他在此间长达20年的奋斗。
1987年,正在三河高楼镇砖厂干得红红火火的石克荣被派到镇油脂厂担任厂长,由此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粮油生涯。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石克荣就将这个每年亏损上百万的企业扭亏为盈。此后的数年间,该企业在石克荣的带领下,一步步滚动发展壮大起来,按照当初和镇里签订的合同,石克荣本人可以得到2000万元的奖励,但是他分文未取,全部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光彩”事业中去了。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1996年,有人找到石克荣,希望他能协助走私一批大豆,并承诺事成之后可以给公司让利800万元,给他个人400万元的好处。遭到了石克荣的断然拒绝。石克荣说:“组织上给我的2000万元奖励我都不要,又岂会贪图这种不义之财,做出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呢!”
1999年,石克荣在粮油行业中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随着全国各地的中、小油脂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石克荣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油脂厂很快就会失去竞争优势,而靠自己厂里现有的技术设备,也已经很难突出重围,想要在这一行业立足,必须迅速实现产能和质量升级。当年,他投资3亿元,建成了年加工大豆80万吨的大型粮油企业———汇福粮油。2003年11月,又融资数亿元,建成一条新的生产线,使企业的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300万吨,其中精炼植物油单线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
在汇福发展过程中,石克荣多次主导了一些大手笔的投入和谋划,旁观的人都会诧异———这么多资金都是从哪里来的?他凭什么能够获得这么多贷款支持。
记者在汇福的荣誉榜上找到了答案:多次被国内多家银行授信为“AAA级信用企业”,被评为“中国AAA级质量信用企业”,石克荣本人被中国诚信企业家评委会评为“中国诚信企业家”。
这些荣誉的取得,和石克荣本人的“诚信”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石克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向其他人强调:“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我们要对客户诚、对合作伙伴诚、对市场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回报。”
对于一个食品生产企业而言,保证食品安全无疑是对客户最大的“诚信”,这一点,石克荣非常自信。“你拿一个玻璃杯,装上汇福的油,灯光一打,你一定会发现汇福的油非常清澈、透亮。”
在汇福厂区参观时,记者终于明白了石克荣自信的由来。在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汇福购进和使用了世界顶级的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如测定谷物成分用的远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油脂颜色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煤发热量用的氧弹热量计,测溶剂残留用的6890型气相色谱仪,测各种微生物成分用的安捷伦1100型液相色谱仪,测油脂沉淀成分含磷量和进行分离实验用的高速离心机等,为生产各工序的品质控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实现了管理科学化、监测数据化、检测自动化、档案规范化的目标。
汇福粮油集团技术总监田宝东告诉记者,汇福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创造出具有汇福特色的精炼法。在整个工艺中,采用纯净水,经过38层反渗透过滤,确保了大豆油的高品质,使大豆油达到了油类尖端产品的水平。
“绿色”管理理念贯穿企业上下
作为一家粮油加工企业,汇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污染”、“能耗”的问题。对此,石克荣的要求简单而明了———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当作企业的重要责任来落实。“宁可牺牲眼前,绝不断送将来。”在石克荣经营理念中,节能减排和产品质量一样重要。
提及石克荣的节能经,有一件事情在汇福几乎是尽人皆知———这就是“三个锅炉”的故事。
锅炉车间是生产大豆油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天24小时运转的锅炉要为蒸发、汽提等工序提供高温蒸汽。汇福的锅炉车间就建在厂区的西南侧。现在,这里正在工作的锅炉数量为“三台”,但在2002年以前,却是“五台”。
2000年,汇福集团投资1500万元购置5台锅炉,建立了锅炉车间。但是两年后,石克荣在市场上又发现了一种节能、环保、效率高的新型锅炉。他当即拍板:淘汰使用不到两年的旧锅炉,投资3000多万元,添置3台新型锅炉。他这个决定,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旧的又不是不能用,干嘛花这个冤枉钱呢?”石克荣给他们解释:新锅炉3台比旧锅炉5台每年节电、节煤、提高效率可节省资金1000多万元。于是,3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获得了双赢。而且这种全自动锅炉的煤渣不跟空气接触,车间里一点儿煤灰都没有,特别环保,还有利于工人健康。
记者在锅炉车间采访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克荣还特别鼓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动手动脑搞发明创造,他们锅炉车间的工人就发明了“水浴除尘”。这种除尘方式在锅炉内部进行,根本不会向车间排放任何颗粒物,所以什么时候走进锅炉车间“都像刚刚下了一场雨一样,空气特别好”。
类似的事情在汇福还有很多。由于在压榨大豆油的过程中需要用水,而这些水使用后排出厂外将会造成污染。于是,石克荣在汇福建立之初,就投资上千万元兴建了污水处理厂。废水经生物降
解系统等七种不同的工艺处理,达到国家回用水标准后,又作为冷却补充水全部回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此外,用废水处理产生的污物生产沼气,每天可生产150立方米,能供员工冬季取暖和茶炉烧水。
近年来,汇福用于环保的投资达5600多万元。记者在企业看到,这里建有污水处理厂、噪音防护、自动卸粮、水浴除尘等,走出了一条最优生产、最低消耗、没有废弃、生态环保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没有废弃是石克荣始终追求的目标。在汇福,记者除看到由一座座宏伟车间、一排长龙似的筒仓、集群的储油罐所组成的现代化制油生产设施外,相邻还有一座高大建筑,石克荣介绍说,这是卵磷脂车间,正在安装设备,春节前可投入批量生产,这是我们延伸大豆综合利用深加工产业链的重要项目。在精炼毛油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油脚,油脚中含有30%的卵磷脂,为避免废弃,在经过多年对大豆中卵磷脂、异黄酮、低聚糖等活性物质不断开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汇福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年产1万吨的卵磷脂生产车间,投产后,年可创收1亿元。
让更多的人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从1999年发展到现在,汇福粮油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粮油加工、物流园区等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年总收入超百亿元,9年内,共向国家纳税26亿元。回顾汇福粮油集团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成功,石克荣深为感慨。他说:“我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培育,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巨大支持,也得益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巨大贡献,所以,财富来源于社会,应回报社会。”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汇福粮油集团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带动上:一是带动种植业。农民们都说“附近有汇福,卖豆不用愁”。二是带动养殖业。汇福每年有240万吨的豆粕生产能力,豆粕是猪、牛、鸡、鸭、鱼的精品饲料,目前主要销往周边地区,有效带动了周边的养殖业。在周边消化的同时,汇福还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办事处,为畜禽水产饲料工业的需求提供了方便。三是带动相关产业。汇福每年使用编织袋3000多万条,塑料包装桶200多万个,纸箱200多万平方米,运输量达五六百万吨,带动了周边包装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石克荣提出:“企业最牢的根基是时刻关注社会民生。”他自创建汇福以来,始终没有忘记关注民生这份社会责任。在他的领导下,汇福不仅将依法纳税、增加就业岗位、诚信经营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更将关系民生的各个领域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落脚点。
在去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后,石克荣以每吨食用油低于市场价500元左右的价格供应市场,在稳定市场、稳定社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了支援南方农业抗灾救灾,汇福在优先供应南方养殖业豆粕的同时,在农业部举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援农业抗灾救灾、向灾区献爱心活动中捐款100万元。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他又立即组织人手,运送了60吨食用油到灾区。“装卸工我们都派去了,不能给灾区人民添麻烦。”石克荣想的很细。
在三河市,石克荣也许不一定是最富裕的企业家,但是他为社会公益事业所捐献的款项却是最多的。1997年,三河市委还向全市下发了“向石克荣同志学习”的文件,这样的事情在三河市历史上还属首次。
十多年来,他总共向社会捐款捐物近亿元,其中一多半是公益事业。仅2008年,他就先后向灾区捐款550万元,还拿出价值300万元的混凝土建筑材料,为高楼镇修筑了两条水泥路,全年总捐助达1000多万元。汇福集团建设的普罗旺斯———汇福苑住宅小区,不仅按成本价售给员工,并且在此基础上,每平米补贴1200元,光这项补贴就达1亿多元。
石克荣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汇福集团行政总监张学民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天石总坐车出去,正赶上当天有集市,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这时石总的车也开到了这里,他刚要下车步行过去,突然有老乡认出了石总的车,便冲大家喊:‘这是石克荣的车,他忙,咱们让他先过去!’不一会儿,原本拥挤的集市就真的让出一条道来,石总的车就从那条小道缓缓开了过去。”这一幕一直印在石克荣的心上,这是老百姓给他最高的奖赏。
四、解析
1.时代背景
1999年10月,石克荣投资3.3亿元创建汇福公司,经过7年多持续稳定发展,如今已成为目前国内大豆油行业唯一的民族自主品牌。目前汇福粮油集团拥有6个子公司、5条铁路专线、总资产30多亿元,是年纳税亿元的国家大型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食品行业100强”,还是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之一,全世界第六大粮油加工企业。
之所以从粮油业进入地产业,石克荣表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在北京房价日益高涨的时候,在燕郊这样一个城市发展减压带上推出一个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无疑会受到大量百姓的欢迎。然而,石克荣同时也告诉记者,投资房地产并不是为了能挣多少钱,主要目的还是将其作为粮油产业的配套,希望赚到的钱能够投入到工业项目中去。
作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诚信企业家,石克荣表示,作为一个企业要有一定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他投资房地产开发还有另一个初衷,那便是为人们建筑品质好而价格实惠的房子。粮油和房子,一个食用,一个居住,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是个追求事业的人,也是追求给社会做贡献的人。我希望能做一个现代的胡雪岩,为政府做贡献。”隐藏在这番话背后的,是石克荣为人民缔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2.家族基础和个人信念: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食用油行业没有市场准入制度,使植物油市场竞争混乱。2004年,随着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开始实行,食用油市场采取市场准入制度,一大批实力不足的中、小食用油制造企业因质量不能达标而被淘汰,留出了巨大的二三级市场空间。这就使大量外资乘虚而入,据统计,我国大型大豆油制作企业大都被外资兼并,纯粹的民族工业只有一二家,汇福粮油集团是集中之一,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发展民族工业需要一种民族精神,要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就要以民族精神之魂铸就民族工业伟绩。
石克荣给企业确立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树立民族品牌,致力人类健康。
石克荣创建的汇福粮油集团,从一开始创建就以这一思想为基础。从1999年10月到2000年5月,投资3.3亿元,只用200天时间,就建成年加工大豆能力80万吨的大型粮油企业。开业时,国外油脂专家来汇福,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说,这是个奇迹,国际上都没有。但随着外资对中国油脂企业的兼并,二年后,这样的规模在市场上已不在具有竞争力。于是,在2003年11月,石克荣又投资10亿元,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具有独特的大豆全脱皮和膨化功能,整条生产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使大豆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年生产一级大豆油能力55万吨,豆粕240万吨,其中精炼植物油单线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石克荣为保证产品质量,购进了世界先进的监测设备,保证了各工序、各环节的品质控制。如,测定谷物成份用的远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油脂颜色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煤发热量用的氧弹热量计,测溶剂残留用的安捷伦6890型气相色谱仪、测量油脂沉淀成份含磷量和进行分离实验用的高速离心机等,为生产各工序的品质控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实现了管理科学化、检测数据化、监测自动化、档案规范化的目标。
石克荣通过利用世界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监测检测设备,在精炼工艺中采用纯净水,经过38层反渗透过滤,确保了大豆油的高品质,形成科技含量高的精炼法,使大豆油达到了油类尖端产品的水平,成为“天然健康”的国家一级大豆油,对人类兼有食用和保健双重功效。这种精炼法带来了大豆油产品的一次革命性创新。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积累,汇福粮油集团已经具有了世界一流的工艺设备,一流的技术人才,一流的管理队伍,一流的信誉质量,已经拥有了2000多名员工,创下了30个亿的总资产,初步形成了采购、仓储、生产、营销等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打造出中国的“粮油航母”。
3.现成的别人的评价
对于房地产开发,石克荣坚信,品质高于一切,成本永远在品质之后。他告诉记者,“质量是第一原则。开发商是赚钱第一,还是责任第一?汇福地产肯定是责任第一,也就是质量。多年我都是这样坚持的,现在也是这样做的。”
从粮油到房地产,尽管是跨行业的经营,然而汇福集团对品质的精准要求却得到了毋庸置疑的延续。
“以前我们做工厂,整个产、供、销的环节都要做到精细,必须随时关注金融、期货市场、甚至天气状况等等,疏忽了其中任何一环都容易出问题。”正是这样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对每一个细节的苛求,才使得汇福人能如此充满信心地进军房地产市场。
为保证纳丹堡的品质,从设计开始到落成,石克荣都全程参与。他还高薪聘请了北京星河湾的设计团队——美国“WY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为业主营造出真正回家、休闲放松的感觉。纳丹堡精心设计了地中海建筑风格、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景观步行系统、线形绿化带、精致园林.而这一切的代价是,纳丹堡在设计费上多掏了3000万元。但是石克荣坚信,设计决定品质,为了品质决不能担心成本。石克荣还为项目配套的小学投资2亿元,保证配套项目的风格与小区一致,让孩子在汇福小学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建筑公司方面,汇福选择了中铁建、城建集团、中天建设等正规国营单位作为承建单位,直接的成本就比选择小建筑公司高出1亿元。不过,石克荣表示,“我宁肯多花1个亿也要保证质量。”此外,从钢材、水泥等材料方面,石克荣的标准也都是要求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如首钢的钢材,花费4000万元建立的搅拌站等。
“做粮油我就让人们吃到最好的油,做地产就让人们买了我的房子不后悔。”石克荣以行动证明着自己的承诺。
五、附件
1.. 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总裁石克荣:品质高于一切
http://house.focus.cn/news/2007-08-01/344136.html
2. 石克荣,燕郊的胡雪岩还是燕郊的地龙!
http://www.baidu.com/s?wd=%CA%AF%BF%CB%C8%D9
3. 石克荣:用仁厚激活感动
http://news.hexun.com/2008-12-16/1124289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