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樟
一、基本信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年1月
籍贯:浙江
所属行业:建筑房地产
职位:五洋建设集团股份董事长
排行榜:2010胡润中国富豪榜第65位
财富:30亿
二、基本简历
籍贯:浙江上虞
出生:1965年1月
文化程度:硕士
职务:五洋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07年11月1日,《福布斯》中文版正式发布200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400位全榜单。五洋建设集团的董事长陈志樟新进入榜,但这并不是他吸引人关注的全部。在另一张媒体的名单上,陈志樟和杨惠妍、徐冠巨、苏显泽、楼明等一起位列权力交接中的第二代富豪榜的12人名单之中。
在关注二代接班的浙江,陈志樟和父亲陈祝洲已然提供了一个范本。
浙江市场导报:陈总,我知道你是1995年接手公司管理的,那时候公司是什么样一个状况?
陈志樟:公司是老爷子从1962年由一个手工艺社起步的,主要业务是帮助村民修理房屋、垒造灶头,后来发展成为乡镇企业。我们集团是1999年完成改制的。
浙江市场导报: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
陈志樟:确实,我接手的时候,企业各级管理层全都是上虞人,是一个典型的泛家族制企业。
浙江市场导报:完成对这样一个企业的改制,顺利吗?
陈志樟:非常艰难。我至今都印象深刻,1995年,我接管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之后,上任半个月都没人来汇报、请示,还是围着老爷子转。那时候杭州的上虞市第五建筑公司是我自己管的,第15天的时候,我就悄悄从上虞回来了。三天之后,老爷子派人来杭州找我回上虞总部上班。我当时就提出如果要回去的话,就要有经济和人事权,没有这两样权力,回去了还是“光杆司令”。老爷子最后答应了。当时我自己就感受到家族制的种种弊端,所以决心对家族制进行改革。
要改革,就要涉及到人员调整,就会涉及利益,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我开始的时候态度还是比较坚决的,但是很多人就找到老爷子说情。我当时就想这样下去不行,得要做出样子来。在得到老爷子的默许后,我找到了公司的一个主办会计,由他开始。那时候老爷子还担心老同志的情绪,打算叫当地的副镇长一起找他谈话的,我拒绝了,我跟那个老会计聊了很久,最终说服他让出了位置。这件事情让老爷子对我刮目相看,也让调整一下子顺利起来。
经典案例
陈志樟:十年,一个华丽转身
2005年,对五洋建设集团来说,是一个丰收之年。8月荣登“中国企业500强”;9月荣获“2004年度浙江民营企业”榜第27位;同时荣获“浙江省知名商号”;11月荣获“十大旅游投资杰出浙商”称号。
对广大公众来说,在这一年里,认识了一个新的富豪——陈志樟。他以8亿个人资产的巨额财富,登上胡润版的2005中国富豪榜。
而对陈志樟本人来说,这一年里,他最得意的是,全面完成了企业的转型。从他着手把一个老牌的乡镇企业、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整整花了10年时间。一晃10年啊!但陈志樟值得欣慰的是,他牵着庞大的五洋集团,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修理”家族制:从100%到20%
五洋建设的前身是上虞沥东手工业社。这个手工业社成立于1962年,起步时资产不足4000元,10个泥腿子农民,主要业务是帮助村民修理房屋、垒造灶头。但就是这样一个手工业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以建筑为主导的乡镇企业,在“建筑之乡”上虞,成为一个领军企业。到1999年企业改制后,成为五洋建设集团。
由于这样的发展背景,五洋建设便成了一个典型的泛家族制企业。陈志樟说:“我从父亲手里接过来的时候,企业各级管理层100%是上虞人。但到今天,管理层里面的上虞人只占20%了。这实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1995年,陈志樟接手了这家建筑大市的老企业,出任浙江五洋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上虞市第五建筑公司的法人代表,开始了他对五洋的十年“改造”。这一年,陈志樟30岁。
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摆脱不了家族制的烙印。在血缘、地缘、学缘关系上结成的强大联盟,蕴含了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事实上,家庭、家族制可以说是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态。有资料显示,全球企业约有80%不同程度的带有家族色彩。道理很简单:家庭般的和睦与信任,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透过家族这种稳定而相对有诚信保证的组织,企业便由小型家庭作坊逐步扩展到规模生产、集团经营的大型企业。但是,当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以后,家族制企业弊端就暴露出来,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企业一旦做大,就要赶快淡化家族制。”陈志樟从接掌企业第一天,就明确了企业的发展要求。但由初级的家族制企业转型为现代企业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至今陈志樟回忆起刚上任时的情形仍有些无奈。“我那时候上任15天了,都没有人来跟我汇报、请示工作,我想我可是总经理啊,管事的嘛!但是企业的管理层一时不认可我,大家还是跟原来一样,围着老爷子转呢!”陈志樟在遭受“冷落”15天后,悄悄回到了杭州,那里的上虞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驻杭办事处,是他的“根据地”。
到第18天,老爷子派人到杭州请他回上虞总部上班。但陈志樟提出条件,要求拥有财权和人力权。他认为没有这两样权力,总经理就是一个空名头。他不愿意做“光杆司令”。
老爷子答应了。陈志樟实权在握,便开始了对五洋的整改。
在极端注重血缘关系的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家族企业,要突破家族制的窠臼,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陈志樟面前最大的难题。“我没有想到,内部改造会这样的难!”
“改造也好,改制也好,都涉及到人,涉及到人的利益。这便形成了矛盾的焦点。而能否攻克这些焦点,是我成败的关键,也是五洋能不能脱胎换骨的关键。”当时,许多人以为陈志樟急于树立个人权威,没有几个人理解他的远大目标。
“避不开人,就拿人开刀。”在征得老头子的默认后,陈志樟首先找到的是公司的主办会计。这是和企业一起成长的一位老员工,功劳、苦劳都有。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位年过半百,小学文化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适应新理念下财务管理的要求了。要辞退这样一位老员工,老爷子一方面面子上过不去,另一方面也有些担心,怕这老员工摆资格、不讲道理,因此想要请出副镇长一起帮陈志樟“压压阵”。但陈志樟不愿这样做,他相信他的“一切为了五洋”的出发点,会让很多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单刀直入,对老会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了很理想的结果。这件事,让老爷子对他刮目相看。陈志樟面前的阻力一下子少了许多。
在最初的调整阶段,陈志樟的态度比较强硬,干净利落,可是当改革进行到深处,触痛家族更多敏感神经时,各种矛盾也凸现出来。这就形成了家族企业发展的一道坎:越过这道坎,企业就会取得可持续发展,如正泰、格兰仕、太太药业等;越不过去,企业就会轰然倒塌或者退回到学步阶段,如三株公司等。
陈志樟说很多事情,走得太快、态度太强硬不行,企业能做的,是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所探求的是综合平衡各方的关系,既要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又要使企业取得发展,循序渐进地将企业导向一个现代型的发展轨道。“所以,我们集团在家族制改造方面,进行得比较慢,但比较稳妥。”
直到今年初,陈志樟感到全面解决的条件基本成熟了,才决定来一个彻底的大“修理”。针对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中绝大部分人知识结构断层、为企业服务时间少,不能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等局限,陈志樟决定先在决策层中来个大换血。他找到这些人,希望这些人能让出现有的岗位,为更多能切实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的精英提供发展的空间,当然公司仍将保留他们现有的待遇。也许是被陈志樟的真诚所感动,也许是一样体会到五洋集团的大业梦想,最终,他们都选择了支持陈志樟。这样,原本董事会、监事会中的8位成员包括陈志樟在内只保留了2位。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中与陈志樟有亲戚关系的人只有一位表弟,是通过工会选举的职工监事。
至今年8月18日,公司的人事变动最终完成。一个基本脱去了家族制“骨子”的新五洋展示在人们面前。
改革管理模式:使“家业”变成“事业”
企业体制的改革确实深刻,但改革的成效则反映在管理模式上。陈志樟说:“我在企业体制上所做的一切,目的是为了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或者说,是为了企业在高速发展中能够不脱离健康的轨道。”
他还说,作为企业的掌门人,要做任何改革,都需要自己先“打败自己”,实现由“家长”到“船长”的自我转变,建立起一套可行的企业制度,使“家业”变成“事业”。“没有管理上的成功,体制改革往往是空的。”
因此,陈志樟在攻克体制难点的同时,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他认为,五洋由乡镇企业到家族制企业再到现代企业,其管理制度主要在三个层面:一是决策管理,二是执行管理,三是队团管理。
过去是家族制,公司老总就是“家长”,一切由家长说了算。但现在不行,重大决策一定要经由董事会讨论,没有董事会的授权,企业老总不能擅自拍板。当然,在现有阶段,老总的权力还得相对集中,也不能太“民主”,否则就会贻误战机。他说,决策管理的要点,不是在形式上民主就行,关键是要正确,要抓得住机遇。
有了好的决策,就要有到位的执行。一件事,一个项目,要执行到位,就要管好两个要素,一是人,二是财。五洋集团的人员流动率比较低,这是陈志樟很自豪的一点。他说,人才管理要说难,很难;要说不难,一点也不难。重要的是你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给他一个舞台,让他充分施展。有了合适的人,你要落实的项目,就能得到充分的执行。陈志樟不无得意地说:“我五洋培养出来的亿万富翁,不下30个。”有了人,财就得相匹配,没有资金保障,再大的本事也干不好事的。因此,企业要有一个理想的执行管理,就是管理好现金流。人、财相配,执行就能到位。
企业是一个队团,就必须进行队团管理。队团管理确实需要一些常规性的制度,比如像绩效考核、薪酬体系、内部培训等,这些要做得实、做得细。就在我们采访的当天,五洋集团总部的展示板上粘贴着近期的员工考核记录。陈志樟说以前他还会找相关同志“谈谈”,可是现在“让他们自己看看,总应该明白的”。但陈志樟认为,队团管理的重点,不是这些细节,而是培育企业文化。在五洋集团总部,一进门就能看到“改革、团结、稳定、发展”八个大字。陈志樟说那是父亲的期望,也是企业所要遵循的发展道路。他目前正培育这样一种企业文化:员工忠于企业比忠于老板更重要。他说,员工忠于企业,才能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如果员工仅仅忠于老板,对企业发展未必有益。不过,他加了一句:“当然,两者兼顾是再好不过的了。”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五洋集团下设10个办事处、10个子公司、11个分公司,业务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但集团总部管理人员只有60多人,比以前减少了4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比以前年轻了12岁;而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前绝大部分人是初中学历,现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超过50%。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陈志樟却不必事必躬亲。在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个下午,几乎很少有电话来干涉。他说,前一段时间,他去新加坡一个多星期,集团里没有什么大事烦他。
产业转型:由“单一”到“多元”
陈志樟执掌五洋10年,为人称道的一个成果是,公司业务一块一块地拓展开来,使原来单一的建筑企业,成长为一个多元发展的集团企业。
前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抓住机遇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同时,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产业增长潜力受阻。陈志樟意识到,仅靠建筑业很难支撑公司的发展需要,心中有“无限梦想”的五洋也不可能“一棵树上吊死”,走“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是五洋的一个适时而又必然的选择。
回顾五洋的“多元化”之路,陈志樟说,我们搞多元化是在坚持主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换句话说,也就是将产业转型的平台搭建在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领域中。由于建筑本身就与房地产业、旅游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十分紧密,因此公司可以通过运作房地产、旅游产业等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提供切实有效的利润增值。
这样,在2001年,陈志樟在两个月内接连收购了杭州市两家房地产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后,迅速获得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入场券。经过几年时间的运作,五洋集团以平均每年开发两个楼盘的速度,在竞争激烈的房产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目前,五洋在杭州开发的流水苑、运河人家,在建德开发的爱和苑先后成为当地的经典楼盘。在淳安开发的距千岛湖一路之隔的千岛碧水花园,开盘当天即创造了万人空巷的热购场面;正在开发的桐乡嘉丰银座广场、温岭兴和雅苑,则代表了当地楼盘的最高水平。五洋集团在房产市场小试牛刀,总开发面积已逾40万平方米。
2002年,五洋集团又把目光投向了商机无限的旅游产业。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在历史悠久的“天堂”杭州依托西湖发展的旅游业,将成为众多产业中综合收益较高的一环。五洋决策层抓住市场契机,收购了与柳浪闻莺相邻而居、距西湖一步之遥的清波饭店,并更名为五洋假日酒店。投资一亿多元进行改建,重新改建后的五洋假日酒店,已迅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试营业期间,酒店的入住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西博会期间更是达到100%。此举是五洋集团实施集团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元化发展过程中,跳出建筑业发展的局限,走集团化产业之路,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一步。同时五洋集团还针对目前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迫切要求,专门投资成立了杭州五洋能源(旅游)有限公司,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投资,目前已在新疆伊犁拥有绵延80公里的风景带。这个长约80公里的景区拥有原始森林、天然湖泊、草场、温泉等自然景观,风景秀丽,浑然天成,无任何人工雕琢痕迹,是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接下来,五洋集团将在新疆富蕴县和呼图壁县,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宾馆。至此,五洋集团在祖国西北边疆的旅游开发布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陈志樟敏锐地察觉到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经济发展越快,对能源的依赖性就越加明显。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意味着拥有能源就能拥有一切。杭州五洋能源(旅游)有限公司在新疆已开发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再投资3.5亿元,开发兴建一个年产160万吨煤焦一体化煤矿,重点生产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冶金用焦煤,投产后当即可以取得丰厚的回报。为了更好地进行资源投资,2004年5月,五洋青岛矿业有限公司适时成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矿业公司已先后在湖南收购了两家具有开发权、勘探权的金矿,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控股了一家铁矿,在内蒙古合资创办了一家电石厂。这些矿产连同五洋在新疆拥有的储量2亿吨的煤矿,确保了五洋集团的多元化战略拥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陈志樟一再强调做大做实做强建筑这块主业。他说,这是五洋的基业所在,根本所在。他给五洋发展建筑主业制定的方针是:扩大市场占有率。他要求分公司、项目部全方位出击,重点突破“大、高、难”的精尖项目,主要承接政府、金融、高教系统和大型工厂类项目。2004年公司承接的业务中,省市级的重点工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亿元以上项目占了较大比例,其中8项工程的业务量累计超过20个亿。工程造价4.5亿元的宁波东港超五星级波特曼大酒店,创五洋集团注册地上虞市单体工程最高纪录。今年,这一纪录被五洋在重庆承接的造价10亿元的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打破。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77层,高354米,绝对高度列全国前4位,钢骨混凝土结构高度全国第一。五洋集团在先后拓展了江苏、吉林、辽宁、西安、天津、重庆、江西等规模市场的基础上,进军北京市场,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发起了冲击。
五洋集团总部门口的墙壁上雕有4匹金色的马。这似乎暗合了五洋集团目前的四大产业:建筑、房产、旅游和能源。但显然五洋集团对此并不满足。陈志樟心中是否已在搜寻第5匹“马”?这第5匹“马”是什么?陈志樟笑而不答。
但是,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陈志樟一再强调做大做实做强建筑这块主业。他说,这是五洋的基业所在,根本所在。他给五洋发展建筑主业制定的方针是:扩大市场占有率。他要求分公司、项目部全方位出击,重点突破“大、高、难”的精尖项目,主要承接政府、金融、高教系统和大型工厂类项目。2004年公司承接的业务中,省市级的重点工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亿元以上项目占了较大比例,其中8项工程的业务量累计超过20个亿。工程造价4.5亿元的宁波东港超五星级波特曼大酒店,创五洋集团注册地上虞市单体工程最高纪录。今年,这一纪录被五洋在重庆承接的造价10亿元的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打破。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77层,高354米,绝对高度列全国前4位,钢骨混凝土结构高度全国第一。五洋集团在先后拓展了江苏、吉林、辽宁、西安、天津、重庆、江西等规模市场的基础上,进军北京市场,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发起了冲击。
闯洋兴五业,走疆燃激情,千岛绣碧湖,假日映清波。五洋建设集团在陈志樟的带领下,已从一个劳动型的建筑施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管理型和资本导向型的现代企业集团,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我们相信,再过十年,也许更短的时间,陈志樟和他的“五洋”将会有更美丽的转身!
语录:
——很多事情,走得太快、态度太强硬不行,企业能做的,是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决策管理的要点,不是在形式上民主就行,关键是要正确,要抓得住机遇。
——座右铭: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要转型,先“打败自己”。
语录:
——很多事情,走得太快、态度太强硬不行,企业能做的,是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决策管理的要点,不是在形式上民主就行,关键是要正确,要抓得住机遇。
——座右铭: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要转型,先“打败自己”。
超越了砖瓦水泥的当代“鲁班”(2007-1-4)
——记浙江五洋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樟
2005年,胡润版中国富豪排名榜上,一个上虞人以8亿元个人资产跻身其中,他就是浙江五洋建设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志樟。年仅40岁的他,用短短七八年时间,将“五洋”带入了中国500强行列。
1999年,34岁的陈志樟接过父亲的班,出任“五洋” 董事长,胸怀大志的他迅速开始实施结构调整战略,把承接政府重点工程、大型工厂、酒店、公建设施作为做强主业的突破口,同时进行业务的多方拓展,让一家单一的建筑企业,一跃成为多元发展的建设集团,2005年“五洋”实现施工总产值50.12亿元,高居上虞建筑业榜首。
近年来,陈志樟一连串的“非常举动”已在中国建筑业界传为佳话。2001年,当新一轮房产开发热潮初露端倪时,“五洋”即收购了省城杭州的两家房地产公司,几年来,“五洋”开发的高档楼盘总面积已逾40万平方米。2002年8月,“五洋”收购了距西湖一步之遥的杭州清波饭店,并将其改建为五洋假日酒店。
陈志樟最大胆的举动是对新疆伊犁一个绵延80公里的风景区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在进军旅游业的同时,他还将目光瞄准了属于紧缺资源的矿产。2004年5月,五洋青岛矿业有限公司在新疆建设投资3.5亿、年产160万吨的煤焦一体化煤矿项目。此后,“五洋”又在湖南收购了两家具有开发、勘探权的金矿,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控股了一家铁矿,在内蒙古合资创办了一家电石厂。 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五洋”时刻不忘做精主业,今年初,“五洋”一举中标北京奥运会媒体村工程。此前,他们承建的上海印钞厂项目还荣获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陈志樟对社会、对家乡始终怀有一份浓浓的爱心。这种爱心缘于一位企业家对家乡的一份道义,更缘于一名共产党员对社会的一份责任。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重创温州苍南地区。台风刚过,陈志樟不顾承建的工程将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迅即派出百余名精干施工人员,带着设备和建材赶赴灾区建造临时安置房。 早在1995年,“五洋”就与“联丰”、“芳华”两家企业出资300万元,建立了上虞市老党员基金,是上虞最早发起建立社会公益基金的企业。2006年,“五洋”又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沥东村夕阳红基金。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陈志樟和他领导的五洋集团,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各项捐款已逾1000万元。
爱心之旅
--董事长陈志樟率集团高中层人员赴新昌东旺希望小学帮教助学
本网讯 5月19日,五洋集团怀着对山区孩子的无限关爱,由董事长陈志樟亲自带队率集团高中层人员一行20余人专程前往新昌县为东旺希望小学捐赠。新昌县副县长丁虹出席捐赠仪式,并对五洋集团的到来和义举表示欢迎和感谢。
这次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五洋集团专程赶赴新昌澄潭东旺希望小学开展“爱心之旅”活动,向该校送上了一些学习用品及10万元捐款,以实际行动帮助该校改善教学环境,帮助困难学生。
捐赠仪式上,陈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陈总说,五洋一贯积极关注和热情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多年来始终关注社会慈善与公益事业,尤其在贫困学生的资助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五洋集团举办这种形式的捐助,是把有限的资金,无偿地捐给经济拮据的家庭,帮助孩子们度过目前的困难。让他们安心完成未完的学业,感受阳光下无忧的生活,这也是五洋集团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五洋集团组织总部全体高中层领导来到这里,正是五洋拿出实际行动对贫困孩子进行帮助和关爱的体现。
陈总还对山区的孩子寄予了一片殷切的希望。他说,我们捐款的数额虽然绵薄,但代表的是五洋全体员工的一片关心和一份热情。希望孩子们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自勇自信,发奋图强,为将来成为祖国栋梁而努力。
副县长丁虹还代表新昌人民对五洋集团关心教育,捐资助学的善举表示感谢,并要求东旺希望小学能切实管好用好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更好的服务。
陈志樟:逆风飞扬 多业并举
五洋建设集团是浙江省建筑业重点骨干企业。集团下设十个办事处、十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十一个分公司,企业总资产62.6亿元。公司业务范围遍及浙、沪、京、川、渝、赣、皖、新、湘、蒙、吉、辽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经营范围涉及建筑、房产、旅游、贸易、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集团以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提起五洋集团的快速发展,要先从五洋集团当家人少帅陈志樟说起。
整合资源,做强建筑主业
陈志樟带领五洋集团这两年通过机构改革,整合内部资源,在做强建筑主业上做了不少探索。一是依靠项目部、分公司的力量,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确立集团经营部的龙头地位;二是采用框架式结构,捆绑式经营,集团与项目部、分公司联手合作,由集团控股投资,分公司负责施工,改以往“庙小和尚大”的状况为“和尚住在庙堂下”;三是由集团直属项目部派职业项目经理到工地监管,抓好各项责任制考核。
陈志樟说,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关键靠扩大市场覆盖面。他不主张在“一棵树上吊死”,要求分公司、项目部全方位出击,重点突破“大、高、难”的精尖项目,主要承接政府、金融、高校系统、大型工厂类项目。2004年承接省市级的重点工程占到35%,地市级重点工程占到70%,2亿元以上项目占了较大比例,其中有8只工程的业务量累计超过20个亿,如宁波东港的超五星波特曼大酒店,工程造价4.5亿元。并先后拓展了江苏、吉林、辽宁、西安、天津、重庆、江西等规模市场。而下一步,五洋集团将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发起冲击。
逆风飞扬,多业并举添活力
2004年,五洋集团又把目光投向了商机无限的旅游产业。2004年8月,五洋决策层抓住市场契机,收购了与柳浪闻莺相邻而居、距西湖一步之遥的清波饭店,并更名为五洋假日酒店。投资近一个亿,以四星级标准重新改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营业,已迅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试营业期间,酒店的入住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西博会期间更是达到100%。
同时五洋集团还针对目前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迫切要求,专门投资创办了杭州五洋能源(旅游)有限公司,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投资,目前已在新疆伊犁拥有绵延八十公里的风景带。这个八十公里景区拥有原始森林、天然湖泊、草场、温泉等自然景观和众多野生动物,风景秀丽,浑然天成,无任何人工雕琢痕迹,是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
五洋决策层还敏锐地察觉到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2004年5月,五洋青岛矿业有限公司成立后不久,便在新疆投资3.5亿元,开发兴建一个年产160万吨煤焦一体化煤矿,重点生产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冶金用焦煤,投产后当即可以取得丰厚的回报。同时还在湖南收购了两家具有开发权、勘探权的金矿,在印度尼西亚投资了一家控股的铁矿,在内蒙古合资创办了一家电石厂。对能源经济的涉足,确保了五洋集团的多元化战略拥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陈志樟:构建五洋新维度
十多年间,从建筑业、房地产、旅游业、再到能源业(洗眼看雪山注:以建筑为主导产业的五洋建设近年来在矿业领域也颇有斩获。据2007年6月6日浙商网报道,早在2004年,五洋建设就与新疆尼勒克县木斯乡就焦煤矿项目及焦化生产项目达成协议,成立杭州五洋能源有限公司。根据双方协定,于2004年底全面接管木斯乡煤矿,按年产100万吨原煤的规模进行项目详规、立项、审批。在此基础上,再投资3.5亿元,开发兴建一个年产160万吨煤焦一体化煤矿,重点生产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冶金用焦煤,投产后当即取得丰厚回报。此后,该公司先后在湖南收购了两家具有开发权、勘探权的金矿;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控股了一家铁矿;在内蒙古合资创办了一家电石厂。),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志樟没有停止过他的探索。他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五洋要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大集团企业。而今,五洋集团总资产超过60亿元,拥有员工1.8万人。陈志樟却仍未满足,他不断反思、总结着自己的过去,就像一个长跑运动员,期待着最后的冲刺。
来源: 《浙商》杂志 2008年第二期
作者: 本刊记者 苏旭 封面摄影/张环清
世界变小,心变大
陈志樟的尝试始于1995年。
这一年颇不寻常,陈志樟接班,他开始思索企业未来的路。
他有了一个想法,要把五洋做成上虞乃至绍兴最好的建筑企业。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目标颇显局限。
“当时的世界很大,所以心很小,觉得在老家干出名堂、做到最好就很优秀了。”在杭州西湖边他的私人会所“菩提精舍”,陈志樟回忆。
事实上,十多年前,这样的想法在浙江许多民营企业中具有共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眼界的开阔,崛起于草根的浙商群体,最初的梦想方才开始膨胀。
的确,许多事情都是当时的他难以预料的。
陈志樟接班的1995年,正值全国建筑市场走过1993、1994年的过热发展阶段,进入调控、紧缩。
“当时五洋的日子很不好过,我又面临接班的种种管理、制度问题,内忧外患不少。”不到30岁的陈志樟一度消沉,甚至“跑到杭州避了一段时间”。
“当时在杭州待了多久?”
“我记得很清楚,18天。”
“18天都做了些什么?”
“主要就是思考,想理理头绪。想怎样在老头子的基础上让五洋更上一层楼,想老子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你想清楚了吗?”
“应该说我到今天才真正有些明白了。如果用骑马来比喻,最好的办法是儿子和老子都骑在马背上,儿子拿马鞭,老子拿缰绳。儿子一鞭子下去,如果马跑得过快,老子帮着拉拉缰绳,控制速度。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是儿子拿着鞭子骑在马背上,老子从马上下来,但仍把缰绳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儿子就不敢抽鞭子了,如果一抽,老子在那一拉,这马跑不了,非但跑不了,还会把儿子从马背上掀下来。”
最终妥协的是父亲,他答应了陈志樟提出的要求,陈志樟最终回到了上虞老家。
“那段日子并不顺利,接班之初的1995年,五洋没有进步,反而有些退步。”陈志樟坦言。
在那些日子,他认真客观地分析了全国建筑市场形势及公司本身的实际情况,提出必须进行“二次创业”,内部调整机构、理顺关系、引进人才;外部则“质量兴业”,巩固已有的市场。
度过最困难的日子后,经历了阵痛的五洋开始在1996年释放能量。当年五洋的总产值比1995年上升了一倍。陈志樟则成为建筑行业最年轻的董事长和绍兴市最年轻的人大代表。
“企业做到那个程度,我觉得对得起父亲了。但是,环境不断变化,我猛然发现,当年那个在老家同行中做到最好的目标,已经不再能满足我的价值需求。我有了更高的目标。”目标的放大,源于社会的发展,源于中国加入WTO,源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了解得越多越深入,内心的欲望也愈快增长。
世界变小了,心就大了起来。
扩张版图
心变大了的陈志樟把五洋的总部迁到了省会城市杭州。告别旧有的乡土气息,五洋开始了全新的现代企业之旅。
陈志樟不愿再做那个包围在荣誉光环中、令人羡慕的年轻人。在家乡那爿窄窄的土地上,太容易令人满足,而这种满足是可怕的。他需要打碎过去的一切,急需一个新的目标和新的开始。
“跟当年创业的父辈不同,我从不害怕失去。哪怕有一天我摔倒,一无所有,我也能照样爬起来。”
陈志樟的身上隐隐流露出新一代浙商的自信。跟草根一代不同,他们眼界更高,看得更远,学得更多,因而无所畏惧。
那张版图越来越大。从一个地区,到一个省,进而到全国各地,“有一天,还有可能到海外”。
先是在1998年,陈志樟抓住国家建设项目的西进趋势,首先在重庆和西安设立了办事处。
“我们有选择地进入一些比较看好的中西部城市,特别是从5年前开始,五洋大力进军四川、陕西等地,占领了很大一块市场。”
他选择的主打城市皆为资源比较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口比较多的中心城市。从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开始,又渐渐扩张至环渤海地区,以及东三省。
同首先占领中心城市的战术一样,五洋每到一个重要地区,会想方设法拿下当地标志性建筑工程,例如政府重点工程、五星级酒店、大型工厂、公建设施等,“哪怕工程做下来赢利不高甚至不赢利”。以2004年为例,当年五洋承接的业务中,省市级的重点工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不少是超过2亿元的项目,其中8个工程的业务量累计超过20个亿。而工程造价4.5亿元的宁波东港超五星级波特曼大酒店,则创下五洋建设发源地上虞市单体工程的最高纪录。在这个过程中,五洋建设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等十多个奖项,并逐步形成了以卓越凸显品质的核心竞争力。
2005年,五洋承接了北京奥运项目——媒体村B5区工程。这一项目和同年五洋在重庆承接的西南第一高楼——77层377米高的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一起,被认为是打破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在项目承包高度及奥运总承包项目上的新纪录。
“奥运项目,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它能赚多少钱。”陈志樟坦言。他考虑更多的是,五洋要进军北京市场,而这个市场相较于其他地区,意义更重大,竞争更激烈,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标志性项目做基础,否则就很难立足。
目前,该项目已经封顶,将于今年4、5月份完工。而陈志樟心中运筹帷幄的下一步计划,正在慢慢落下一颗新的棋子。
拓宽维度
其实在那张五洋建设的扩张版图逐渐形成之前,陈志樟就想到五洋未来的发展将会遇到怎样的阻力。
“接班之前我已经在五洋做事了,我发现,建筑这个行业特别混乱,市场极不规范,拿应收款来说,拖欠的事情常常存在,令我们很头痛。”
接班后,他发现了更多的问题。由于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大大小小的建筑公司遍地开花,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使得市场愈加混乱,另一方面则造成利润率的不断降低。“从根本上来说,在目前的中国,这只能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有时候,陈志樟会非常羡慕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建筑企业,“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就有了发展自我,不断做大做强的市场基础。”
而在中国,这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五洋需要一个更宽的维度,这个维度要超越建筑业本身,必须有所伸展。陈志樟首先考虑到的是和建筑业离得非常近的房地产业。事实上,这是当年浙江许多建筑企业的选择。
那时候,才刚刚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海南、北海等地房地产市场刚刚经历了一轮泡沫破灭的过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开发商纷纷倒闭或者逃离。对五洋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陈志樟小试牛刀后,开始静候更好的机会。
机会很快出现在新世纪的2001年。陈志樟在两个月内连续收购了杭州市的几家国有房地产公司,通过资源整合,迅速获得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入场券。
然而,谈到房地产,陈志樟却是遗憾多过喜悦:“如果倒退十年,我想我会做得更好。”虽然平均每年开发两个楼盘的速度并不算慢,但陈志樟并不觉得成功——一些当年叫他大哥的小建筑企业的老板们,迫于竞争的压力,被逼转型,如今反而在房地产上做得比他更大了。
陈志樟把这归结为三个原因,一个是自己的魄力还不够,另一个是没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再就是运气似乎也欠佳。
或许的确有运气的成分,而魄力和人才,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
毕竟,巨人的转身比一般人更加困难。这正如篮球场上,个子最高的运动员有投篮的优势,却往往不够灵活。
由于过去的基础优势,这样的转身往往不会太果断,是优柔的,是留下了余地和后路的。
而没有优秀的人才,让陈志樟颇为苦恼。他现在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角色,从大的战略到小的管理,都得亲历亲为。
“从5年前我就开始物色职业经理人,但5年里我找了十多个,没有一个是成功的。”陈志樟有些无奈,对于当今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质,他还存在很多疑虑。
“最好的办法,是从企业里自己慢慢培养。”陈志樟的话代表了许多民营企业家的想法。这是民营企业在做强自我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
这道题,鲜有人能做好,越过去了,则意味着企业在制度、管理甚至战略上有了新的飞跃。这将不仅仅存在于五洋集团的多元化进程中,如果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它也体现着企业家本身对自我的超越。
这很可能需要一种放弃,但放弃的目的是为了更大的获取。
陈志樟在反思。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反思的勇气,惟有经历了这些痛苦的思辨,企业和企业家们,才能走入一个新的空间。
五洋创奇迹:攻下西南第一高楼
背景链接:今年1月,本报曾刊发《五洋号旗舰中流击水驶向市场海洋》的长篇通讯,对我市建筑业的“龙头老大”五洋建设集团抓住新的发展契机,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把目光投向国内更广阔的市场,不断向全国各地渗透的成功做法作了详尽的报道。五洋在向外拓展中坚持一条原则:省内市场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接,省外市场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接,集中力量攻坚“高、大、难”项目,做强建筑主业,从中使他们受益匪浅。
12月19日,我市建筑业的“旗舰”企业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唱响年终压轴大戏。在重庆万豪国际酒店,五洋董事长陈志樟在该公司总承包并出资2.5亿元的单体造价高达15亿元的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施工合同书上签了字。
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西南第一高楼,77层(地下5层),高377米,绝对高度全国第四,钢骨混凝土结构高度全国第一。被专业权威机构评为“2005年度中国城市地标”和“2005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楼盘”。该项目不仅打破了五洋集团在2002年承接宁波东港大酒店创造的上虞市工程造价4.5亿元的最高纪录,更创造了浙江省建筑企业工程施工高度、单体造价的纪录。
五洋建设集团是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和浙江省建筑业重点骨干企业。多年来,该公司突出建筑主业,整合资源,实现良性互动,企业始终保持稳步、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成为建筑、房产、旅游、能源开发和贸易等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是浙江省为数不多、上虞惟一入选中国500强的建筑企业,五洋集团董事长陈志樟数次获得“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这次能够力挫群雄,一举中标接下西南第一高楼的建设任务,充分显示了五洋建设集团的非凡实力。
从已故的我市建筑界“一代宗师”陈祝洲当年艰苦创业到今天一跃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五洋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不断改写历史的过程。10余年前,上虞第一高楼社发大厦就是五洋开发并建造的,另外还创造了上虞市单体工程造价的最高纪录, 并保持至今。这一次,五洋又创下了浙江省建筑业的施工纪录,这不仅是上虞的骄傲,更是浙江的骄傲。五洋董事长陈志樟表示,要以对上虞、对浙江负责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科学、优质、精美、现代的理念,精心组织施工,打响五洋建设的金字招牌。
四、附件
1. 神的应许不会落空
http://biz.zjol.com.cn/05biz/system/2005/12/09/006395625.shtml
2. 超越了砖瓦水泥的当代“鲁班”
http://www.sygsl.gov.cn/dtCommon1.asp?tongID=73
3.. 陈志樟:构建五洋新维度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07416&PostID=12848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