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院介绍基础理论研究企业家培训西山书院度假山庄联系我们
 
书院美景
一、命运的认知与把握
二、主体建设
三、如何面对市场波动
四、如何评估一项生意
五、组织建设
六、战略管理类
七、战役战术类
八、从亿到百亿
九、境界与觉悟
《思想》杂志
《思想》杂志
西山书院名师介绍 西山书院院长寄语 西山书院九大知识体系
西山书院案例中心库
 
首页 > 案例中心> 国内

李登海

一、基本信息

姓名:李登海
出生年月:1949.9
籍贯:山东莱州
主要成就: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润榜:223位 (2010年)
个人资产:56亿

二、个人经历

李登海,男,1949年9月出生,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人,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是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

 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培育到成功,几率只有12万分之一。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却取得了成功。1979年秋,在莱州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诞生,名为“掖单2号”的玉米,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 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年仅31岁、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登海,一跃站在了中国玉米研究的最高峰。   

在北方,玉米育种一年只能一次。为加快实验速度,李登海冬天到海南育种。李登海27年没能在莱州家中与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过春节,他一年育种三次,自己的科研生命延长了3倍。   

李登海培育的玉米种,使我国土地由每亩养活 1个人提升到养活4.5个人;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10亿亩土地上推广,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00亿元。在国内,李登海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   
是全国人大第八、九届常委。现任《玉米科学》编委会副主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

三、解析李登海
农民发明家
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这顶桂冠最能准确彰显他的本色,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又育成“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成为我国跨世纪的主推品种。登海9号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突出特点,其产量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掖单13号”还增产11.4%。经国家审定,适宜在东北、黄淮海、西北及南方玉米区种植。2000年3月至2007年底累计生产销售登海9号5624.08万公斤,累计推广面积1874.69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1.40亿公斤,累计新增社会效益11.4亿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登海9号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也受到了乙醇汽油生产企业的青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也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

成就和贡献
李登海2005年创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在2004和2005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家上市公司前十位。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9项植物新品种权。2002年以来又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以来又获得烟台市、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2008年分别获得农业部第二届中华英才奖和第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1988年开始,向全国育种单位无偿发放自育紧凑型优良玉米自交系26个,推动了我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发展。1996年成立李登海青年科技基金,发放奖金10万元。

2000年资助开展“登海杯”莱州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迄今已进行了8届。2007年捐赠莱州市慈善总会现金20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为支持四川灾后重建,捐赠现金130万元和价值180万元的玉米良种。   

李登海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连续30年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刷新我国夏玉米高产记录,2005年创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并保持至今。他开创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有52个品种通过国家和有关省市审定,获得44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0项专利,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他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41项,其中“高产玉米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在全国设立了28个育种中心和实验站,建成国内最大的玉米育种科研平台。他培育的玉米高产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10亿亩,实现经济效益1000亿元。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七大代表,第八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育种传奇

在农业育种界有“南袁北李”之说,“北李”,其实有两位,其中之一就是李登海。他是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专家,研究员,兼任几所农业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在中国育种界(不仅是玉米育种界)李登海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首屈一指。[2]   但李登海又不同于一般的专家。李登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在“文革”以前,初中毕业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现在在履历表上填写的“大专”学历,是函授得来的。那时他已是全国知名专家了。   

李登海的科研成果是大批直接用到生产实践上的良种,而不是等身的巨著宏论。   

李登海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而且自己创新培育了大批骨干玉米自交系,被全国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的育种和高产培创方面,连续不断地创出新业绩、创造新纪录,用实践确立了自己在育种界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   

当李登海应邀赴美国考察时,接待方为他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从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到莱州市农业科学院,再到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两万元资产、几个人的“科技个体户”,发展壮大成为正式发行上市的全国种业五十强的现代化大公司,李登海用了20年时间亲手将他的这一“产品”在全国做大做强,李登海当然是名符其实的企业家。   

国内的竞争对手说:中国加入WTO后,只有李登海领办的登海种业才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李登海不是高官,但享受很高的政治待遇;李登海是育种专家,不研究政治,但他懂政治、讲政治。13亿人口的中国,粮食安全,让老百姓吃饱饭,是执政党最大的政治。

李登海在育种科研、玉米高产栽培和种业体制创新领域亲历亲行30多年,培育出20多个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增产粮食800多亿公斤。创造出亩产过吨粮的世界夏玉米最高纪录,在李登海的试验田里,玉米、小麦两季能产吨半粮,1亩地能养活4个人!   

因为李登海不是学院派出身的“专家”,而是从一个普通又普通的农民技术员(全国何止成千上万?),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自学成才的专家,因而被许多人称为“农民育种家”。这一称呼是褒是贬,恐怕出自不同人之口,含义也会不同。如果根据育种家的出身就冠以“XX育种家”,那么不是农民出身的育种家又该怎样称呼呢?   
其实,“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用在李登海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专家同行说:像李登海这样连续二十六个春节(冬季)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的,别说全国,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人能做到!   
海南三亚是热门旅游区。然而三十年前的海南岛决不是风光宜人、游客云集的旅游圣地,至于黎族兄弟聚居的陵水县荔枝沟,则更是人迹罕至、蛇窜鼠跳的不毛之地。
1978年冬天,李登海身背干萝卜丝和猪大油,还有用于加代繁育的玉米种,汽车、火车、轮船,跋涉八天八夜,从山东掖县(今莱州)闯进海南荔枝沟,从此开始了他圣徒一般追赶太阳的南繁育种历程。   如今的登海种业南繁基地已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科研基地。每年冬季,特别是春节的时候,到海南“考察”的领导们都会顺路到基地看望慰问李登海和他带领的育种专家们。这里有公寓化的宿舍,彩电、淋浴、餐厅,配套齐全。每年冬天,登海种业的育种技术人员都集中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加代育种。  

 二十七个冬季,李登海象追逐太阳的候鸟,从山东到海南,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一次次创造我国玉米高产的新纪录,在实践中实现了玉米育种理论的创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突破。   
初中毕业后,李登海回乡务农,因为表现好,被选进村农科队当上了农民技术员,1972年当上了农科队长。   

那时候胶东农村正提倡“科学种田”,掖县(今莱州市)北部几个种田特别好的村还是山东农业大学和莱阳农学院、烟台农科所的试验基地。受专家们的影响,各村几乎都成立有农科队,主要是引种新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玉米、小麦、地瓜、花生,什么都搞。那时候农民种的玉米品种主要还是当地的“二马牙”、“小粒红”等普通农家种子,一亩地也就打二三百斤,而小麦一亩地能打四五百斤,为什么大粒(玉米籽粒大)的产量还不如小粒的(小麦籽粒小)?李登海动了脑筋。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当时美国的玉米亩产已达到了2500多斤。我们太落后了,二三百斤和2500斤的差距太大了。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   “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李登海把毛主席的这段话(那时候叫“毛主席语录”)工工整整地写在日记本上,实际上也印在了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了,成为激励他不懈奋斗的座右铭。  

李登海带领队员们把能征集到的全国各地最好的玉米品种,每年种植10多块实验田,探索玉米高产的道路。但由于当时能选用的玉米品种基本上都是平展型玉米,无论用什么办法,产量都突不破750公斤。

必须选用高产的新品种,可搞育种,对只有初中文化的李登海来说,知识远远不够用。1974年,李登海被村党支部推荐到莱阳农学院(现在的青岛农业大学)进修(那时候叫“社来社去”,就是学完之后仍是农民身份,还回农村务农)。那正是“批林批孔”热火朝天的时候,李登海不顾别人批他走“白专道路”,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学习育种和栽培理论。  

莱阳农校的刘恩训老师是搞遗传育种的,看到李登海潜心钻研理论知识的劲头,他象发现了一颗好苗子,进修结束时,刘恩训老师将二十几粒玉米种子交到登海手里,“这是从美国专家手里得到的材料,拿回去分离研究一下,或许能出来新东西。”李登海如获至宝,当年冬天就带到海南岛去加代繁育。从此,李登海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而且自己创新培育了大批骨干玉米自交系,被全国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的育种和高产培创方面,连续不断地创出新业绩、创造新纪录,用实践确立了自己在育种界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   

李登海肯定是一位企业家。这从他自己投资创建莱州市玉米研究所那天就已经确定了。   但是李登海并非一开始就对科技型企业该怎么办成竹在胸。   莱州市玉米研究所不是国有事业单位,如果从单位名称上判断其属性,可能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李登海自己筹资创办莱州市玉米研究所的1980年代,中国种子行业还没有“个体户”,要注册登记“科技个体户”这样的单位,工商管理部门无章可循,只有戴上一顶“红帽子”,本来是自然人出资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实体,却在营业执照上写的是“集体企业”。  

李登海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管理者。   从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到莱州市农业科学院,再到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两万元资产、几个人的“科技个体户”,发展壮大成为正式发行上市的全国种业五十强的现代化大公司,李登海用了二十年时间亲手将他的这一“产品”在全国做大做强,李登海当然是名符其实的企业家。   

但是,李登海没读过MBA,李登海手下的主要干将平均学历连高中都不到。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队伍,在与学历高、经费足、装备精良的一大批国有科研院所和种子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占了上风,甚至与世界种业老大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合资建立了自己控股的“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承认李登海是企业家,或者是标准不同,或者是观念不同。但是市场承认。   办企业自有办企业的章法,然而19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刚刚实行大包干,一个“农业科技个体户”如何办企业?问谁都答复不出个章法。

创业过程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可是第一个闯路的人该如何迈出第一步呢?   李登海要实现他的理想,没有路,只能自己闯。   1984年,原来村技术队的同伴们都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热火朝天地奔致富路的时候,李登海夫妇带着五个光棍汉和四个毛头小伙子,在自家的厢房里办起了“掖县后邓农业实验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社会的精神鼓励,物质支持更是无从谈起,有的只是白眼和嘲笑。这很容易理解:放着进城、转干、吃皇粮的县科委副主任不干,领着几个“没本事”的人干个体,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然而就是这个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实验站却是中国第一个民营农业科技企业的雏形。尽管它简陋的有些寒酸:三间老屋,几条麻袋,几个箩筐,再就是锨镢犁耙这类最原始的农具。当然了,还有李登海视若珍宝的几千份玉米育种材料。   

1992年,李登海的玉米研究所已经有些规模了,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当然也有点家底了。如何把一起创业的伙伴们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如何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为将来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单位遇到了大问题。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已经改革已走在前边了,民办的科研所怎么改?李登海咨询专家,征求领导意见。在从北京参加完党代会回来的飞机上,时任烟台市委书记的杜世成同志给他出主意,搞股份制呀。李登海说,搞股份制,我就得占大股,可我是共产党员,应该无私奉献,这合适吗?杜说,有什么不合适的?把你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投进来,再吸引进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把研究所办成公司制的新企业,把种子产业做大做强,不是可以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吗,这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呀,这正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做的嘛。有了领导的鼓励,李登海心中有底了。于是李登海把自己的家底进行了评估,又选择主要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共同出资,组建起全国首家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种子产业化农业科技企业。   

1990年代后期,全国种子行业不断放开,各级育种科研单位和各类种子公司纷纷改制走产业化的路子,国外种子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1997年,李登海斥资2400万元,买断了全国颇有影响的当地镇种子公司,组建了莱州市登海种业有限公司,第二年增资扩建成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为了加快发展,迎接入世带来的新的挑战,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2000年,李登海又毅然决策,将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迈出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入资本市场、加速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在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中国,李登海用自己培育的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告示世人: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   

青年科技先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科技功臣、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李登海以自己成绩卓著的实践赢得了许多荣誉称号。从青年到中年,世事变迁,并非所有的“先进”、“英模”都能做到与时俱进,昙花一现的有之,甚至腐败堕落的也并非个别,而李登海却始终让人放心。   

作为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专门委员会委员,李登海享受的政治待遇很高,他在人民大会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但李登海并没拿这当自己炫耀的资本,而是始终在育种科研和发展壮大民族种业的创新实践中忠实地履行一名共产党员本分。

李登海引起上级的注意,当然是因为他在玉米育种科研和新品种推广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县里的、市里的、省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每年都得两三个,而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他39岁的时候,也就是1989年,先是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接着就是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1992年,脚上沾着泥巴、头上顶着玉米花粉的李登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委员。   

十多年的代表生涯,李登海不负人民的嘱托,忠实地履行代表的职责。特别是在推动有关农村、农民、农业的立法方面,他结合自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走访调研,了解社情民意,为推进立法奔走呼喊。《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制定和出台,李登海提出了十几条很有见地的建议,在农业部的档案室里,李登海提的立法建议专门作为资料保存。《婚姻法》修改的时候,有些条款涉及到广大农村千家万户无数个家庭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李登海身在农村,非常熟悉了解情况,他提出五条修改意见,引起法学专家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他。城市规划建设、农机管理、海洋渔业,凡是涉及到土地、涉及到农民利益和农业、农村发展的事情,李登海都会以人民代表的身份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李登海多次带团或作为成员出访欧洲、非洲、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李登海以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博学和外交方面的睿智,树立了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李登海率团访台时,有台湾记者问他:李先生,你和李登辉是什么关系?登海从容应答: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按中华民族的传统,我跟登辉先生当然是同宗同祖的一家人。

农民本色

李登海出身农民(出身是不能选择的)。他的肤色、身材,他的穿着和饮食习惯,一搭眼就是典型的北方农村汉子。   

李登海出生的农村,五十多岁了,天南海北都走过,美国、欧洲、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到过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但他始终保持中国农民的本色。   中国的农民最勤劳,最能吃苦,李登海则更加突出。   

在生产队的时候,不管是作一名普通社员,还是作农科队的技术员,他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而且特别有“抻头”,就是活不干完不停手,常常是从清早开始干,一直到“日头晌了歪”(下午一两点钟)才吃中午饭。   

培创高产田需要有机肥,到哪儿弄这么多有机肥?李登海和队员们把为小学和敬老院清厕所的事情包下来,把农活“三大苦”,也就是最脏最累的“扔粪、打炕、拆破屋”揽下来。   

在玉米所最初成立艰苦创业的日子里,三夏大忙季节,为抢墒播种玉米试验田,李登海带领职工没白没黑地忙活,常常是晚上拔麦子干到凌晨一两点,累得人东倒西歪,这还不算,一大早还要起来灭茬、施肥、开沟、播种。   

到海南岛加代育种,为了选一个隔离条件好的地方,李登海在陵水县一个叫荔枝沟的地方安营扎塞,建立育种基地。育种的隔离条件好了,但生活条件就无从谈起了。李登海和同伴们砍来树枝,搭起窝棚,聊作栖身之所。海南气温高,窝棚不需要御寒功能,可是它遮不了风,也挡不了雨,更挡不住蚊虫、老鼠、毒蛇。常常是人睡在床上,老鼠、毒蛇在床下、被子上串行。遇上下雨天,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外面不下了,里面还滴嗒。吃饭就更简单了,三块石头支上口铁锅,用干萝卜丝煮一锅汤,下进去面疙瘩,就是主食了。   

生活上马马虎虎,育种却是一丝不苟。李登海把带来的育种材料一粒一粒仔细地播进地里,浇水、除草、灭虫,起早贪黑;怕黎族老乡的水牛跑进地里糟蹋玉米苗,李登海带领伙伴们上山砍来树枝圈起篱笆墙。砍树枝的时候,一不小心,盘踞在树上的毒蚂蚁就会落到头上、脖子里,痛痒难忍!衣服、裤子撕破了,身上挂出一道道血口子,李登海说: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披荆斩棘。   

李登海成了大老板后,他的勤劳勤奋更是有增无减,因为时间对他来说更加宝贵了。仅以2002年9月16-19号这几天的活动情况为例吧。   16号上午10点从甘肃敦煌下飞机,驱车赶到酒泉,连口水来不及喝,直接钻到大田里察看制种玉米的长势;   

中午简单吃点东西,接着驱车奔张掖、武威,同样是到一个地方,边察看玉米长势,边询问工作人员有关情况;   当晚驱车赶往宁夏,晚上10点到达中宁县一个叫胜金关的地方,工作人员将他接到中宁县宾馆,10点半吃晚饭——这一天就跑了900公里!   17号早晨,一边吃早饭,一边和中宁县的领导谈论发展制种生产的有关事宜,早饭后开始察看中宁县种子公司和良繁场的制种玉米及新品种试验,直到中午11点半,婉拒了中宁县的挽留,赶到青铜峡市继续考察,结束时已是下午1点。  

 在青铜峡市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个小时,下午驱车到陶乐县察看玉米制种田。   晚上9点回到银川市,召开工作人员座谈会,10点半休息。   

18号上午,参加宁夏自治区“制种业环境创新座谈会”,9点45分接受记者采访(15分钟),10点驱车赶往内蒙古乌审旗考察。   19号上午从乌审旗赶往陕西榆林,考察生产基地。10点半,从榆林乘飞机赶赴西安,与陕西省种子管理站的领导商讨在陕西进一步搞好新品种试验示范的问题。当晚从西安乘飞机赶往四川成都。   

这就是李登海四天的行程和工作。这就是特别有“抻头”的农民李登海。

 

独特情怀
李登海是一个普通人。说他普通,是因为李登海跟常人一样,同样吃五谷杂粮,同样有喜怒哀乐。他生气愤怒的时候,一样会骂人,他伤心的时候,一样会嚎啕落泪。

李登海是全国解放前夕出生的,因为父亲闯关东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因此他对母亲的孝是出了名的。到外地出差,再忙也不忘给老母亲捎带点什么新鲜东西;回到家,不管多晚都要到老母身边问寒问暖。2002年春节,李登海把93岁高龄的老母接到了海南育种基地。二十多年来,李登海一个春节都没在家过,带领他的伙伴和助手们在这里栉风沐雨,攀登育种高峰。儿行千里母担忧,远在八千里外的慈母,每年除夕都会在堂屋正中的小桌子上摆上几棒老玉米,供在菩萨像前,老人家是在用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方式,遥祝儿子每年都培育出新品种!93岁了,老娘在人世的时间终是有限的,一定把老娘接来海南,走一走,看一看。这个春节,老人穿着大红的毛衣,在育种田边,看着儿子和伙伴们忙忙碌碌,过得格外开心。临回山东时,老人边上车,边说:大家受累,大家受累。看着老娘乘车远去,李登海潸然泪下。   

人吃五谷杂粮,当然会生病,李登海也不例外,可他得病,纯粹是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李登海到海南搞育种,在田间套袋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时间久了,得了痔疮,十分痛苦,做了四次手术,以至于肛门几乎没有什么收缩力,一有便感就得赶快跑厕所,稍一耽搁就会弄脏内裤,这是件很尴尬又很无奈的事情,可是李登海照样每年到海南去搞加代育种,照样在地里一站几个小时。   

李登海也有哭的时候,而且还很伤心。育种用的种子是李登海的心尖子,谁要是给他动了、毁了,那当然是伤透了他的心。有一年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种到地里的种子破土了,李登海一天看好几会。有一次到陵水县城买东西,傍晚才回基地,急忙赶到育种地去看他的宝贝。这一看不要紧,黎族老乡的两头水牛把地里的玉米苗啃食、踩踏得一片狼藉!李登海脑袋“嗡”的一声,两眼一黑,一屁股坐到地上,撕心裂肺的哭声划破了荔枝沟黄昏的宁静。从此后,李登海落下个病根,一听见牛叫就头疼欲裂。   

李登海也爱唱歌,尤其是喝了点酒的时候。不过李登海经常唱的大多是些老歌,比如《我们走在大路上》什么的,现在的年青人几乎没人会唱。兴致高的时候,李登海最爱唱《三百六十五里路》,边唱边自己挥手打着拍子,满怀深情,“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故乡到异乡,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少年到白头”!每当唱到此处,李登海都情不自禁双眼噙满泪水,他说,这首歌就像是专门为我写的

  1. 一些相关新闻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09-04/29/content_2559764.htm

  《 财富故事会》今天的故事就从一种叫超级玉米实验一号的玉米讲起。它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全国的玉米地都种上这个玉米,那么产量至少增加50%,而这个玉米的主人是山东的一个农民,他叫李登海。

  《玉米之重》

  主持人:(王凯拿玉米出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我是王凯。您看我手里头拿的玉米,五颜六色的,挺漂亮吧。咱们今天的故事就从这些玉米讲起,(王凯看了看手中的玉米,拿起金黄色的玉米说道)这玉米有个名字叫超级玉米实验一号。它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全国的玉米地都种上这个玉米,那么产量至少增加50%,而这个玉米的主人是山东的一个农民,他叫李登海。

  画面:震耳欲聋的选种机/成千上万的种子从镜头前飞过/俯拍的登海种业大景/培训中心、会议中心、研究所、基地等名称的特写/成千上万的种子从镜头前飞过

  解说:这里是位于山东莱州湾的登海种业公司,这方圆几公里的地方都属于李登海公司的范围。而这个庞大的玉米帝国就是由这一粒粒玉米缔造的。

  (转场)

  解说:1996年,美国的一家种子公司找上门来,要和李登海谈合作。李登海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家公司竟然是自己三十多年来一直较量的对手——美国先锋种业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先锋公司创下了亩产2500斤的春玉米世界纪录。李登海几十年来一直在玉米产量上和它较劲。现如今心目中的对手不远万里跑来要跟自己合作,李登海自然是非常高兴。

  同期声:李登海:人家提到在中国寻找39个合作目标,把我们放在第一位。

  我也确实有一种自豪感。

  解说:在全世界玉米高产攻关排名前两位的公司,一个是美国的先锋种业公司,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登海种业。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两个非常大的公司要组建在一块,当时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实行强强联合。

  解说:美国的先锋公司创立于1926年,它的创始人华莱士曾在上个世纪40年代担任过美国副总统,现在先锋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之一,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能和先锋公司合作,是许多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李登海听了对方的合作条件,马上就拒绝了。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在股权的分配上,先锋公司要求它要控股

  解说:原来,美国先锋公司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合作,都有一个不变的原则那就是独资或者控股。可就是对控股权的问题,双方迟迟没有达成一致,谈判进入白热化。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各国的国情和双方公司利益决定上,谈判过程当中也是比较艰苦的。先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它在世界上有七十多个合资公司,而且它控股的比例非常大,一般在60%以上。

  解说:美国的公司提出,只要让我控股,其他什么条件都可以满足。但是李登海说什么就是不愿意。

  同期声:李登海:必须我们控股,我们深深的知道,我们控股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是使我们更好的建设、更好的发展

  解说:李登海强硬的态度让合作一度陷入僵局,从此,美国先锋公司每年都会派人来和李登海谈判,但年年都因为控股权的问题无功而返。最终先锋公司做出了让步。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先锋公司放掉了60%的股权,让步到各占50%,谈判结果达到50%。

  主持人:这看似有结果的各占50%,其实是让谈判陷入了另外一个僵局。合资双方占的股份一样多,那谁掌握公司的主导权啊?李登海是坚决不干,他要求自己必须占得51%以上的股份。他要的不是这小小的1%,而是控股权。

  同期声:李登海:我说国外的公司必须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种子法明确规定,国外种子公司到中国进行合资,中国必须控股。

  解说:美国人最终妥协了,破天荒以49%的股份与登海种业合作。2002年11月,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经过了七年半马拉松式的谈判,李登海终于赢了。

  主持人:李登海面对鼎鼎大名的美国公司,腰板为什么这么硬?关键是他的手中掌握了玉米的先进育种技术。讲起李登海,这个名字可能让您感到有些陌生,但有一个人您肯定熟悉,袁隆平。那么袁隆平和李登海又有什么关系呢?

  解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而李登海被称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他们合称为“南袁北李”。似乎很多的事情都把两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中国只有三支股票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1994年上市的兰生股份,2000年,以袁隆平命名的隆平高科。再就是2005年以李登海命名的登海种业。在亚太地区育种行业当中,农民出身的李登海和院士出身的袁隆平是齐名的。李登海作为一个农民,他是靠什么拥有今天这样一个地位的呢?

  (黑落黑起转场)

  大海的声音先入,画面:大海、太阳、船

  解说:1949年9月,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开始了他与水稻的不解之缘。而就在这一年,在山东省莱州湾的海边渔村,一对夫妻正欣喜地迎来自己的第三个孩子,父亲期望儿子将来长大能出海谋生,就给他取名“登海”。然而李登海最先学会的不是出海打渔,而是下地种田。

  同期声:李登海:我母亲是缠脚的小脚妇女,到地里干活也不行,我就替我母亲到地里干活。

  解说:三年的自然灾害,饥饿成了李登海儿时最清晰的记忆。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磨就得自己推,有时候我母亲推我在那边拉,后来我说我推吧,拉着转圈,转一圈转一圈,这么转着推推推,饿的不行,我就从磨眼儿里拿几个玉米粒子往嘴里吃,就这样,我记忆犹新。推着磨,拿着玉米粒子吃,一边吃着一边推,当时发昏,都转圈么,真不容易。

  解说:在山东莱州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地的人们一年四季都是靠着玉米过日子。由于产量一直不高,所以遇上灾害,玉米也就成了稀罕物。

  同期声:李登海:在人民公社当中吃食堂,搞的窝窝头啊,就是玉米做的窝窝头它发粮票的。我去拿粮票去领了,就领了二两,一个窝窝头四两,割开二两,再割开两个一两,我拿着两个一两给我母亲一两,我又拿一两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边上还站着邻居老爷爷没什么吃的,我就把这一两的窝窝头就给了老爷爷,我说你吃吧,我说我不吃了。我母亲吃一两饭,这是中午,晚上没什么吃的。

  解说:那时候,顿顿能吃上玉米面窝窝头,对于李登海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同期声:李登海:我也吃过树皮,也吃过草根,也吃过发白的地瓜干,也吃过玉米轴、野草、水草、树叶子都吃过。我就知道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重要性。

  解说:许多年以来,玉米在莱州当地的亩产量一直徘徊在二三百斤左右。上个世纪50年代,莱州的许多村庄都自发的成立了农科队。目的就是要依靠科学种田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小小的农科队成了李登海童年最向往的地方。

  同期声:李登海: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看到家乡的面貌,怎么来改变家乡的面貌,怎么提高农业的产量。

  主持人:当时初中毕业李登海就进了农科队,他的愿望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想着能多产些粮食,从此再也别饿肚子。但是他没想到,他的一生从此就将和这小小的玉米紧紧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欢迎回来,前面咱们说到了,初中毕业的李登海进了村里的农科队,1972年初,他当上了农科队的队长。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本来跟他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国家大事,却意外地为他的人生确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

  画面:尼克松访华资料

  解说: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此时连美国到底在什么地方都还没弄清楚的李登海,却把一篇关于美国的报告,牢牢地记在心里。

  同期声:李登海:说美国的一个农民兴建的先锋公司,产量达到了亩产两千五百斤,当时我们觉得非常振动。

  解说:当时莱州玉米产量每亩不过二三百斤,2500斤的亩产量对于李登海而言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但正是这个数字激起了他的斗志。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也不知道美国什么样,只知道美国侵略朝鲜什么的。当时我们觉得他能干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干到,他们是农民我们也是农民,他们能办的事情我们也能办到。

  音乐:我们走在大路上

  解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粮食生产,试图解决七亿人的吃饭问题。在全国学大寨精神的号召下,提出农业粮食增产的几个台阶,“上纲要、跨黄河、过长江、达千斤”。全中国都在豪情万丈地为此奋斗。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毛主席语录有这么一段,是这样讲的,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事,我们中国人也能干,中国人有理想、有抱负干到世界水平。当时我说,我们一定要立志,有志气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有志气来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有志气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所以从这儿就开始了玉米高产的培育。

  解说:心中虽然激情澎湃,但种地却是脚踏实地的事。如何才能让玉米的亩产量超过美国呢?初生牛犊的李登海虽然浑身是力,却无处下手。他知道要想让玉米高产,还得靠脑子。1974年,李登海被村党支部推荐到莱阳农学院进修。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我才知道什么叫光合作用,什么叫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强度、光合截留分配这些知识,从植物和植物生理,才明白我们搞农业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解说:在莱阳农学院,李登海是最刻苦的学生之一,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赞赏。进修结束时,一位老师郑重地将二十几粒玉米种子交给了他,这些种子是老师好不容易从美国带回来的优良品种,李登海如获至宝。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给我二十几个粒子,挺高兴的。

  解说:李登海捧着这二十几粒种子回到了农科队。他对这些种子进行杂交实验,将培育出来的品种种到试验田里,李登海兴奋激动,他觉得自己似乎都能听见这种子在泥土下发芽的声音。

  同期声:李登海:没有肥料我就挖个厕所,我们不怕吃苦,往里施。没有肥料,我们就把厕所下边土刨下来,生产队的敬老院大炕,我带头把炕烧的灰拿出来,然后再盘炕,把陈旧的破屋有些肥料,拆破屋打碎了用小车往田里拼命的跑。

  张永慧(李登海的妻子):玩了命的干,在平时就是废寝忘食的观念。

  解说:1975年的那个秋天,李登海终于盼来了收获的时刻。一千零二十四斤,这是李登海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同期声:李登海:第一次突破了,在我们家乡突破了,达到一千零二十四斤,农业站专家帮着验收的,这是第一次。

  解说:,李登海觉得照这个速度,突破美国的纪录指日可待。这次的突破让他意识到优秀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于是李登海先后引用了国内100多个玉米品种,然而几年过去了,产量却一直很难突破1400斤。

  主持人:玉米的选种就是在一批玉米当中挑出品质最好的种子种到地里,第二年再从收获的种子中选最好的种下去。如此反复六七年,才能让这个品种稳定下来。但就是经过了六七年的筛选也不一定就能得到优良的品种。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六七年啊!可能有的人研究一辈子也未必能修成正果。李登海卯足劲要赶超美国的纪录。可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任务呢?

  解说:按照传统的方式,玉米一年只种一季,李登海显然等不及。春节刚过,他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撑起了塑料大棚,提前几个月播下玉米。等到当地开始种植玉米的时候,他的玉米已经在大棚里收获了。而等到10月份,他就已经在这一年里收获了两季玉米。虽然一年当成两年用,可李登海还是感觉育种的速度太慢了。于是他突发奇想,要到海南去种玉米。

  同期声:李登海: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到海南去,我们上地理课的时候觉得海南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我们觉得,只有那能育出更好的品种来,所以必须去海南。

  解说:海南的秋冬季正是玉米生长的季节,在那里通过精心的栽培,李登海又可以收获两季的玉米。从此以后,李登海就成了追赶太阳的人,他一年就可以完成别人几年的工作量。但是他也要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刘永强是莱州电视台的一名记者,他曾经跟随李登海到海南岛,拍摄育种工作。

  同期声:刘永强:他在海南岛有十几个点,每天必须每个点都去看,看一下指导一下。在他的育种田有一份品种,化肥吧特别重要,他有时候就带着这些化肥给各个育种田送过去,这个东西必须当天送。所以说他每天跑几百里地。

  解说:虽然海南的气候非常适合李登海种植玉米,但海南的冬天也并不平静。

  同期声:李登海:北边云层过来,形成一个烟柱过来,冰雹这么大一个,刮的昏天暗地的,树叶子,一场风雨四万间房拉走了,掀盖,一个小时之前挺好的。这个过程当中我看冰雹,这一年奋斗,我心里非常难过,手里拿起冰块,这冰雹多大?7.5公分。当时我看完以后,我拿笔写了肝裂心碎。那玉米地的水那么深,我站在地里,眼泪是哗哗的流下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说有志气,明年继续干。所以我对《365里路》那首歌曲是非常有感情的。从少年到白头、从家乡到异乡,我下定决心继续努力,明年继续再干。

  画面:《365里路》,李登海在海南研究种植玉米的情景

  解说:从1978年到现在,三十年的时间。李登海每个冬天都是在海南度过的。他这样的坚持也让他比别人多收获了三倍的育种数据。

  同期声:李登海:从育种的代数来讲我现在接近九十代了吧,我们可能是育种代数最多的。

  解说:30多年来,李登海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奇迹,让他的玉米产量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新的纪录。

  主持人:(王凯拿着玉米的演示)以前种植的玉米是平展型的,也就是玉米叶子和玉米杆之间的角度大于90角度,这样上面的玉米就遮住了下边的,不利于玉米的光合作用。李登海通过研究,开启了紧凑型玉米的时代,就是让玉米叶子生长的角度在45到50度之间。不但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种植的密度,增加玉米的产量。而这紧凑型玉米就是靠李登海一代又一代的育种实现的。1989年,李登海成功的培育了掖单13号,这在中国种植玉米的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解说:1989年,当时李登海的掖单13号横空出世,创造了每亩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国家把掖单13号作为了全国推广的重点农作物。

  同期声:李登海:它的增产效益,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推广一亿亩,增加二百亿斤的大项目。

  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最大的年份占全国玉米种子43.5%。推广速度是非常快的,推广的面积也非常大。各种子公司在生产经营推广上也获得了非常好的企业效益,同时也创造非常大的社会效益。据农业部统计,应该增加的社会效益一千个亿。

  解说:这一年,全国的种子公司都在经营着李登海的掖单13号,挣钱的公司不计其数。可李登海还是守着自己小小的民办研究所,继续研究他的高产玉米,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同期声:李登海:我说我没感觉。我们追求的就是开创中国的玉米道路,改善生产实验水平。当时我们国家种植玉米面积当中,每三棵玉米当中就有我一棵。所以我坐着火车走到那儿一看这片玉米,我繁育的品种,也充满了自豪感。

  解说:1998年,并没有想靠玉米挣钱的李登海却突然成了亿万财富的拥有者,他没想到这么多年的付出,在这个时候带给了他实实在在的财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各地的种子公司必须有偿的经营李登海培育的新型玉米种子。李登海当即成立了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把科研、生产、推广、经营集于一身,几年的时间便成为了固定资产上亿的企业。

  主持人:有了自己的公司,李登海从一个研究育种的科研人员变成了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可李登海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他还是按部就班的继续种他的玉米。每次到海南妻子都要陪着他一块去,但是他却从不让妻子和自己乘坐同一班飞机,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还是因为玉米。

  主持人:欢迎回来,听王凯接着跟您聊。前面咱们说到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李登海,还是坚持每年到海南去种玉米。但是绝不允许妻子和自己搭乘同一班飞机去。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玉米种子。

  解说:每年的10月份,李登海都要带上在莱州育出的种子到海南去,这些种子是李登海精心挑选的,他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有半点闪失。每次出门前,他都是把种子分成两包,他和妻子各带一包,搭乘不同的班机。

  同期声:张永慧(李登海的妻子):他出的主意,因为在一块走有时候怕遇到什么不祥的事情发生。不在一块走,种子都分开带。

  解说:把两包种子看得比妻子和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李登海的这个举动,让很多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同起声:李登海:我们一年上百万的实验,找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很不容易

  解说:在李登海看来,和玉米种子同样重要的还有一摞笔记本。

  同期声:刘永强:他对这个笔记本就是他的生命,要是有一个记错了,或者丢失了,那么你种的这一年一切就白辛苦了

  解说:本子上都是李登海育种的详细记录,只有他一个人能看懂。刚到海南的时候,李登海还住在简陋的草棚里,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草棚漏雨,所有的东西都被水淹了。

  同期声:刘永强:包括吃的什么都泡在水里了,他唯一就是弄一个塑料袋把他这一摞笔记本顶在头上,坐了一宿,直到第二天不下雨了。坐在草棚里呆了一宿。

  解说:李登海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这么多年来,他觉得自己最对不住的就是母亲,1985年的那个冬天,李登海又要离开母亲去海南了,临行前的那一幕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同期声:我的儿子才这么高,我这只手,我带着背包,我们离县城比较远,这手扶着我的母亲,我母亲小脚妇女,我扶着她,我母亲领着我儿子,好像这是85年、84年的时候,五点多钟天还黑,当时下着雪,等我上车的时候,我的母亲还没怎么地,还能控制住,但是我的儿子抱起他往下放的时候,离别这种难受,一个老的、一个小的,觉得对不起他们。

  张永慧:光剩老人和孩子,走的时候老人和孩子出来送,孩子不大懂事还不太什么,老人也偷偷的掉泪,他母亲非常支持我们两个的工作,作为儿媳也非常支持我们两个的工作,她个人受点累什么一点怨言都没有。

  解说:从1978年开始,李登海就没有回莱州过过一个春节,老母亲想儿子,为了能和母亲共度春节,2003年春节,李登海把老人接到了海南。母子终于在海南过了一个团圆年。尽管如此,李登海还是不离不弃的守在玉米地里,玉米成了他生命中最不能割舍的东西。2005年10月17日李登海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再次创造出世界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305.57公斤。远远超过了30年前美国那个两千五百斤的纪录。

  主持人:李登海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创造玉米纪录,这是他一生都不愿放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为玉米而生的,所以他只想研究玉米,别的什么都很少去操心,可是在2000年的时候,一件他从来没想过的事情,却让他伤透了脑筋。

  解说:这么多年来,李登海的公司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家人和以前一起长大的朋友都在他的公司里工作。通过他的带动,育种已经成为了莱州市的三大产业之一。他理所当然成为了这个产业的龙头。看到了李登海公司的发展势头,有人开始动员他上市,却被他一口拒绝了。在此后的五年间,别人推他上市的愿望有增无减。

  同期声:王继明:作为家族性的企业,应该说也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了。所以说企业做大之后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而不是说原来起步的时候家族式的管理,甚至永远带着民营企业这个形象来发展现在这个企业。

  解说:实际上,李登海知道上市对于他对于整个莱州市的意义。但是他还是顾虑重重。

  同期声:李登海:上市以后压力更大,因为有那么多部门看着我们。再说国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何做好一个上市公司是不容易的。

  解说:经过了长达五年的痛苦思考,2005年4月18日,登海种业终于上市了,深圳证券交易所里响起了李登海亲手敲响的钟声。

  同期声33:李登海:觉得不容易,又觉得的自豪感。不容易,就是从比较低层次当中成长起来,带领这部分农村青年成为一个上市公司。

  解说:股票开盘当天便一路走高,16.70元的发行价创出了中小板发行价格第一高,李登海本人也以超过11亿元人民币的纸上财富,赶超了袁隆平,被称为科学家首富。李登海利用上市筹集的资金开始在全国为自己的玉米帝国开疆拓土。在新疆、宁夏、甘肃内蒙等地都设立了分公司、子公司和试验站。通过上市也让他的企业完成了向现代企业的过度。现在他的公司由专门的职业经理人帮他管理,身为董事长的李登海还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培育他的玉米上。

  同期声:李登海:我老觉得目前在不断的创新,老充满希望,而且不断从研究过程当中又研究出新的东西,老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再创新,在这块土地上真是充满了希望,在希望的田野当中唱出科技创新的歌来是最有希望的。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时间没有老的,岁数可能变老,但是感觉是没老的,人的追求是不会老的。我觉得我没有那么老的感觉,真没有。我老是觉得,在人生的青年时期的起跑线上。

  主持人:三十多年的时间,李登海只做了一件事,增加中国的玉米产量。这确实是需要靠一种执着的精神的,他靠个人的力量让中国拥有了可以和世界对话的核心种植技术。一粒玉米其实很轻很轻,但它又是沉甸甸的。好,财富故事会,今天就到这,我是王凯,再见


 

 
电话:010-62483188   地址:北京海淀区温泉镇杨家庄(100095)
版权所有:西山书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1277号
  春藥王 春藥網 春藥網 春藥王 春藥王 助性藥 催眠藥 迷奸藥 如何治療陽萎 失身水 印度神油哪可以買 第六感費洛蒙 發情藥 金蒼蠅水 男人持久 情定費洛蒙 情趣藥品 威而剛購買 威爾剛哪裡買 性費洛蒙 性藥品專賣店 性藥專賣店 持久液哪裡買 如何購買威而剛 如何讓男人持久 如何壯陽 性藥品專賣 藥局購買樂威壯 治療早洩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