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明
一、基本信息
姓名:许晓明 籍贯:湖北省京山县罗店镇人
“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排名177
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科技情报系本科.
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专业研究生班;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科技情报系本科,同年,考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专业研许晓明究生班;1988年7月,许晓明研究生毕业后,即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金管处,也就是后来的证券管理处,从事证券市场管理工作。那时正是中国证券市场初创阶段,许晓明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敏锐的金融天分,从一介书生迅速成长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划、设计、制度建设和实施推动的主要骨干之一:他是深圳最早期的股票发行规范的主要起草者和执行监督者,是深圳B股市场早期有关规章的主要起草者和监督者,也是早期股票交易有关规章之起草与执行监督的主要参与者。四年后,许晓明加盟中国宝安集团,出任中国宝安集团副总裁,在此期间,他主持操作了中国证券史上的第一例收购兼并——宝安收购延中实业,轰动一时,当年他才28岁[1]。
1996年许晓明创办了深圳建州实业公司,并任公司总经理,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在完成了若干重要投资项目后,1998年7月,许晓明回师武汉,进入房地产行业,创办了武汉南国置业有限公司。
武汉南国置业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中央花园、风华天城、大武汉家装等项目。创业11年,南国置业成为了武汉地产界一匹黑马。南国置业2006、2007、2008、2009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5.22亿元、5.79亿元、5.54亿元、3.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66亿元、1.61亿元、0.72亿元。许晓明在做大公司的同时,充分运用自己的人脉,为公司上市铺路。南国置业的监事会主席为周道志,也是国内资本市场一位重量级人物,是许晓明在人行深圳分行工作时的领导。而公司独立董事吴晓东先生,则为中国证监会前官员、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现任华泰证券高管。
2009年8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正式审核通过南国置业的首发申请,这是6月份国内IPO重启后首家上市的地产公司[2]。新股发行前,南国置业总股本为43200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4800万股,发行完成后,许晓明将持有公司71.12%的股份。
许晓明何许人也?!
这样的疑问和关注,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只为一条:新晋湖北首富。
虽然成了聚光灯追逐的公众人物,但许氏一以贯之的低调,更使他和他旗下的南国置业充满神秘色彩。了解其成长之路,感悟其取财之道,除了满足外界的好奇,我们还希望在这个斯文低调的中年男人身上,找到一条湖北商人成长与进化的新路径。
新贵登场
2009年8月7日,在IPO重启两月之后,中国证监会终于对房企洞开大门。然而,这次的幸运儿既非蓄谋已久的民营巨头,也不是笑傲江湖的国企老大,坐得A股房地产IPO头把交椅的,竟是武汉一家不显山不露水的中小型民营房企——武汉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董事长许晓明,发行前总股本为43200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4800万股,发行完成后,许将持有71.12%的股份,约3.413893亿股。
11月6日上午9点,许晓明亲手敲响了南国置业在深交所上市的钟声。公司股价以25元开盘,比先前招股说明书拟定的12.3元的发行价高了1倍。以11月底价格计算,许晓明个人资产超过85亿元人民币,登上湖北新首富的宝座。
然而直到此时,当舆论试图更多一点了解这位新贵和他麾下企业的时候,才发现对其所知甚少。南国置业和许晓明低调得近乎刻意,在这样一个眼球都可以产生效益的年代,许氏和他的企业绝对是商界另类。
一位接触过南国置业的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南国和许氏本人行事都特别谨慎,对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查和市场论证,而且与本埠地产圈同行也少有往来。本刊记者也听南国置业员工透露,许晓明一向非常严格,常以“房地产行业思想者”自励。据说,许时常教育部下:过去做生意靠胆子,现在要靠脑子。
这个自称愿意保留“书呆子气”的京山人,在本埠房地产市场低调潜行11年后,终于出武汉,如愿以偿将南国置业带上了恢弘的上市之路。
在外界看来,南国置业不过是一家再也普通不过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就是在不算发达的武汉地产界,其规模也不过排名前十,仅仅因为在同地域同行业它缺乏真正有效的核心竞争对手,更因为资本运作能量非同一般,就成为这已经多少有点离谱的地产行业里的一匹所谓“黑马”,如此而已。见到许晓明之前,我们对于南国置业的印象基本如此。然而,近距离接触下来,许晓明低调的非同凡响和致命的“书呆子气”,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判断。
对于“块头不大”的南国置业能够获得IPO首发,成为武汉第二支地产股,外界也大多一致认为,正是许氏个人近乎传奇的经历成为南国置业此次成功上市的最大资本。
对此,许晓明笑言:“我是草根出身!南国完全是从野路杀出来的。”他还称,公司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得到过非市场因素的利益输送。他形容南国是“一个找市场,而不是一个找市长的公司。”言语间,似乎在表明,南国置业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是一匹黑马,而是一匹纯正的白马,一匹在阳光下快意奔跑的白马。
从1998年不甘心蜗居一隅的武汉南湖花园置业有限公司,到2002年更名为武汉南国置业有限公司,再到2007年9月采取整体变更方式设立武汉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加之拥有深厚证券金融背景的管理层在长时间稳定推进着股改。这说明南国置业显然是一家很早就有想法的企业。难道许晓明真的早就料到,商业地产将会成为中国房产企业上市中的新宠?
南国置业的十年磨剑和一朝上市带给我们的价值思考是:作为一家规模谈不上庞大的民营企业,它在日益深刻的市场变革中该选择怎样的成长路径?它又该怎样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应对未来挑战?如果将它放在更大的城市化背景下,我们能否期待,有一天,它能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跑者?
与此同时,它还给我们带来另一个思考:在这个充满变数和高速多元的时代,当资本与思想结合时,它们到底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无论如何,从一个低调潜行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华丽变身,成为一家万众瞩目的上市公司,许晓明和他的南国置业用了整整第一个十年,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而现在,资本之门的盛大开启,无疑会给许氏带来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南国故事
许晓明和他的创富故事再次证明:面对一个复兴广度与深度超乎传统思维想象空间的市场,创新和速度不仅代表了竞争能力,还意味着市场机会和拥抱未来。而借助资本市场这个杠杆,则是一个提升质量和速度的必须选择。
外界置疑
在对南国置业的采访中,业界对其“黑马”之说正喧嚣尘上。尤其对其公司规模、项目储备、业绩增长等更是有诸多疑问,甚至不服气。
这并非完全没有理由。南国置业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土地储备为275亩,总建筑面积逾80万平方米招股说明书显示,南国置业土地储备仅为275亩,总建筑面积仅80万平方米,最大项目为建筑面积30多万平米的大武汉生活广场。
如果仅仅以土地储备作为衡量公司实力的标准,南国置业确实算不上业内大哥。有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3月,仅万达新华西商业中心,即占地100多亩,地上地下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武汉龙腾置业在汉正街的一个商业项目,建筑面积即达80万平方米;武汉利嘉置业在武汉光谷的步行街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地产面积即达40万平方米。
对此,有券商研究员公开指出,南国8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对商业地产公司来说并不多,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如果80万平方米商业土地储备可上市,国内很多公司都具备这个资格”。
其实,除了项目土地储备是公司硬伤之外,南国置业的部分资金募集目的投向也让投资者有些纠结:资金用来还债和置换公司已投入资金。招股说明书称,南国SOHO北区已于2008年12月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并于2008年底至2009年初陆续交房。南国SOHO北区的募集资金8000万元到位后将用于支付尚余工程款32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2800万元、置换已经投入的自有资金2000万元。
“一般上市公司增发时,才会如此处理募集资金,很少有新上市公司这样的。”有券商人士指出。这样的困境,又在大武汉家装U座(商务楼)项目上演。招股说明书称,该项目已于2009年3月正式开业运营。U座(商务楼)募集资金4000万元到位后,将用于支付尚余工程款1300万元、置换已经投入的自有资金2700万元。
而在南国置业过会上市前夕,《经济观察报》等国内专业财经媒体还对该公司的其他方面提出过若干质疑。
善建者行
尽管外界存有诸多疑虑,但许晓明和他的南国置业却给《鄂商》给出了更为充分的理由。
在许晓明看来,南国置业能够先于很多地产大鳄率先上市,根本原因有三条,一是南国置业本身的基础规范严谨,公司诚信、经营规范、运作透明。二是南国置业的独立性完整,南国置业是一个独立自持的民营企业,不存在非市场因素的利益输送问题。三是南国置业的盈利模式成熟并可持续,商业地产是南国置业主要的经营业务,尤其是最近几年,基本以商业地产为主导业务,形成了一个可复制、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土地储备问题在许晓明眼里也不是核心问题。许坚持认为,商业地产开发需要的土地量远低于住宅地产开发,土地储备量并不是核心问题,储备土地的商业价值才是核心问题。许晓明对本刊解释:“50亩地对住宅来说不算什么,但足以做成一个规模约1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因此,土地储备量对商业地产开发公司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南国的土地储备量并不算多,但储备土地的位置都相当好,基本上都在武汉的交通节点上,相当一部分还在地铁上盖的位置,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我们有准备,运气又比较好,所以挖掘到了商业地产的良机。”在接受《鄂商》独家采访过程中,许晓明如是说。许进入商业地产领域有些机缘巧合,“我做房地产行业,最初和绝大多数房地产商一样,都是做住宅的。”
转机发生在2003年,南国在武汉硚口拿到了一块地,并利用当时颇为破败的西汉正街市场升级换代的机会,在该地块成功开发“南国·大武汉家装”项目,由此进军商业地产。
“通过成功开发南国·大武汉家装项目,我们发现和住宅地产相比,商业地产真是个好东西。住宅地产开发商赚大钱,老百姓不干;老百姓开心了,开发商赚不到钱。商业地产不一样,商业地产做好了,开发商赚到钱,商户赚到钱,投资人赚到钱,老百姓也有了可以逛可以得到消费实惠的地方,享受到了城市生活的最精彩的部分。用比较时髦的话讲就是企业利益和社会效应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既然有这么一个行业,自己能赚到钱,老百姓也开心,这种行业我们为什么不做?!”在许看来,商业地产能够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为之奋斗。
撞入商业地产领域后,许和他的团队进行十分专业的深入研究后,惊喜地发现他们赶上了商业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的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金,商业地产开发进入了起步阶段;人均GDP达到5000美金,商业地产开发就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的主要城市人均GDP均已达到或接近5000美金,商业地产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而中国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增长的居民收入、以及中高消费群体的形成壮大而带来的消费升级确保了至少在未来10-15年内,商业地产都会在一个快车道上。”许略显激动地向记者如此阐述。
“因此,核心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收获这个良机!在我们看来,南国能够上市恰恰是因为我们具备了至少基本具备了这个能力!”许认为,商业地产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都远远高于住宅地产,“正因为商业地产是一个高技术的活,商业地产开发运营能力是一个相当稀缺的能力。
另外,筹划较早、准备比较充分也很重要。当然,许也坦承南国之所以成功完成IPO首发和他个人的工作经历有一定关系。“我自己早期是做金融的,应该说具有较强的金融意识,比较早就认识到房地产本质上是个金融‘游戏’,也比较清楚上市公司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各方面准备工作都做得比较充分。”
但是,许晓明并不认为成功上市就证明南国置业是武汉最好的房地产企业。在许看来,武汉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还有不少很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都具备上市的资格,有望跻身上市公司的行列。
十年一剑
纷繁质疑与复杂流言,并不能改变南国置业成功上市的的事实和继续制造神话的可能。
如果抹去过去十多年南国置业发展变革的历史,或许你确实会对今天其真正的运营实力和面对市场时它所表现出的竞争能力不以为然。但仔细梳理南国置业及其掌门人许晓明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一切并非偶然。
董事长许晓明曾参与起草国内证券法规,并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宝安集团(股票代码:000009)工作过。如此非同寻常的求学和从业经历,无疑为日后南国置业成功上市做好了最基本却也是最夯实的铺垫。
1998年7月27日于武汉成立的南国置业,最初为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许晓明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地产综合开发、土地转让、商品房销售与租赁、兼营建筑、装饰材料生产销售和物业管理。此时机缘巧合,许晓明获得了原武汉南湖机场附近的一片土地。从此,当年35岁的许晓明在南湖畔从一个企业并购操盘手瞬间变为房地产开发商。一直到2002年8月,“武汉南湖花园置业有限公司”更名为“武汉南国置业有限公司”。
2007年8月,中国A股市场牛市重启。南国置业新购入土地之后,有了融资需求,为使企业能够顺利上市,南国置业管理层开始着手股份制转换以谋求上市,并开始筹备上市需要的财务审计报告。经过一系列极为复杂的股权变更,南国置业由外资变为内资企业。随后,南国置业开始增资扩股,注册资金变更至5524.0756万元,引入南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周道志等16名自然人股东。在南国置业第一届股东大会上,许晓明当选为董事长,并持股71%;裴笑筝出任董事兼总经理。
2007年9月,湖北东方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对南国置业进行了整体资产评估;2008年初,又由大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对南国置业进行了前三年(2005~2007年)的财务审计,定义为商业地产开发商,这说明南国置业已经明确上市的目标、并开始实施,一切箭在弦上。
无奈的是,随着2008年股市的大幅下跌,中国证监会暂停新股发售业务,南国置业IPO随之搁浅,直到2009年6月重启。
十年走来,许晓明和他的南国置业难道真的是“蓄谋已久”?
在接受《鄂商》独家采访过程中,许坦言:“我98年转行做房地产行业,当时也没这么想,那个时候没这么有远见。我做房地产本身也是撞运气撞上的。当年在中国宝安工作的时候,宝安缺钱要卖地,自己顺手就买了,买了土地以后就想试试做房产,就这么做下来了。只是慢慢入行以后,就对房地产有了一个思考,自己也想把事儿琢磨透,想清楚,谋定而后动。这个项目怎么做,怎么定位,抓哪个新的市场,把这个想清楚。这是公司到目前为止比较明确的业务方向。把商业地产作为公司的可行业务、龙头业务。”同时,他也认为商业地产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都远远高于住宅地产,风险也大得多。有能力去做商业地产,回报确实比较高,但如果操作不好,风险也会比较大。
其实,深背景的管理层,恰当的业务定位,稳定的企业运行,高质量的上市准备和有效地禁令规避,适逢重启IPO之后证监会加速新股发行节奏,再加上良好的人脉资源,南国置业成功上市虽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镜下舞者
当然,如果认为南国置业得以成功上市只是因为“许晓明的人脉广泛”,那你一定是小看了这位武汉大学情报专业的85届毕业生。
2005年,许晓明出南湖转汉口,在当时颇为破败的西汉正街市场高调开发“南国·大武汉家装项目”,由此打响南国置业进军商业地产的第一枪。
关于南国这第一枪,武汉市硚口区经贸委项目办主任孙伟给《鄂商》透露了至今许多不为人知的片段。
当初,硚口区政府为了发展宗关地区,就想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开发。已在南湖地区成功开发多项地产项目的南国置业此时也看中了这一地区的开发潜力。但对于南国置业在宗关地区开发商业地产项目,区政府和业内人士都并不看好,而且时任区政府相关领导在项目洽谈的过程中对刚刚起步的南国置业持怀疑态度。
为了获得政府的信赖,实现成功夺标。南国置业就事先对西汉正街市场主体、商户、产品等做了历时半年的扫街式的市场调查,并形成了一份详细全面的调查报告资料。在此基础上,南国置业聘请美国威尔考特建筑事务所做设计方案,做出了后来的南国大武汉家装和周边地区的项目设计方案。
而且,南国置业还承诺帮助政府对该地区进行市场调研,所形成的调查报告,成为了政府对西汉正街未来改造规划建设的主要依据材料。
充分的项目准备、有效的市场调研和几乎完美的专业项目开发设计方案,使得南国置业当年给政府留下了良好的企业印象。因此,在招标过程中,南国的项目方案获得了政府专家评议委员会一致通过,南国置业也最终击败众多的地产公司,获得宗关地区的开发权。
如果说万科的思想教父是王石,那么许晓明就是南国的精神领袖。
“我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野,站在整个城市功能和老百姓生活舒适的角度出发。我还要求自己的视野更高一点,不要眼里是钢筋混凝土,就只去做钢筋混凝土的活,要有对社会对城市的担当,要有对社会走向正面和美好的推动。”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许晓明反复向《鄂商》强调南国置业是一个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的公司,“南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它与别的组织之间没有非正常利益输送关系。”他还表示,南国自觉追求公司商业利益与建设美好城市理想的一致,总是把自己的行为置于社会道德约束和法治规范的轨道上,在获得土地、规划建设方面不给政府添麻烦。南国从野路子杀出来的好处,就是它生存能力强。
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境况,南国人非常清醒。“公司上市了,现在就不是能自说自话了,而是被放在一个放大镜下面去跳舞。太阳照在南国身上,没有太阳的时候,有聚光灯。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理想的经济组织,企业真正的动力是理想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
许晓明其人
一再低调
早在三个多月前南国置业拿到证监会IPO首发批文起,记者便联系上南国置业公司董秘王一禾,表明了想采访许晓明的意图。当时,王一禾告诉记者:许为人非常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要采访他估计“比较困难”。
此后,记者多次联系许晓明本人。最后,正在北京为公司上市的事情奔走的他第一次答应接受媒体的采访,但他也提出采访要等到公司正式上市以后。
在正式确定采访时间后,董秘王一禾事前就与记者沟通,“可以问有关公司的事情,最好不要问关于他个人的问题。”而采访之前,许晓明也再三向记者强调,这次采访不谈个人私事。许晓明的低调,可见一斑。
外界对他个人的了解,大多只能从网络的零星资料中略窥一斑: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后考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由所在地名五道口代指的这一研究型学府,素有金融界的“黄埔军校”美誉。毕业后,许晓明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工作。1992年5月,出任中国宝安集团副总裁,在此期间,他主持操作了中国证券史上的第一例收购兼并——宝安收购延中实业,轰动一时,当年他才28岁。
采访中,46岁的许晓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便是低调,每次回答问题简短而明确。对于湖北新贵、首富一类的说法,许晓明向记者表示,他不喜欢这样的称谓。
11月12日上午9点半,在武汉硚口区宗关南国置业公司办公大楼的会议室,许晓明如约走了进来。他头发花白,双眉紧锁,浅浅的笑对记者寒暄了几句,很快便进入采访正题。
“没什么太多的改变,可能就是责任感要更强一些,对社会的担当要更多一些。公司要做得更好一些!”当记者问到上市后,他个人的心态变化,许晓明如是说。而对于网上有关他的传言,妻子曾向他抱怨外界怎么造出“这么多事”,他说:“我很少上网,听到了,只好无奈地笑笑。”
“冷面”热肠
采访中,每当记者问及他的个人与家庭,他或是直接拒绝,或是一笑了之,算是答复。
这并不是刻意为之。事实上,南国置业的员工们也很少能见到这位老总的笑容,即使是在工作中或平时遇见跟他打招呼。“他平时很严肃,一般很少看到他笑。”南国置业的员工这样告诉记者。而更接近许晓明的部下,则早已习惯了老板的不苟言笑。
在公司的管理上,许晓明是其团队成员眼中一位值得追随的老总,这源自于他对属下的信赖。在公司的经营方面,许晓明能给予属下极大的发展空间。一位公司的营销总监说,一般公司的决定权都集中在老总手里,而许晓明却能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许晓明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京山人,至今在京山县人民政府的网站上还挂着他的事迹。尽管许晓明给外人一种严肃的印象,他却对母校武汉大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02年,许晓明向武汉大学捐资60万元,设立“南国置业弘毅助学金”,资助母校2002级100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本科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2006年他再次向武汉大学捐资80万元,又一次向家境贫寒的学弟学妹们伸出援手。
2006年6月,此时南国大武汉家装刚开业不久,许晓明受邀回到武汉大学作演讲。在演讲中,他畅谈自己的求学创业经历。还语重心长告诫学弟学妹:“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绵绵不断的进取心,皎皎高洁的好情操,点点积累的能力。”
不仅如此,许晓明极具社会责任感。汶川大地震后不久,他就带领公司员工远赴灾区第一线帮助救灾,出资出人在什邡捐建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专门负责残疾儿童的培养。“平时许总看起来很严肃,但去年许总带领我们去灾区慰问,好几次他都动情地流泪了。”许晓明身边一位亲近他的职员指着公司过道公告栏上的照片告诉记者。
许晓明曾说:“在主流价值观缺失的当今,最朴素的东西往往是最根本的。坚守那些善恶、是非、正邪的基本标准,人生的长跑中你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这是许晓明心中长期坚持的人性理念,在现实在中,他将此用在了公司的管理上。在市场经营管理中,许晓明第一个提出了“无理由退换,先期赔付”的理念。当他提出公司要这么做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善意提醒他,要是一些消费者恶意退换,公司的损失很大。“我从来没把人心想得这么恶,恶意退换的人有也还是极少数。”面对他人的疑惑,他这样回答。
理想为尚
在许晓明的求学生涯中,读过金融硕士,也攻读过美国西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EMBA,在他身上有太多的理想主义气质。这也是他与一般地产开发商的不同之处。
“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这是雨果的一句话,而许晓明把这句话放在南国置业公司网站首页上。
“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野,站在整个城市建设的角度,整个城市功能完善的角度,老百姓生活舒适的角度出发。再一个,自己要求自己的视野高一点,而且要有对社会走向正面和美好的推动,而不是只看到钢筋混凝土,就只做钢筋混凝土。”许晓明解释说。
他做每一个项目之前,心中总有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追求。“首先要有理想有激情,然后才有智慧,才有价值的创造与传递。”他认为。
许晓明曾发表过《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他这样写道:“城市应该以艺术手段来造就,为人类目的而具形。亲近自然,建筑向风、景、阳光敞开胸怀。社区应当是表现多姿多彩生活的舞台,通过有意识的组织公共与半公共空间,通过为丰富的生活内容提供精心设计的场所来实现。”
这是许晓明的个人理想主义,同时也是南国置业的企业文化。于是“把握城市与居民需要,建设城市精彩生活”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一位曾经与许晓明打过交道的人士这样评价许晓明:“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据其介绍,在长江电源厂的项目招标过程中,曾经有人认为许晓明的南国置业跟其它开发商一样只想做一般的地产项目。而事实却出乎他们的意料,许晓明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坚持要做一个漂亮的建材专卖市场,这就是后来武汉人家喻户晓的“南国大武汉家装”。
2008年,武汉市人代会上,许晓明又向政府提交了一份特殊的议案。他建议把硚口区宗关地区打造成一个城市商业副中心,他希望经过南国置业的后续开发,在宗关的十字路口,建成一个商业地产王国。“他想到的,就希望做到。”某政府官员说道。
接触过许晓明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学院派理想的追随者和实践者”,许晓明常被熟悉他的人誉为“发展商中的思想者”。
面对这样的评价,许晓明笑答道:“有人可能是调侃我们,学院派嘛,一帮书呆子。也有可能有赞扬的意思。但不管怎么样,人家这么称呼我们,我们有点自得,引以为荣,希望我们保持某种书呆子气。”
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许晓明也同样有自己的理解。“希望我们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组织,没有理想的基因,一家公司不可能长远,更不可能做到卓越。”
在这样的理想下,南国置业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许晓明对自己的团队评价很高。同时他坦言,“我要做的就是为大家选对方向,选对跑道。同时让这个组织具备奔跑的动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与许晓明将近两个小时的对话中,《鄂商》记者是从企业上市资格切入的,正如记者预料的那样——这个话题,显然刺激了他的神经。
对话许晓明:“只有利益驱动不可能做到卓越”
关于上市:公司要经得起在阳光下晒
《鄂商》:南国置业在武汉房地产市场实力恐怕不是最强的,土地的储备量也不是最高的。那么南国置业是凭什么获得IPO首发成功上市的呢?
许晓明:一个公司能不能上市,基础的东西,例如是否诚信,经营是否规范、符合规矩,这些要过得硬。把一个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一条条抖出来,放在阳光下晒一晒,是否经得住阳光晒,这些是一个上市公司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是晒得起的。除此之外,你能不能上市还要看两条。第一,要看公司的独立性,就是说公司的经营成果好坏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是因为外部关联单位的利益输送或利益掠夺。南国置业是一个独立自持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是可以说清楚的。第二,要看一个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否成熟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公司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组织。商业物业是我们主要的经营业务,尤其是最近几年,基本以这个为主导业务。这是一个可复制、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符合这两条就能获得上市的通过。
一般做房地产的,如果仅靠关系拿块地,做做房子,卖了,赚钱了,即使拥有再多的土地储备,这个盈利并不能说是可持续的,因为有关系拿地不是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有房地产公司上市没有获得通过就是因为这一点。
《鄂商》:如果武汉的房地产企业想上市的话,你觉得他们应该向南国学习什么东西?
许晓明:不是向南国学习,上市有基本的条件。我们做对的地方,第一,公司的东西经得起在阳光下晒,第二,公司具备真实的独立性。第三,公司培育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南国能成功上市:是因为我们碰到了好时代,我说自己是野路子出身,是讲我们立足于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是讲我们完全是在竞争中学习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草根也有春天;行成于思,谋定而后动,总是追求把商业智慧发挥到极致,这是我们的特点;公司法人也像人,讲道德立身,诚信为本,我们在起点,想的就是永续经营。
《鄂商》:南国已经上市了,现在你想的最要紧的问题是什么?
许晓明:作为董事长,我主要的任务是为公司选对跑道,即公司的方向,以及打造公司在正确的跑道上持续奔跑的能力,即公司能力的培养。上市以后,要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之上,更加注重公司盈利能力的培养,更好建设公司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形象。
《鄂商》:有人说,目前南国置业的管理团队是最强的管理阵容,你如何看这个说法?
许晓明:如果社会有这个评价,我感到很欣慰,说明他们对我们这个团队很满意。总体来说,团队比较整齐,是一帮志同道合的人。有些人是很早就认识,在一起共事的,但更多的是后来陆续加入进来的。我希望这支团队正派专业、和谐进步。
《鄂商》:你关心公司股价的情况吗?
许晓明:很少看。上市以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公司做好。炒股票,人家炒成什么样子,我们管不了。希望股民有一个理性投资的态度,有一个价值投资的心态。
关于模式:把面粉拿来做曲奇饼的地产企业
《鄂商》:南国置业为什么选择商业地产为主导业务?
许晓明:这是公司到目前为止比较明确的业务方向。把商业地产作为公司核心业务、龙头业务、长久业务。房地产界常说面粉和面包的故事,你拿面粉做馒头,那么这个面粉就很重要。用面粉做馒头能做多少个?能挣多少钱?可以算出来。但如果你拿面粉做曲奇饼呢?那么这个面粉就不那么重要了,主动的价值创造因素就更重要一些了。南国肯定是把面粉拿来做曲奇饼的地产企业。不同的公司,在同一个原材料上,创造的附加价值是不一样的。商业地产在同一规模的土地上,创造的附加价值也肯定不一样。商业地产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都远远高于住宅地产,风险也大得多。但有能力去做商业地产,回报确实比较高,如果没有这个金刚钻,你去揽瓷器活,弄不好就栽了。
《鄂商》:从当初进军地产行业,到南国将来的发展,你有没有一个规划和思路在里面?南国是不是一直打算把商业地产做下去?
许晓明:从98年开始做房地产行业,当时做房地产也有些机缘巧合的成分。慢慢入行以后,就对房地产有了思考,自己也想把事儿琢磨透,想清楚。这个项目怎么做,怎么定位,抓哪个细分市场,把这个想清楚。这是我们公司做事情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鄂商》:你要打造自己的一个商业地产王国?
许晓明:应该是自己如何把一个企业做得优秀,朝着一个卓越的企业组织方向去努力。作为企业家,都有一种让企业之树常青的考虑。企业做到一定程度、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它们更多属于社会。取之有道,服务人群,这是企业家的责任。
关于市场:武汉商业地产市场潜力巨大
《鄂商》:南国置业目前有打算向湖北下面的地市级城市发展吗?
许晓明:有这方面的思考,但步调上要看我们公司能力的成长。也希望公司有这种发展的能力。
《鄂商》:国内有许多房地产企业也在武汉做商业地产,你对武汉商业地产市场怎么看?
许晓明:商业地产是一个新兴市场,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才会产生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商业综合体的社会需求。如果人们想吃碗热干面还要犹豫不决,吃不起的时候,商业地产成规模的出现就还不具备经济前提。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商业地产就开始起步了,达到5000美元就进入一个高速的黄金发展期。武汉非常适合发展商业地产,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现在正是市场起来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一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鄂商》:武汉的商业地产跟沿海城市的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许晓明:商业地产是房地产中一个独特的部分。武汉在这方面,目前十分精彩的商业地产项目比较少,但不是没有。感觉总体的水平还是比较低。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也说明武汉在这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
关于个人:真正的动力是理想驱动
《鄂商》:感觉你的事业都很顺,其中有没有遇到不顺的地方?
许晓明:做生意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说不完的故事。好在南国置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没有遇到过不去的坎。基本上我们想做的,做一个成一个,没有砸牌子。可能是因为我们团队运气好,没有出太大的问题。
《鄂商》:有人评价你是学院派的企业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许晓明:这个评价,有人可能是调侃我们,学院派一帮书呆子。也有可能有赞扬的意思。但不管怎么样的意思,人家这么称呼我们,我们有点自得,有点引以为荣。希望我们保持某种书呆子气。
《鄂商》:当初为什么提出要做“发展商中的思想者”?
许晓明:它有两个含义,第一,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野,站在整个城市建设的角度,整个城市功能完善的角度,老百姓生活舒适的角度出发。再一个,就是自己要求自己的视野高一点,要有对社会走向正面和美好的推动,不要眼里是钢筋混凝土,就只去想和做钢筋混凝土的事。
《鄂商》:公司上市以后,个人有什么改变吗?
许晓明:我想不到个人有什么改变,可能就是责任感要更强一些,对社会的担当要更多一些。公司要做得更好一些!希望公司再严谨点,再规范点,公司不只是被放在一个玻璃盒子里面,而是被放在一个放大镜下面。那么这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希望我们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组织,我们真正的动力是理想驱动,而不是利益的驱动,只有利益驱动不可能做到卓越。
《鄂商》:你曾说“在奋斗与归隐间徘徊”,就财富地位而言,你现在是不是可以归隐了?
许晓明:我要把这句话修正一下,就是“在奋斗与归隐间寻找平衡”。人生的最大使命,或者终极意义,恐怕还是物种的延续。要为后辈树立进取的榜样;要给一路的同事、团队有个交代;要对社会负责,对时代有所贡献,那么事业无止境,我们就不能停下来。最近,我正在和相关领导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创新创业长期助动计划,栽培一批有志青年,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能够付诸实施,这也算我一介草根,对春天的感念与回报吧!
武汉地产黑马许晓明巨富曝光
http://stock.hexun.com/2009-08-08/120357619.html
东边日出西边雨。正当许多地产公司苦于资金压力之际,商业地产公司武汉南国置业却在IPO重启后,率先踏上了上市之旅。
8月7日,证监会发审委正式审核通过南国置业的首发申请。这是6月份国内IPO重启后首家上市的地产公司。
南国置业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公司董事长许晓明,发行前总股本为43200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4800万股,发行完成后,许将持有公司71.12%的股份。
许晓明其人
以“房地产行业思想者”自称的南国置业成立于1998年。在武汉房地产市场低调潜行11年后,南国置业终于奔向了上市之路。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南国置业实际控制人许晓明1988年7月从北京五道口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即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金管处,从事证券市场管理工作。其间,许晓明参与了很多证券法规的起草。四年之后,许加盟中国宝安(000009,股吧)集团,出任该集团副总裁。斯时,28岁的许晓明与同事主持操作了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例收购兼并案——宝安收购延中实业。
1998年,许晓明回师武汉,创办武汉南国置业。
武汉地产圈内人士介绍,许晓明在武汉南湖开发的两个项目:中央花园和风华天城,属宝安集团在武汉地块的一部分。前者开发于1998年,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后者开发于2002年,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还有少量项目尚未开发完毕。
“因是招拍挂之前拿的地,且许晓明和宝安集团的渊源,地价便宜,南国置业在南湖项目上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上述武汉地产圈人士透露。
2005年,许晓明转战汉口,在西汉正街市场开发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的“南国大武汉家装项目”,由此迈开了公司进军商业地产的第一步。
武汉房地产开发协会一位专家认为,武汉商业地产竞争亦不像住宅市场那么激烈,“其转型属明智之举”。
创业11年,南国置业成为了武汉地产界一只黑马。南国置业2006、2007、2008、2009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5.22亿元、5.79亿元、5.54亿元、3.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66亿元、1.61亿元、0.72亿元。
许晓明在做大公司的同时,充分运用自己的人脉,为公司上市铺路。
南国置业的监事会主席为周道志,也是国内资本市场一位重量级人物,是许晓明在人行深圳分行工作时的领导。而公司独立董事吴晓东先生,则为中国证监会前官员、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现任华泰证券高管。
土地储备和资金投向之辩
南国置业首发通过之时,业内人士对其土地储备偏少和募集资金投向则争议声不断。
南国置业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土地储备为275亩,总建筑面积逾80万平方米:分别为大武汉生活广场,31.5万平方米;南湖城市广场,7.5万平方米;南国中心一期为11.7万平方米,南国中心二期18.6平方米;北都城市广场为9.9万平方米。
8月4日和8月5日两个下午,记者驱车武汉三镇,对该公司的土地储备项目进行了查看。记者现场看到,南湖城市广场项目尚在平整地块。南国SOHO售楼人员告诉记者,此产品预计明年4月份左右推出,为4栋小高层。
在汉口姑嫂树路的一处工地,门口上挂的牌子显示是:南国·六合盛鞋业广场。据工地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开工才十几天,目前还在平整地块。
在江汉北路与解放大道交接处的地块,为南国置业的南国中心一期和二期项目,记者发现,靠着马路的小格间商铺,已全部被拆除;里面几层高的楼,已空空如也,项目正处于拆迁状态。南国置业的洪广首座和大武汉家装两个项目,则处于武汉的核心地段洪山广场和西汉正街。
一位券商研究员指出,除了姑嫂树的北国城市广场项目外,南国置业土地储备都处于武汉核心地段,有利于商业地产的销售。不过,这位研究员指出,8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对商业地产公司来说并不多,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
“如果80万平方米的商业土地储备可上市,国内很多公司都具备这个资格”。上述研究员分析。
这位研究员的话是有事实依据的。仅以武汉为例:2009年3月,万达宣布将向武汉投资100亿元,建设中国梅花产业基地、新华西路商业中心、武昌滨江商业中心三大项目。而仅万达新华西商业中心,即占地100多亩,地上地下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招股说明书表明,武汉龙腾置业在汉正街的一个商业项目,建筑面积即达80万平方米;武汉利嘉置业在武汉光谷的步行街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地产面积即达40万平方米。
除了项目储备外,南国置业的部分募集资金投向让人匪夷所思:用来还债和置换公司已投入资金。招股说明书称,南国SOHO北区已于2008 年12月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并于2008年底至2009年初陆续交房。南国SOHO北区的募集资金8000万元到位后将用于支付尚余工程款32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2800万元、置换已经投入的自有资金2000万元。
“一般上市公司增发时,才会用募集资金还债,很少有新上市公司用募集资金还债的。而南国置业这个项目已经销售完毕,募集资金用来还债和置换公司投入资金,太不可思议。”一券商人士指出。
事实上,南国SOHO北区的收入已经入账。招股说明书表明,南国SOHO北区2009年1-6月营业收入为28254.70万元,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2.19%;2008年南国SOHO北区营业收入为5576.12万元,占公司当期主营收入的10.07%。
这样的事例,又在大武汉家装U座(商务楼)项目上演。招股说明书称,该项目已于2009年3月正式开业运营。U座(商务楼)募集资金4000万元到位后,将用于支付尚余工程款1300万元、置换已经投入的自有资金2700万元。
8月5日和8月6日上午,记者多次拨打南国置业招股说明书留下的电话,均显示无人接听状态。8月6日上午,记者数次拨打南国置业网站留下的电话,表明采访意图,一位小姐称公司高层和证券部人士均在外地,不方便接受采访和透露公司高管手机。该公司营销部一位负责人亦称,“一切以招股说明书为准,不接受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