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恩华
一、基本信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8
籍贯:山东泰安
所属行业:商品批发场
净资产:65亿元
职务:华凌集团董事长
排行榜:胡润排行榜
名次:190
二、基本简历
米恩华个人履历
1979.09-1988.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三整顿”办公室工作 。
1988.07-2000.12 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
2000.12-2001.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
2001.07-2003.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3.02-2004.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市政协副主席,乌鲁木齐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4.01- 现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市政协副主席,乌鲁木齐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编辑本段取得成绩。
米恩华90年代初抓住西部和中亚地区建筑业发展的契机,投资当地建材市场,由于乌鲁木齐与中亚国家相邻的区位优势,经营大获成功。2003年,米恩华投资12.5亿元完成其建材市场的拓展改造。
社会任职:乌鲁木齐工商联主席。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市政协副主席,乌鲁木齐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米恩华90年代初抓住西部和中亚地区建筑业发展的契机,投资当地建材市场,由于乌鲁木齐与中亚国家相邻的区位优势,经营大获成功。
2003年,米恩华投资12.5亿元完成其建材市场的拓展改造。 华凌集团在过去三年中纳税达3.5亿元,拥有员工5500名。1988年,米恩华向朋友借了3万元钱开始创业,四年后投资一个建材市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现代化市场),正好赶上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贸易额大幅度增长的好时期。作为中国西北部批发市场中无可争议的领军企业,华凌集团已经逐步将其市场建到哈萨克斯坦和库尔勒,并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米恩华是回族人,收养了当地150名孤儿。他是乌鲁木齐工商联主席,这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家是一种不寻常的荣誉。
米恩华说,他自己也没有想到,10多年前东拼西凑3万元开始的市场贸易,竟然是自己亿万富翁的开始,“当时也很担心,收不回来可怎么还给人家。” 可是,事实上,他历经艰险最终走到了今天:旗下的华凌集团拥有10多个经济实体,他的个人资产达到25亿多元,是福布斯2002中国百富排行榜的第37号人物。 放着皇粮不吃,米恩华情愿“买卖很小,一切从零做起”和许多人一样,米恩华也是白手起家。米恩华4岁时随家人从山东老家进疆,像动荡岁月的许多人一样,米恩华连初中也没有好好读完。从14岁进入社会,米恩华上山采石、到建筑工地搬砖运砂,到餐馆当活计,为了多挣钱,曾经一个人干过3份工作。他说:“什么样的脏活累活我都干过。”这些磨炼给了他一个好体格,更给了他在普通学校里学不到的坚韧和勇气。 待业了8年之后,1980年,米恩华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乌鲁木齐市城管办当市场检查员,这期间,他既学到了市场管理经验,也揣摩了个体业主和客户的心理,8年之后,他几经考虑,决定“下海”了。 可是,亲朋对他有“皇粮”不吃却下海当个体户的行为非常不解,父亲出于情面也才给了他700元,费尽周折,米恩华一共筹措到了3万元,他的华凌工贸公司在一片质疑的目光中开张了。米说:“买卖很小,一切从零做起,摆地摊、开小商店,卖童鞋、卖玩具,什么都干。” 可是,小买卖能吃饱饭,但发不了大财,米恩华一直在琢磨发大财的门道。1989年的一天,米恩华看到地处黄金地段的一个露天电影院利用率非常低,后来几乎不放电影,仅靠在门口租几个柜台收点钱。亲眼目睹了乌鲁木齐商品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米恩华心里盘算:何不自己来办市场,招纳客户,从事商铺租赁生意。而且,当时乌鲁木齐的市场基本处于“有市无潮的状况,硬件条件都不好,如果能提供场地、服务、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应该能吸引和留住客户。说干就干,米恩华以年租金8万元租下了该地,全面改造后办起了“红十月市潮,设立了200个摊位,吸引了服装、饮食、日用品在内的各类商户,由于经营得法,市场的顺利超乎想象,当年他就赚了几十万元。 随后的两年中,米恩华滚雪球似地开展了早期的市场开拓战:红十月超级市尝华凌餐厅、五金汽车修理厂等5个企业全面开张,在乌鲁木齐市场经济并不发达的时期,米恩华以其独到的商业头脑完成了原始积累。 两次搬迁化险为夷成为了他事业的转折点回首过去,米恩华深有感触:“创业中最关键的几个转折还是市场的两次搬迁和建设,真是生死攸关。” 1992年,正当红十月市场发育到红火时期,米恩华信心十足地开始对市场进行改造扩建时,一纸红头文件飞到他的桌前:政府决定在市场所在位置修建公园,要求他10日内搬出。消息来得很突然,当他看到划拨的那块空地时,一时间心里没了底:长年失修的两条臭水沟横贯南北,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完全是一片“生土”。回家闷头睡了一觉,米恩华清醒了:周边汽车的轰隆声提示他,便捷的交通和足够的面积将是商业贸易最重要的条件。于是,在红十月市场投资尚未全部收回的情况下,米恩华没向政府要一分钱,无偿将市场迁到了西大桥北侧。事实证明米恩华的见识是正确的:新市场由于交通位置便利,场地较大,年成交量很快达到亿元以上,房屋、场地租赁收入达600万元的规模。 1994年,同样的难题降临了,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华凌市场面临二次搬迁。此时,市场建设的资金还未收回,这对他来说,又是当头一棒。米恩华说:“我很明白,经营市场,最忌讳频繁搬迁,商户肯定会流失,风险肯定不校”政府指定的搬迁地在红山北侧,等米恩华赶到时,当地的农民已在一夜之间把一株株小树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田野,地价上涨了数百万元。米恩华接受了事实,同时,为了能够留住商户,米恩华宣布:凡是迁到新市场的客户,8个月不交租金。短短4个月内,吸引近千家商户搬进了新市常经过这两次搬迁,华凌集团从经营百货为主的小市场演变为以建材为主的大商场;从简易的平房式商场变成现代化的商业城。 米恩华的生意经“赔本赚吆喝,大打新疆牌”事实上,尽管10多年来米恩华的市场在当地名声很大,但是,他本人并不被外人所熟悉,他在华凌市场内走一遭,认识他的商户也没几个。后来真正让米恩华名声大振的是华凌集团以民营企业身份运作的“中国西部(新疆·华凌)国际建材博览会”。 在市场经营逐渐稳定之后,如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曾经一度成为米恩华的“七年之痒”。几经调研,米恩华大胆涉猎了一个当时国内民营企业很少参与的领域来延伸他的商贸产业。米说:“作为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要想保持住市场旺盛的人气和商气,必须有具体的、有特色的对策和措施。新疆与周边8国接壤,历史上就有着贸易往来的传统。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用展会做文章,以会促商,让华凌市场的生意做大,让华凌的名气叫响。”虽然由民营企业承办大型博览会的并不多,但米恩华相信,华凌市场有着多年的建材特色,还有多年的客户资源和产品品牌的积累,这些都是成功的基矗从1998年至今,华凌集团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西部(新疆·华凌)国际建材博览会”。“第一、二届我们都赔了,第三届开始略有盈余,到第四届已经开始赢利了。但是,即使在赔钱的情况下,办建材博览会也比1000万元的广告费还管用,华凌的品牌叫响了。”米说。如今,华凌的建材博览会已经成为新疆继“乌洽会”后又一国际性经贸盛会,吸引了中外2000多家企业参展,总成交额178.2亿元。 逐渐地,米恩华用四个字概括自己的思路:“以会促商”,又一鼓作气举办了“房交会”、“国际工程苗木博览会”、汽车展、各省名优产品展、私营企业展示会等,仅房交会一项就举办过8届,总成交额50亿元。1998年,华凌国际二类口岸正式批准开关运行,更助长了米恩华“以会促商”的发展,华凌市场辐射中西亚各国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华凌集团拥有以商品批发市场为龙头,集对外贸易、建筑工程、酒店旅游等10余种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格局。对于一些人关于多元化是企业发展陷阱的疑问,米恩华爽快地笑了:“有钱为什么自己不赚呢?比如市场做大了,商户需要住宿、娱乐、招待宾朋,我们就建了五星级的大饭店。我们自己的队伍来设计、建筑、装修,华凌大饭店内所有的家具也都是自己的木业公司设计制作,比外请的要减少30%的费用,而且工期、资金和质量上都能保证,还减少了扯皮现象,减少了商业风险,这也是多元化的好处。” 2002年,华凌集团投资13亿元开始实施的现代化肉类联合加工生产综合项目开始运作。米恩华说:“新疆的杏子几毛钱一公斤,但做成罐头升值几倍―――更赚钱的在深加工部分。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项目即使当时不赚钱,但也得干,重要的是项目的长远性和可发展性。”米恩华希望这能成为华凌未来新的支柱产业。
三、经典案例
在新疆,你只要提到华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新疆华凌集团的掌舵人——米恩华,虽然有着“全国劳模”、“全国非公有制人事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华慈善人物”等一系列的荣誉,然而,走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却没有几个人能认出他来。
敦实、扑硬、—脸憨厚,且长着一个欧罗巴人式的下巴,显得诚实、稳健和坚韧。初见米恩华,你产生的第一感觉有两个字“平常”。可是,如果同米恩华谈谈,同他的部下聊聊,在他倾心构画的华凌市场走走,你就会立刻发觉,米恩华其实很不平常。他伸出手来与你握手时,脸上不易觉察的笑容一瞬而过,但握手的短暂瞬间,已经有一种信息传递给你:这是一个果断而有力量感的男人,内心一定是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米恩华执掌的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经过16年的发展创业,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龙头,集对外贸易、畜牧开发、工业生产等产业为一体,拥有三十多个经济实体,2003年末审计资产总额40亿元,员工5500多人的民营企业集团。而这个企业的主体部分——华凌市场占地1500亩,设有国家二类口岸,各类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已经投入营运的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进驻市场的客商经营户近万家,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每天客流量10万人,车流量达1万多辆次,根据乌鲁木齐统计年鉴资料显示,该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达五十多亿元,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和国内产品向中西亚、东欧辐射的集散地。
作为身家几十亿总裁的米恩华处事却很低调,大大小小的会议场合出席的只有集团公司书记郭向阳和华凌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乐建江。他甚至没有一间固定的办公室,听上去真有点匪夷所思。对此,米恩华很淡然:“办公室只是一个行头,1994年,我已经拥有上亿元的资产时却在西大桥下的一间9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办公室办公,是因为需要。企业做不好,就算在最豪华的写字楼上拥有一间豪华办公室又有什么用?企业做好了,就算我躲到妖魔山(乌鲁木齐西边的一坐荒山)上去,需要的人也会找到我。”
从摆地摊到搏击商海
米恩华祖籍山东泰安。4岁时他随家人进疆。上学后正赶上动荡年代,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他早早就开始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从上山采石,到建筑工地搬砖运砂,到餐馆当伙计,苦活脏活累活样样都干。骨子里那倔劲儿练就了他饱尝人间艰辛的坚韧性格。他保留了那些苦涩生活中蕴含丝丝甜味的磨难。他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学到和积累的财富成为他日后火红乐章的一个个闪亮的音符。
1979年7月,在社会上“浪迹”许久的米恩华终于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市场检查员。这是个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发制服的单位之—,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这也算他人生中的一次转折。父母双亲为他有了—份正式工作而欢欣。
他的工作既不费多大力也不操多少心,跟着工商管理人员巡查市场,整治脏乱差。米恩华是个细心人,平时很注意观察小商小贩做生意。日积月累,他既从同事们那里学到了市场管理经验,也揣摩了个体业主和客户的心态。这些堪称是最实用的教科书,为他日后大展宏图垫上了厚厚的铺路石。
1988年,当了8年市场检查员的米恩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他不甘心这样平庸下去。于是,他一咬牙砸了铁饭碗,旱涝保收的“皇粮”不吃了,决心自己闯一闯。他找亲友东筹西借了3万元,又把家中的桌椅沙发柜子搬进了人民路立交桥下的小屋,既当办公室,又当起居室。门上,堂而皇之地挂起了乌鲁木齐华凌工贸公司的牌子,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艰苦的创业精神,他和他的员工们一道摆地摊,从童装、童鞋到儿童玩具,一切从零做起,义无返顾开始了在商海中劈波斩浪……
“诚信”二字重千斤
在一般人眼里,拥有数十亿资产,多次上《福布斯》中国百富排行榜的大老板,应该是非常“派”的,但米恩华恰恰相反,他不但不派,反而显得有点“土”。他很少西装革履,很少山珍海味,他不会唱卡拉OK,不会跳舞,不会打牌。他的衣着很随便,有时头发还有些零乱。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米恩华当然也是如此,只不过确实太忙了。他说,做生意,要有好的外在形象,但“诚信”二字更重要。他概括说,“诚信”二字重千斤。诚信就是财富。十几年来,米恩华的事业蒸蒸日上,就是靠着这“诚信”二字。
1989年,事业刚刚起步的米恩华得知乌鲁木齐红山露天电影院闲置的信息。他凭着自己对商务的敏感性和从事市场检查工作的经验,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办市场准会一劳永逸,泽惠八方。他果断决策,以年租金8万元租下了这块地,并将其平整改造,创办起“红十月市场”。
从此,一场滚雪球似的市场开拓战拉开了帷幕。
接着,米恩华又在中山路相继开办了“红十月超级市场”、“红十月时装市场”,摊位爆满,生意兴旺。
之后的两年中,米恩华又相继组建了“华凌餐厅”、“五金汽车修理厂”、“装潢艺术服务部”等5个企业,开始向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方向发展。
1992年,红十月市场正值火爆,当米恩华决定改造扩建“红十月市场”时,一纸红头文件飞到他的桌前:政府决定在“红十月市场”位置修建揽秀园,要求10日内搬迁到西大桥北侧的一块空地。
米恩华看着政府划拨给他的那块空地,两条臭水沟横贯南北,垃圾遍地,臭气熏天,一时心里没了底,回家闷头睡了一觉。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米恩华没有意志消沉,坚韧的性格使他不服输。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进行实地考察,河滩公路不时传来的汽车轰鸣声告诉他:这仍不失为一块宝地。米恩华清醒了:便捷的交通和足够的面积是商业贸易最重要的条件。
在“红十月市场”投资尚未全部收回的情况下,米恩华保持了一个正直人的宽怀气量,他没有向政府索要一分钱补偿,无条件地将市场迁到西大桥北侧。米恩华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华凌西大桥市场建成后,像一块磁铁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业主,很快形成了年成交额10亿元、销售收入近千万元的规模。
1994年,当华凌事业正大步向前的时候,米恩华再次接到了一份和上次同样的搬迁通知:市政府决定拓宽河滩公路,重建西大桥。这意味着华凌市场面临第二次搬迁。严峻的现实再次摆在米恩华面前,巨大的风险重新压在他的头上。
政令如山。市政建设是一座城市的大事,是百姓们的期望。然而,再次搬迁市场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先期投资还未收回,再次搬迁是否会伤元气?两次搬迁,对商户的心理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影响商户队伍的稳定?重建市场能否再度繁荣?米恩华脑子里面画着一连串的问号。但是,服从大局的品格告诉他,必须按时搬迁,以维护华凌在政府和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他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华凌这几年诚信有加,在商户心目的位置不会因为再度搬迁而动摇。短短4个月的时间,米恩华率领的华凌人凭着一股子韧劲拼搏,将近千家商户迁进了新市场。
1995年,华凌人以每亩达30多万元的价格买下和租用了红山北坡的300亩土地,开始实施一项宏伟计划:兴建一座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新市场。工程耗资按照规划设计、预计6亿元,集商贸、餐饮、宾馆、娱乐、公寓为一体。在5年内初步形成一个以建筑装饰材料为主体的西北五省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
工程开工之初,华凌就面向全国招商,当时真可谓曲高和寡,应者寥寥,只有四五个省市自治区的厂家有租摊设点的意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一期工程正在实施的时候,一些内地厂商前来考察,纷纷要求订租摊位,直到摊位租罄,依然供不应求。不少人还托关系找熟人,甚至找到一些领导批条子,一时间,市场里里外外寸土寸金,1000元/平方米的价格竟难得租到一块空地。
有趣的是,工程开工之初只有四五个省市自治区有租摊意向,而今全国28个省市区在市场内设产品直销点,最多的省市达1000多处。
诚信是德。米恩华坚定地刻守着这个信条。正因为如此,华凌才在强手如林的商战中常胜不败。
1995年,米恩华从美国考察回国途经深圳。登上国贸大厦,发现许多柜面空荡荡的,客户因无利可图而退租。可此时乌鲁木齐的市场柜面火爆异常,价位直线攀升。他立即电示公司下属的中山路华鑫市场,严令降低租金。市场主管经理不解,租金已由4万元炒到6至8万元,何故还要调低?但租金仍按米恩华的要求调减到3.2万元。几个月后市场萧条风潮袭来,不少市场因客户难以承受高额租金和市场低迷的冲击,纷纷要求退租,而华鑫市场生意相对稳定。尽管调低租金公司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稳定客户的效益在几个月后充分显现山来。
米恩华确实诚,诚得近似“犯傻”。有人说,你办市场,他卖商品,各得其所,天经地义。米恩华则不然,卖假货坚决驱逐。华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公司都有—份“黑名单”,专门登记那些目无法纪、坑蒙拐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服从市场管理的不轨行为。这极少数的商户一旦上了“黑名单”,租期一到,就成了被“驱逐”的对象。
诚实做人,诚信经商。这便是米恩华所始终不渝的奉行准则。
大踏步挺进南疆
1999年初,从新疆企业界透露出一个不好的消息。据说几家大的民营企业正在酝酿从新疆撤资东进。按市场经济规律这也是正常的,哪里环境好,条件优越,适合资本增值,企业就应该到哪里发展。可米恩华没有动心。为什么?他说他对新疆有个情结。他4岁来到新疆,是喝天山雪水长大的,华凌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外,还有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各族群众的信赖和厚爱,没有这些,哪儿有华凌的今天,哪儿有他米恩华的今天。因此,他不能走。他说,做生意有眼前利益,有长远利益,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他自信,新疆一定会大发展、大繁荣,华凌的市场一定会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正是这种情结,又一次点燃了他创业的激情。向南疆挺进。他对他的企业员工发出了新的创业令。
1999年5月中旬,正当梨花盛开的季节,米恩华生平第一次来到南疆重镇库尔勒。这座年轻的城市干净整洁,街道宽阔,新楼林立,空气清新,花繁草绿,“金碗”、“银杯”盛美酒,洁白哈达传深情。这情这景,给米恩华留下了难以挥却的印象。第二天上午,他和巴州及库尔勒的领导来到该市北山坡国道立交桥上,凭着他多年搏击市场的丰厚阅历和对这片热土的希望,当即拍板,投资2个亿,在国道旁建设一座与乌鲁木齐华凌市场相当的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
这决定让人兴奋也让人担心。兴奋的是,这个市场的建成对巴州、对南疆甚至对整个新疆的经济都将产生推动。担心的是,南疆毕竟还是南疆。总体经济相对落后,消费水平偏低,新疆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南疆,要在这里开拓和启动市场客观上有不少难题。米恩华有自己的目光,有自己的胆魄,他说,新疆人更应为新疆多做贡献,即使亏损经营三五年,只要能对这里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就值。在巴州、库尔勒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期总投资额达到近4亿元的“南疆华凌市场”已经建成并投入试运营,进驻市场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近2000家经营厂商,市场十分繁荣。2003年11月,米恩华再次来到这里,决定追加投资4亿元,挖山填壑使华凌南疆综合市场占地面积增加到1800多亩,力争通过荒山荒坡的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把华凌南疆综合市场建设成全疆占地面积最大、商品种类齐全、交通便利、设施优良、辐射南疆5地州42县市及中西亚各国的大市场。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
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米恩华的梦想是:要建中国西部最大的市场。
1999年7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王乐泉书记在华凌市场调研时就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和内地产品向西出口的桥头堡,并希望华凌集团发挥龙头作用。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乌鲁木齐建成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发展思路。这既是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对华凌集团十余年建设、培育市场的充分肯定,米恩华清楚的预感到华凌集团难得的发展腾飞机遇到了。
2000年初,华凌市场扩大到占地1500亩的发展规划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被确定为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的重点工程项目。米恩华更是带领华凌人夜以继日的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力拼搏。
截止目前,米恩华建设的华凌市场已经是一个占地1500亩,有十二个归口专业50多个专业类别的市场。市场内有工商、税务、质量监督、二类口岸、银行、邮电、通信、信息网络、货运搬运、治安、消防等部门,全方位为经营厂商服务,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万家的建材、家具、家电、日用百货等厂商在市场内直销,日客流量10余万人次、车流量上万辆次。随着2003年初华凌集团投资12.5亿元建设的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华凌国际商贸广场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华凌国际商贸广场和现有的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华凌贸易城相互贯通,不仅使乌鲁木齐华凌综合市场成为建筑面积逾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精品商业区,而且也已成为乌鲁木齐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标志性建筑。
自1998年起,华凌集团运用“企业行为、政府支持”的办会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此已成功的举办了七届中国西部(新疆·华凌)国际建材博览会,总成交额达263.75亿元,对外交易成交额达45.44亿元。据海关统计,从1998年11月华凌二类口岸正式批准开关运行至今,累计从华凌市场输往中西亚各国的建材产品货值达4.5亿多美元。华凌市场不仅成为新疆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集散地,也是国内产品西出的一条重要通道。
在成绩面前,米恩华没有一丝的骄傲和满足。他将按照自治区商贸流通战略和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华凌商贸城总体规划,总投资25亿元,用3~5年时间,完成对现有市场的改扩建,将其建设成为布局更合理、品类更齐全、服务更周到、建筑面积达到12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园式国际商贸城。同时,在搞好华凌南疆综合市场建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华凌市场开发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市场建设、投资办厂、合作开发的步伐,以市场建设全面带动进出口业务的增长及地区性商业圈的形成。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华凌集团在米恩华的领导下1998年,一次性捐助80万元在南疆和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修建了“华凌希望小学”;1999年又一次性为南疆教育事业捐款100万元。从1992年至今他率领华凌集团捐资助学、扶贫救灾,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累计达3000多万元。2001年,米恩华在南疆贫困地区收养了152名民族孤儿,并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了华凌福利学校、安排孤儿生活等,并据此着手实施长达10年的教育扶贫工程。目前他已经收养孤儿500多名。对此米恩华略显深沉地说道,华凌集团是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下,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关爱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华凌集团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始终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支持扶助社会公益事业的行动来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回报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厚爱。他与华凌集团还将继续按照“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一如既往地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爱心回报社会。
谈起华凌的未来,米恩华更是如数家珍,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是的,华凌经过艰苦创业,拥有了现在的辉煌。通过华凌人的继续努力,他将会有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四、解析
米恩华成功的原因分析:
1、时代背景:西部大开发
2、家族背景:自幼贫苦
3、个人因素:
1)不甘碌碌无为,毅然辞职下海。
2)诚信经营。
3)另辟蹊径,挺进南疆。
五、附件
1、胡润网站:http://www.hurun.net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682.htm
3、新疆信息网:http://www.xjte.gov.cn
4、中国总经理首页:http://www.cnceo.com/person/ceominglu1.jsp?un=_ceo_408_111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