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涛
一、基本信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2年
籍贯:浙江温州
所属行业:机械制造,房地产
职位:神力集团董事长
排行榜:2010胡润中国富豪榜第498位
财富:28亿
二、基本简历
郑胜涛,男,温州市人,1952年11月出生,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工商联会长、中国神力集团董事长,九届省政协委员,专长为企业管理。中国·神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1981年,郑胜涛出任了一个“街办”的电机厂的副厂长,将这个本来危机四伏的企业搞得生机勃勃。第二年,他自己租了几间房子,办了个小小的五金机械厂,用从一个面临倒闭的企业租来的旧机器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冲剪机和方箱。产品销出去后,又从赚来的钱中拿出了3000元将那些旧机器折旧买下来,以“借鸡下蛋,先求生存后发展”的路子,逐渐充实扩大企业,于1984年正式亮出了“温州市鹿城印刷机械厂”的牌子。
忘我工作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在参加了机械行业全国订货会归来之后,郑胜涛瞄准当时依赖进口的包装新产品分切机,带领技术人员和职工以“拼命三郎”的精神苦战半年,关键时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终于研制成功高质量的分切机。经专家鉴定和用户使用证实,他们的分切机功能、质量一点也不亚于国外引进的机器,价格却只有进口机的五分之一,“神力”牌印刷包装机械从此一炮打响。
初战告捷的郑胜涛没有停步,他认为:如果在一两个“名牌”产品上睡大觉,将会葬送企业;要想发展事业,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名牌产品。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当代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新技术,带领企业坚持走科技领先的道路,继分切机之后,又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出六影一雕凹版证券印刷机、全自动电脑套准印刷机、医用铝箔印刷涂布机、高速干法复合机等系列刷、涂布、复合、分切、复卷、制袋、包装、医药机械,两次获得国际银奖,四次填补亚洲空白,八次获得国家金奖。“神力”印包机械使国家邮政局的邮票印刷和公安部的防伪身份证印刷实现国产化,并进入了北欧、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1994年,郑胜涛以温州鹿城印刷机械厂为主组建了温州神力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升格为无区域的中国·神力集团。他的企业已经成了“全国印刷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十佳包装机械企业”、“国家级CAD示范企业”、“浙江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温州市重点骨干企业”。他本人也通过刻苦学习,获得浙江大学MBA硕士学位,成了高级经济师,并成为浙江大学MBA导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优秀包装企业家、浙江省优秀青年企业家、浙江省乡镇企业标兵、温州市劳动模范和连续7年获温州市优秀厂长(经理)金鹿奖,担任了全国工商联执委、浙江省政协常委、温州市人大常委、温州市工商联副会长、温州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会长等重要职务,完成了从一介平民到企业家、从运动员至知名社会活动家的飞跃。
在中国民营企业界,郑胜涛的战略眼光是很令人钦佩的。早在神力集团刚组建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思考: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向什么方向发展?1998年,“神力”召开了一次集团发展战略咨询研讨会,邀请汪道涵等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和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到会,为集团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精英们的真知灼见给了郑胜涛极大的启发,神力集团确定了“一业为主,拓展两翼”的战略方针。
“一业为主”,就是继续巩固发展印刷、包装机械产品,与世界印刷、包装机同行们竞争,打出“神力”牌品牌,最大限度地占有国内外市场。现在,在机械制造业方面,“神力”已经拥有印刷、包装、轻工、医药、环保、建材等九大系列148个品种的大型成套、整厂设备和机械产品。
“拓展两翼”,一是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除了在当地积极参加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外,还要同时向全国各地发展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二是要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如环保产业、新型住宅建材产业等。现在,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集团已相继在江苏、山东开发大型社区,并在上海建设高科技技术转化中试和市场拓展中心,还在青海等边远省区建成了一批项目。在环保产业领域,集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研制开发的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已经投产,己在山东省东营市等5个城市开工建设花园式垃圾处理厂,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新技术研发和新型住宅建材产业方面,由神力集团戈尔照明电气公司研发的21世纪新光源OO高频无极低压放电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是填补国内空白、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学校等;由神力集团新型墙材公司引进德国专利技术研制成功的绿色轻质高性能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能替代国内传统的“铝粉发泡”生产工艺,无废气、无废渣、不破坏耕地,被称为“世纪绿色生产线”,投资仅为进口发泡加气墙材的十分之一,产品成本优势显明,是21世纪主导新型墙体材料,将于2005年前在全国建10个分厂。
如今,神力集团已在全国各地拥有23个分公司,集团总资产和年总产值均达6亿多元,年上交国家利税几千万元,预计2002年总产值能超10亿元。
“神力”发展了,郑胜涛富裕了,富裕了的郑胜涛没有忘记给予他力量的社会和人民。自1991年以来,他赞助光彩事业、希望工程、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挂钧扶贫单位等共计600余万元。泰顺九峰乡的父老乡亲们不会忘记,是“神力”的春节慰问金在世纪末那个寒冷的冬天温暖了他们的心;是“神力”帮他们圆了看上有线电视的梦想;是“神力”出资让五位面临失学的农民孩子顺利完成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业,并在“神力”获得了就业机会。远在龙泉县颜樟乡芭蕉村的贫困孩子苏根琴、苏志华姐弟不会忘记,只因为他们的一封求助信,“神力”便帮他们姐弟俩圆了升学梦。四明山区老百姓不会忘记,是“神力”的爱心帮助燃起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王兆国、经叔平等两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可以作证,在去年夏天的西部之行中,是“神力”的50万元巨资弥补了新疆喀什地区缺少青少年科技中心的遗憾。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2000年,“神力”出资150万元设立光彩神力报国奖,激励在悉尼奥运会上勇夺5块金牌的中国举重健儿。2001年9月,郑胜涛又决定向浙江举重队捐助10万元,并设立全运会举重冠军奖32万元(每个冠军8万元)。为了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还带头筹建了“温州企业家助奥联谊会”。他以无私的奉献赢得了社会的尊敬,被推选担任了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并被授予浙江省光彩事业基金会“永远荣誉会员”的称号。
“神力”,就是精神与力量的组合OO郑胜涛曾经这样诠释“神力”的涵义。
经典案例
神的应许不会落空
本人名叫郑胜涛,男,今年45岁(1952年出生),我是一位基督徒,家住温州市龙泉巷别墅B幢,我现在要见证的是我在1983年的一次奇妙经历。
当时我在一个机电工厂工作,后来做阀门生意,有人告发我是投机倒把,于1983年4月14日被捕入狱,关在公安局的四科里,据说有判刑三到五年的可能,于是我就祷告神,求神帮助。半个月后,就是4月29日上午九点钟,我站在监狱的窗门边往外观看高大的围墙(约有4米多近5米高)。这时神开始向我发声,非常清楚地说:“当围墙脚下的这根草长到高过墙顶的那天,就是你释放出来的日子。”我听到这声音就非常高兴,然而想到墙脚下这根茅草还只有指头这么长,有可能长到比围墙还高吗?但是,既然神所应许的话,就必定会实现,我就天天观察茅草的生长,当茅草长到离墙顶只有一尺距离的时候,似乎停住了,我又祷告神,后来茅草继续长高,距离墙顶只有一个指头这么近了,这时我又加紧祷告,茅草终于长到离墙顶只差一点点了,第二天早上(就是6月22日),当我再次透过窗门看这根茅草时,发现已经正好比墙顶高出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然而就在那一瞬间,外面有人喊我说:“老郑出来提审。”我听到声音赶紧出来,原来不是提审,正是宣布释放,那时真是太令人激动与高兴了。这样我在狱中只有69天就出来了。后来知道,后方有许多弟兄姐妹在为我祷告。我们所信的神真是信实可靠的神,凡神所应许的话永远不会落空。(于1997年5月15日,见证人职务:温州市神力集团公司总裁、中瑞财团董事长、浙江省第九届政协常委、温州市第八届政协副主席、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市工商联会长)
郑胜涛个人简介
现为中国·神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温州市人,
1952年11月出生,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
1994年起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锐人物”、“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现任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中国包装机械制造商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市工商联会长、温州市总商会会长、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神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神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荣获“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的郑胜涛,就是创造这个“神话”的人。
郑胜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出生于温州市区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全家十口,兄妹六人。因生活所迫,身为长子的他16岁就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凭着一身力气,他下过农村,拉过板车,跑过供销,年纪轻轻就遍尝了生活的艰辛。六、七十年代,他在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苦练举重,一举打破了温州市的一项举重纪录,这件事成了他那一段生活中一个最难忘的亮点。
中瑞财团董事长郑胜涛在中瑞财团开业典礼新闻发布会现场与专家小声交流,共同探讨民营企业的新探索和新突破。 6月16日,在中瑞财团开业典礼新闻发布会上,中瑞财团董事长郑胜涛与建行温州分行签署首批投资合作协议。
1981年,郑胜涛出任了一个“街办”的电机厂的副厂长,将这个本来危机四伏的企业搞得生机勃勃。第二年,他自己租了几间房子,办了个小小的五金机械厂,用从一个面临倒闭的企业租来的旧机器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冲剪机和方箱。产品销出去后,又从赚来的钱中拿出了3000元将那些旧机器折旧买下来,以“借鸡下蛋,先求生存后发展”的路子,逐渐充实扩大企业,于1984年正式亮出了“温州市鹿城印刷机械厂”的牌子。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在参加了机械行业全国订货会归来之后,郑胜涛瞄准当时依赖进口的包装新产品分切机,带领技术人员和职工以“拼命三郎”的精神苦战半年,关键时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终于研制成功高质量的分切机。经专家鉴定和用户使用证实,他们的分切机功能、质量一点也不亚于国外引进的机器,价格却只有进口机的五分之一,“神力”牌印刷包装机械从此一炮打响。
初战告捷的郑胜涛没有停步,他认为:如果在一两个“名牌”产品上睡大觉,将会葬送企业;要想发展事业,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名牌产品。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当代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新技术,带领企业坚持走科技领先的道路,继分切机之后,又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出六影一雕凹版证券印刷机、全自动电脑套准印刷机、医用铝箔印刷涂布机、高速干法复合机等系列刷、涂布、复合、分切、复卷、制袋、包装、医药机械,两次获得国际银奖,四次填补亚洲空白,八次获得国家金奖。“神力”印包机械使国家邮政局的邮票印刷和公安部的防伪身份证印刷实现国产化,并进入了北欧、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1994年,郑胜涛以温州鹿城印刷机械厂为主组建了温州神力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升格为无区域的中国·神力集团。他的企业已经成了“全国印刷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十佳包装机械企业”、“国家级CAD示范企业”、“浙江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温州市重点骨干企业”。他本人也通过刻苦学习,获得浙江大学MBA硕士学位,成了高级经济师,并成为浙江大学MBA导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优秀包装企业家、浙江省优秀青年企业家、浙江省乡镇企业标兵、温州市劳动模范和连续7年获温州市优秀厂长(经理)金鹿奖,担任了全国工商联执委、浙江省政协常委、温州市人大常委、温州市工商联副会长、温州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会长等重要职务,完成了从一介平民到企业家、从运动员至知名社会活动家的飞跃。
在中国民营企业界,郑胜涛的战略眼光是很令人钦佩的。早在神力集团刚组建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思考: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向什么方向发展?1998年,“神力”召开了一次集团发展战略咨询研讨会,邀请汪道涵等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和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到会,为集团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精英们的真知灼见给了郑胜涛极大的启发,神力集团确定了“一业为主,拓展两翼”的战略方针。
“一业为主”,就是继续巩固发展印刷、包装机械产品,与世界印刷、包装机同行们竞争,打出“神力”牌品牌,最大限度地占有国内外市场。现在,在机械制造业方面,“神力”已经拥有印刷、包装、轻工、医药、环保、建材等九大系列148个品种的大型成套、整厂设备和机械产品。
“拓展两翼”,一是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除了在当地积极参加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外,还要同时向全国各地发展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二是要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如环保产业、新型住宅建材产业等。现在,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集团已相继在江苏、山东开发大型社区,并在上海建设高科技技术转化中试和市场拓展中心,还在青海等边远省区建成了一批项目。在环保产业领域,集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研制开发的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已经投产,己在山东省东营市等5个城市开工建设花园式垃圾处理厂,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新技术研发和新型住宅建材产业方面,由神力集团戈尔照明电气公司研发的21世纪新光源OO高频无极低压放电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是填补国内空白、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学校等;由神力集团新型墙材公司引进德国专利技术研制成功的绿色轻质高性能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能替代国内传统的“铝粉发泡”生产工艺,无废气、无废渣、不破坏耕地,被称为“世纪绿色生产线”,投资仅为进口发泡加气墙材的十分之一,产品成本优势显明,是21世纪主导新型墙体材料,将于2005年前在全国建10个分厂。
如今,神力集团已在全国各地拥有23个分公司,集团总资产和年总产值均达6亿多元,年上交国家利税几千万元,预计2002年总产值能超10亿元。
“神力”发展了,郑胜涛富裕了,富裕了的郑胜涛没有忘记给予他力量的社会和人民。自1991年以来,他赞助光彩事业、希望工程、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挂钧扶贫单位等共计600余万元。泰顺九峰乡的父老乡亲们不会忘记,是“神力”的春节慰问金在世纪末那个寒冷的冬天温暖了他们的心;是“神力”帮他们圆了看上有线电视的梦想;是“神力”出资让五位面临失学的农民孩子顺利完成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业,并在“神力”获得了就业机会。远在龙泉县颜樟乡芭蕉村的贫困孩子苏根琴、苏志华姐弟不会忘记,只因为他们的一封求助信,“神力”便帮他们姐弟俩圆了升学梦。四明山区老百姓不会忘记,是“神力”的爱心帮助燃起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王兆国、经叔平等两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可以作证,在去年夏天的西部之行中,是“神力”的50万元巨资弥补了新疆喀什地区缺少青少年科技中心的遗憾。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2000年,“神力”出资150万元设立光彩神力报国奖,激励在悉尼奥运会上勇夺5块金牌的中国举重健儿。2001年9月,郑胜涛又决定向浙江举重队捐助10万元,并设立全运会举重冠军奖32万元(每个冠军8万元)。为了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还带头筹建了“温州企业家助奥联谊会”。他以无私的奉献赢得了社会的尊敬,被推选担任了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并被授予浙江省光彩事业基金会“永远荣誉会员”的称号。
“神力”,就是精神(上帝的大能与爱)与力量的组合,郑胜涛曾经这样诠释“神力”的涵义。
神力集团还被授予“温州市回报社会模范民营企业”称号
温州市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温州市回报社会模范民营企业和先进民营企业表彰大会于2008年10月24日下午在市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神力集团被授予“温州市回报社会模范民营企业”称号,此次大会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近年来,神力集团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广泛参与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先后为光彩事业、社会公益和希望工程捐款2178万元,其中为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中国举重队捐款350万元,为新疆喀什青少年科技馆捐款50万元, 2008年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476万元,奖励北京奥运会举重队8名金牌得主及教练员300万元,神力集团在实现温州“第三次跨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圣经《哥林多前书》12:28 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
愿神在中国兴起更多有帮助人恩赐的人,兴起更多的基督徒企业家,愿他们所赚取的钱,如基督徒比尔.盖茨,巴非特那样,去汇报更社会及多需要的人,为主所用,荣耀上帝!
上帝保佑“神力”, 上帝爱郑胜涛!上帝爱所有信靠及愿意荣耀他名的人
郑胜涛:中瑞初释金融冲动
●何刚
“职位:总裁;年薪:50万加业绩提成,配奔驰350专用轿车;工作地点:温州总部”。
看着这份招聘启事4月份在各媒体传播,52岁的温州市总商会会长、浙江神力集团董事长郑胜涛有些欣慰。经数月酝酿,他联手奥康、法派、国光地产等8家温州民企掌门人,共同打造首家无地域限制、以“财团”命名的控股有限公司,招贤纳士正是其重要的一步。
从1982年以3000元创业,到22年后成为拥资5亿多元的民企富豪,郑胜涛已经不满足于他在印刷和包装机械生产、房地产和环保等领域的显赫业绩。
6月16日,由郑胜涛出任董事长的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将在温州新城大道发展大厦17楼正式挂牌。他和王振滔、彭星、孙国敬、何建国、郑祥波、陈时升、郑步良、叶子健9位董事会成员的9间办公室,已经准备就绪。
这个多少有些特别意味的布局,也是9家民企在中瑞财团持股比例的一个缩影。为区别于很多家族企业的粗放模式,这9位源自温州“草根层”的民营企业家均分了中瑞的股份,并承诺将根据需要同时等量增资,他们试图以此推进搭建更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对于他们任何一位所拥有的亿万资产,中瑞财团5580万元的注册资本显然有些微不足道。不过,但凡对郑胜涛等9人有所了解者,应当不会太担心中瑞财团“可运作资金超过100亿元”的潜在实力,他们身后,是蔚为壮观的千百亿温州民间资金。
无论中瑞财团会经历怎样的成败曲折,郑胜涛都必须准备去面对。6个多月来,他和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国光房地产董事长孙国敬,试图联合更多有实力、讲诚信的温州民企,建立一个财团模式的利益共同体,以运作更大的投资项目,分担风险也分享收益。
郑胜涛或多或少意识到,这9家各自行业的龙头民企,以很多民企并不熟悉的“财团”方式连为一体时,温州、乃至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历史,正在悄悄裂出新的萌芽。
这应当是正逢其时的金融新萌芽。在经历20多年商贸和制造业发展热潮后,一方面温州经济的增速正在放缓,而另一方面,像郑胜涛等拥有庞大资产的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自发地以各种方式,艰难而坚决地探索规模投资和金融创新。
郑胜涛应当清楚,他们正在闯入充满更多不确定风险的金融新世界。如何谈论这个“集金融、实业和贸易为一体”的新运作平台,郑胜涛比较谨慎。不过,他和中瑞财团董事会千挑万选出的新总裁杨新泉,有一个更意味深长的解释:这“不是单纯的金融机构”,而特别“注重对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的一体化融合”。
恐怕连郑胜涛自己也难分清,究竟是20多年的实业经验,还是在浙江大学所上的MBA课程,对他这次尝试的刺激和启示更大。但他的确想到,温州民间资金应该顺势而为。
纵观全球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当产业或商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向金融资本转变的强烈冲动。而恰恰是这种转变和创新冲动,构成一个经济体在转轨时期极为关键的质的提升。郑胜涛和更多的温州民营企业家,无疑正经历并试图释放类似的冲动呢。
尽管还有太多的政策限制和市场障碍,但作为浙江省政协常委和温州市政协副主席,郑胜涛欲释放的金融创新冲动,并不止于一个中瑞财团。在5月份浙江省政协会议上,他明确建议,应加快组建浙江省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出生于工人家庭的郑胜涛,少年时曾练过举重。这种深入内心的、对力量的迷恋,让他在20年前以“神力”为自己研制的印刷包装机械命名,并借此创下亿万家业。
如今,身兼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和浙江举协主席,郑胜涛可以更有力地支持占旭刚等优秀运动员在世界赛场“力拔山兮”。那是激发并坚定他纵横商界、释放金融冲动的另一种精神力量。
郑胜涛:价值观决定对社会贡献
生意场07月06日讯
(生意场讯)中国三十年经济改革,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成绩,也催生了一个一度淡出历史视野的精英群体——全国各地民间商会,各种行业性、专业性协会及其联合组织的领导人。
如果说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时候,这个群体更多受到各地方政府的欢迎;那么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他们的声音则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比政府官员更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比一般的企业家更关注政策变动的信号。当然更重要的因素则在于:他们正在致力于中国企业家阶层一度有所忽略的工作——企业之间、产业之间、资本与实业、企业和社会的联合与互动。现任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会长、神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郑胜涛就是其中的一位。2009年1月1日,这是一个有特殊意味的时间。本刊记者与郑胜涛先生在温州有一番长谈,内容涉及当前的经济形势,温州企业与温州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话题。郑胜涛先生认为温州企业和温州的根本出路在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更强调作为一个企业家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因为企业家的精神境界不仅决定其本人一生的努力方向,也决定了一个企业更长久的发展方向。以下是此次访谈实录:
能熬过这个冬天就是不错的
《中国商人》:温州市总商会如何评估这次经济危机对温商和温州企业的影响?
郑胜涛:这次经济危机很严重,对我们温州、对中国和国际经济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当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受到的冲击会不一样。到底结果会如何?大家都说有些企业可能真要在这场危机中倒下了。我想即便倒下了那也是很壮烈的,总得有企业去牺牲。当然也有个别企业逃跑了,这是不光彩的。当前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群策群力,熬过这个严冬,熬过这次经济危机。同时也要在危机中主动寻找商机。
为什么危机就是商机?第一,人才、项目等很多资源此时可以充分共用,一些好的项目和资源你只要有现金就可以拿过来,机会大大地增加了,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了,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些企业关闭以后人才势必会多起来,对急要引进人才的企业,这是难得的机遇,这是另一方面。第二,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有能力的企业做一些好项目尤其是高科技项目,政府都会大力支持。所以在市场处于低谷时低成本进入,等市场在两三年后都恢复起来,你以前掌握的人才和资源就会充分发挥作用。总体上来讲,能熬过这个冬天就是不错的。
《中国商人》:就如何度过这次危机,温州总商会对于会员企业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救助措施?
郑胜涛:2007年底经济调控,我参加了政府部门的一些会议,政府就要求银行放宽贷款。现在快一年多了,银行一直提高利率把企业搞得很难受。如果不是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我们可能还在调控中。那一年多不要折腾,我们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压力就不会这么大。当时企业经营战线开始收缩,一些付款信用不好的订单我们就不要了。其实我们神力集团内部调整从2006年就开始了,06年、07年、08年这三年我们不仅没做大的项目,反而砍掉了一些。
《中国商人》:现在危机已经发生了,我看神力集团的产业也就是分成三块,高科技制造、房地产和环保产业。能源和地产在金融危机中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我不知道你制造业这一块怎么样?
郑胜涛:制造业的萎缩都一样。传统制造业我每年只能增长10—20%,我用高科技项目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一直不断地与人合作开发一些新的项目。第二个就是房地产,我们已经在收缩了,主要是品种调整、周期控制、市场竞争力要提升。第三个投资方面,我们对矿产的投资主要是做一些我们国家比较有优势在国际上比较稀缺的品种,这些产业未来的市场很大。然后我们发展一些和农业相关的产业,比如跟农业相关的旅游地产,跟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市场。《中国商人》:我们有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人在农村。关注农村需求与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很多人想创业,应该把目光放到农村。以前以外贸为导向的企业,也应该关注这个地方。
郑胜涛:本来我们中国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嘛。只不过以前我们的需求力不强,消费水平不高,所以我们才大量做外贸。但是这几年我们的需求和消费能力逐步上来了,中央不是要拉动农村需求吗?拉动农村需求的前提必须促进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现在是平原地区已经做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很多丘陵地带、小流域、小平原还做不到。机械化耕作仅只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手段之一,还有选种、播种、除虫包括促熟等这方面技术有很多。如果我们的农民能掌握这些技术那就不得了,现在问题是大部分人不掌握。
《中国商人》:神力集团有做成套设备的技术优势,刚才你说到将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更多投入,你们会不会进入农机具的制造和研发?
郑胜涛:我们国家农机制造业比较发达,这个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今后可能会在农产品检测方面做一些投资,比如现在对于太多食品安全的检测手段都不一样,这方面我们可能会考虑进行一些研发工作。
《中国商人》:你指的是在一些标准性的检测领域吗?
郑胜涛:标准性的,普遍性的都有。比如说在一个市场里,如果它有相关的检测设备,你买了不放心就可以检测一下。这方面我们正在考虑跟一些研究所合作,因为国家现在很多标准还没定,比如说奶粉里面含三聚氢氨,到底多少标准算超标,这些都没有定。
“我们已经习惯了没有底线的生活”
《中国商人》:说到三聚氢氨,你个人认为此次三鹿奶粉引发的行业性危机是不是一个可以原谅的事情?比如说你如何公平地看三鹿的老板。
郑胜涛:不能原谅。发现问题应该尽早制止、尽早汇报、尽快改进,她没有这样做,这是她最要命的地方。人都难免犯错,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犯了错马上就改大家会给你时间。她是知错不改,而且三鹿是一个很大的企业,影响面太广。
《中国商人》:包括曾经非常受尊敬的蒙牛集团也卷入三聚氢氨事件中。当初大家做企业,可能是都为了生存的需要,实现自我的需要。那么当企业做到很大,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我在想,这究竟是企业家的良知问题?还是她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定位出了问题?
郑胜涛:我们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非常含糊的一点,就是职业道德底线不明晰。这个底线是不用说的,在国际上、在人类社会你不能去损害别人。损害别人有多种表现,比如价格欺诈、合同欺诈、对员工的剥削都是不合法的。法律规定之外还有一个道德底线,就是要公平合理,不能损害别人的正当利益。如果连这个底线都守不住,还谈什么企业家精神呢?
《中国商人》:尤其不能损害下一代。
郑胜涛:下一代也属于别人一类,你上一辈的,我们同年龄的就可以损害吗?也不可以的。我们说尊老爱幼,对下一代要更加关心。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就有这个道德底线,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职业道德。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没有底线的生活。
《中国商人》:你是说我们忘了自己的根本。
郑胜涛:忘了根本。你无论做什么,在社会上也好,在市场上也好,都不能以侵害别人起家。比如我们做企业,你合适地赚钱是应该的,但在价格上赚太多了这是垄断。你赚太多了人家怎么活?有些垄断行业和企业,确实我们没办法去定它的价格,但是你赚多了别人就少了,这实际上也是在损害别人的利益。
《中国商人》:你觉得三聚氢氨事件中的企业家不可原谅,目前有报道说三鹿的老板有可能会被判死刑或者死缓,你个人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整个行业应该负什么责任?
郑胜涛:这个就是法律和道德标准问题。我们目前在法律上没有说这种情况应该判什么刑,但是在过程中可以逐步完善。判她死缓也好,枪毙也好,十年也好,它的意义首先是警示世人,其次也可以为以后的同类案件定下一个法律的标准。温州民间资本估计有上万亿
《中国商人》:据一些报道说温州的民间资本有6000多亿。我想知道第一这个数据是否属实?第二,温州小额信贷公司运行得如何?第三,温州总商会有没有其它渠道来促进民间资金的流通?
郑胜涛:关于民间资本的问题,民间资本和民间资金不一样。你定义在民间资本上还是民间资金上?定义在它的总资本上还是流动资金上?
《中国商人》:如果是流动资金呢?
郑胜涛:我想温州民间的现金流有三五千亿,但不会到六千亿。
《中国商人》:那如果是民间资本呢?
郑胜涛:民间资本就不止六千亿而是要上万亿了。因为温州的资本关联度一个是在全国各地关联,一个是在世界各地关联,它不是一个地方的。
《中国商人:也就是说你认为温州经济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温州的地方经济,一个是全体温州人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创造的经济成果。
郑胜涛:我想这么讲就是两句话,一个叫做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第二个是GDP和GNP。当然政府喜欢温州经济了,但同时也不忽视温州人经济。作为温州市来说,考核的是GDP,不能考核GNP了。但是温州的GNP对温州的GDP也有直接的贡献作用。政府对这两方面都重视,但首先是GDP,是温州经济。
《中国商人》:咱们再回到刚才的话题,你们如何解决企业之间的融资问题的?是通过民间担保,互相借贷或者去银行贷款,还是有什么办法盘活温州的民间资金?
郑胜涛:温州的民间资本应该讲自由度比较高,它们喜欢回报高的、可靠的,彼此知根知底的,这些资本不是在全市范围而是有限流通的。第二个温州现在有一个现象,成立了很多投资担保公司,光财富中心就有一百多家。它们选择不一样,有的看好矿产,有的看好制造业,有的看好房地产,有的看好临时拆借。你说的温州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了三家吧,另外还有十来家在筹备。这些公司都是尝试性的,一家顶多两个亿,再加上银行配套给你的也就三个亿,十家是三十个亿。这点钱能做什么?第一规模太小,第二数量太少,第三政策不优惠,它造成的融资成本也很高。所以我们觉得小额贷款公司不是一个根本的路子。
《中国商人》:你的意思一句话,这些公司对银行的依附性太强,对银行的依附性太强就是对国家的金融政策和行政政策的依附性太强。
郑胜涛:对。小额贷款公司跟银行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是为它将来做银行打一个基础。现在问题是数量太少,如果温州市来个一百家,好的剩下三十家。如果成立上三十家村镇银行,这三十家分到每个县三家都不到。如果做到让它们有充分竞争又有充分的服务,然后村镇银行就可以联系商业银行,就可以做起来。太少了是不行的,这不是文革的时候可以搞试点,现在网络什么的监管手段已经非常丰富和清楚了,不像以前它是封闭运行。那天贾庆林主席在温州开全国民营企业家代表的座谈会,省长也来了,我就给省长建议:你给我们温州一百五十家小额贷款公司名额,三十家村镇银行名额。但我不是一下就要这么多,我是成熟一批,你给我发展一批。你给我这个名额,我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中国商人》:你一开口就要一百八十家。
郑胜涛:要不,这是做样子的。刚才我给你说十一家33个亿,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啊?你怕什么,怕监管不到位还是什么?真正把浙江经济从制造业、到第三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业搞上去,这才是根本出路。浙江现在是一条腿走路,第二产业非常发达,第三产业不行。《中国商人》:这样温州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郑胜涛:区域性有特色的经济中心。这是在发展业态方面我们要努力的方向,第二个方面重新检讨我们企业家的心态、精神状况和责任心。做企业做到最后,是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他的价值观取决于他的精神境界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商人》:今天这个时间很有意思,2009年的1月1号。我们坐这里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第二我们展望未来的三十年。我想请教你,你个人认为温州人在所以能在这三十年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在下一个三十年,什么样的缺陷会成为温州人继续发挥的障碍?
郑胜涛: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温州人强烈的发展欲望。当然这种发展欲望也是阶段性的,一开始可能是生存的欲望,奔小康的欲望,后来是人人想做老板,我觉得这是温州发展的强大动力。那么最大的局限,刚才讲了,我们的境界,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大局意识还有待于提高。
《中国商人》:温州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之一,你认为一个地区的GDP是否一定要一直增长下去?有没有必要一直增长下去?是不是每个地方都必须这样走下去?
郑胜涛:我觉得我们中国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们的基数还比较低,我们每个地方还有不同的增长空间。还没有在资源、耗能、开发方面达到顶点或者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在结构上调整好的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再发展三、五十年之后,就要看各区域经济的特点了。有的地方可能会增长特别好,有些地方能够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增长就可以了。总之我认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为有大量的浪费,大量的不合理存在。
《中国商人》:你个人认为,未来的温州经济会有什么风险?
郑胜涛:温州的排名如果这样一直下去,在全省全国的排名可能还是不会太理想。但是温州人的作用会继续增长。因为温州人和温州经济是若即若离的。
《中国商人》:这就是我问你这个问题的意思。因为温州的经济排名一再下滑。这其中可能有很大的原因,是温州人做的企业很多都转移出去了,就是说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GDP和GNP是两回事。但温州当地政府肯定希望温州的经济一直增长下去,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不理想的政策出现。而实际上,温州当地经济排名下降不一定能反映温州人经济的整体趋势,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温州当地经济是必须要一直增长下去吗?
郑胜涛:人家说温州没有空间了,我认为温州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一个是我们说的温州人经济,只要是温州人创造的经济成果都属于温州的GNP。第二是温州的本地经济,温州现在还能整理出来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来,假如说能开发出来,那剩下的土地就更值钱了。这样无论是对于温州的城市化进程还是工业化都是有好处的。第三,一个人也好,我们国家的政策也好,总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才会进一步放开。现在温州土地成本高,四十几万一亩,那工业用地谁能承担如此高的成本?本地企业没办法,外地企业更没办法。所以这个问题到时候我想也会有所突破,再说温州在外地的很多企业,一旦温州的硬件有所好转的时候,也会回来办厂的。这样我想可能会出现温州企业的回流,因为温州靠近海边,比较适合外向型企业。总的来说,我相信温州还是有增长空间的。
《中国商人》:前些年对于温州个人来说,他出来是要生存、要发展、要发达。作为温州市政府来说,前三十年一直是鼓励他们的这种发展。如果还有一个三十年的理想发展时期,你用一句话来说,温州人和温州企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温州又应该向什么样的目标发展?
郑胜涛:其实下一个三十年又不一样,只不过它的高度可能不同,我们不能用一套工业模式适应一百年的发展。我们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够长了,企业的战略和规划过一段时间都是要调整的。现在主要是适应、调整、发展,它总是这样,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调整之后,一个新空间,一个新的业态出现了。你比如说,奥巴马讲美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有五个绿色梦想,绿色GDP、绿色能源、绿色大气,绿色消费、还有一个绿色农业,他说出来看起来很有高度,其实这些我们都在做。所以我们温州企业一直在做这样的转变,我想这就是我们温州企业和企业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就美国和中国来比较,它的基础比我们好,技术比我们好,但发展方向都是一样的。
郑胜涛:“举重若轻”创大业
从体育运动的举重,到创办实业的“举重”,再到领军社会团体和涉足政界的“举重”,神力集团董事长郑胜涛的身份在不断地改变,但不变的是他一身举重运动员的气质和意志、毅力、冲劲、闯劲,不变的是游走于商界政界间的“举重若轻”。在郑胜涛的身上,折射着温州企业家从埋头创业到事业有成,再到兼济天下的情怀……
举重情结
三奖中华大力士
在落幕不久的北京奥运会期间,神力集团董事长郑胜涛,以市举重协会奥运会观摩团团长的身份,带领15人的奥运会观摩团,抵京观看中国女将曹磊的75公斤级决赛,为曹磊的夺冠呐喊助威。同时,郑胜涛还宣布,神力集团将对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举重运动员每人奖励20万元,教练奖励10万元。这已是神力集团连续三届奖励奥运会中国举重冠军了,在国内,神力集团也是唯一一家连续三届对奥运会举重冠军进行奖励的企业。
郑胜涛认为,奥运金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士气,也能大大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而从具体项目看,举重又一向是我国的优质项目和“金牌大户”。早在2000年,“神力”就出资150万元,设立光彩神力报国奖,奖励在悉尼奥运会上勇夺5块金牌的中国举重健儿;2004年又继续赞助雅典奥运会中国举重健儿200万元。
而郑胜涛对举重情有独钟,更缘于他出身于举重运动员。“举重是运动之母,我就喜欢这个运动。”郑胜涛年轻时当过举重运动员。在那个连肚子都吃不饱的时代,郑胜涛以超凡的意志和毅力,在教练的指导下刻苦练习举重,并一举打破纪录,获得了温州举重冠军。可事隔不久,“文革”来临了,郑胜涛的“举重生涯”从此被断送。
但举重运动员的锻炼,造就了他遇重能举的秉性。
作为国家举重协会副主席,郑胜涛在了解到很多举重运动员营养跟不上,曾有运动员退役之后甚至以卖奖牌为生之后,感到非常痛心。他认为国家能够做的自己不做,国家帮不上的企业会尽力而为。他带头成立专门的基金,并联合一些企业,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现役运动员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帮助安排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为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在温州带头筹建了“温州企业家助奥联谊会”。
一主两翼
神力多元化腾飞
郑胜涛是一个不甘失败的人。在告别“举重生涯”后,他进厂当了工人。1981年,郑胜涛出任了一个“街办”的电机厂的副厂长,将这个原先危机四伏的企业搞得生机勃勃。第二年,他自己租了几间房子,办了个小小的五金机械厂。用从一个面临倒闭的企业租来的旧机器,生产冲剪机和方箱。又以赚来的3000元钱,将这些旧机器折旧买下来,并逐渐扩充企业。1984年,郑胜涛正式亮出了“温州市鹿城印刷机械厂”的牌子。
在此后的一段温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日子里,郑胜涛的企业成功地向市场推出系列机械产品,其中的“神力”印包机械,使国家邮政局的邮票印刷和公安部的防伪身份证印刷实现国产化,并进入了北欧、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1994年,郑胜涛以温州鹿城印刷机械厂为主组建了温州神力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又升格为无区域集团。
郑胜涛的战略眼光令人钦佩。早在神力集团刚组建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思考: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向什么方向发展?1998年,“神力”召开了一次集团发展战略咨询研讨会,邀请汪道涵等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和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到会,为集团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精英们的真知灼见给了郑胜涛极大的启发,神力集团确定了“一业为主,拓展两翼”的战略方针。
“一业为主”。巩固发展高科技机电制造业,印刷、包装、轻工、建材等大型机械成套设备、安全电气和新型锁具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世界印刷、包装机同行们竞争,打出“神力”品牌,最大限度地占有国内外市场。以“神力牌”为注册商标的印刷、包装、轻工、环保、建材设备等九大系列148种大型成套、整厂设备和机械产品,两获国际银奖,十摘国家金牌,四次填补亚洲空白,五次填补国内空白,畅销全国,远销亚、非、欧、中东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拓展两翼”。一翼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除了在当地积极参加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外,同时向全国各地发展,开发和经营工业园区、大型商业房地产、旅游度假区项目。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商家们唯恐避之不及,郑胜涛偏偏选择此时杀入地产业。他认为:当时人均住房面积还很小,未来整体社会需求一定很大;选择在低潮的时候进入门槛自然也低。温州的“神力大厦”、“欧洲城”、文成“天顶湖”旅游度假村;苏州的城市别墅“雅典花园”;常州的大型商住社区“国际城”;青海西宁市的西大街整条商业街开发改造;福建的霞浦县高罗湾海滨度假区……哪里有机会,就到哪里开发项目。
另一翼是化工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有盐化工项目的开发与生产及其下游产品如纯碱、烧碱、PVC及高分子材料;煤化工与天然气化工项目的开发生产及其下游产品如甲醇、醋酸、二甲醚、合成氨等。矿山资源开发项目有西藏的铅锌多金属矿、青海的金铜多金属矿、新疆的钒矿等。
涉足政界
为民营企业鼓与呼
在商界事业有成的郑胜涛,开始涉足政界。一长串的头衔,显示着他社会活动家的身份: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市世界温州人大会常务副主任、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等等。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民营企业十分发达,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托起了温州经济的发展。神力集团董事长郑胜涛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代言人,担任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会长。帮助解决温州市民营企业用地难问题;“升级”“温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大力开展活动,促进商会组织的网络建设和增强凝聚力、号召力——所有这些,都显示了郑胜涛强有力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
在担任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后,他把改善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视为己任。每年年初省“两会”和市“两会”召开前夕,是郑胜涛最为繁忙的时间。作为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他要向省政协和省人民政府提交经过认真视察、了解后撰写的提案和建议书;作为市政协副主席和工商联会长,他要率工商联界别的委员进行调查视察,代表工商联向大会提交集体提案和个人提案。
在温州,郑胜涛是最忙碌的人之一。他说自己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己的企业管理,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政协、工商联等活动,为温州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力量。
郑胜涛:商业思维与人文理想
“举重,举重,暮鼓,晨钟
——沉静年代的热烈生命
把孤独的理想举过头顶
沉默中蕴藏温暖希冀
怀柔是最终的救赎
当春雷响过大地
神力驱散荒芜”
或许是对力量有种天然的崇拜,郑胜涛很小就当了一名举重运动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还相当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体育的热情却都非常高涨。“举重是所有运动中的运动之母,我就喜欢这个运动。”
但如今回想起来,郑胜涛仍不免觉得遗憾。因为当时他已获得了温州举重冠军,正感觉自己在快速成长的时候,文革来临了,江青说这是野蛮运动,于是便被国家撤销。
虽然“举重生涯”从此被断送,但是对郑自身耐力和毅力的养成,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举重运动看上去很简单很枯燥,总是反复重复一样的动作,但是教练给我们制定了一套非常细的训练计划,从全年到半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做哪些动作,分多少组,一组几次,多少重量。此外还有登山、田径、打篮球等各种辅助训练,非常复杂。”
显然,企业管理和运营同样非常枯燥,也需要企业家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去坚持,而这段幼时的运动经历令他终身受益。
商业嗅觉和战略眼光
与中国无数草根企业家一样,郑胜涛也是白手起家。
上世纪70年代起,郑胜涛先后在一些早期的集体企业当工人、供销员、科长和代理厂长,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源。由于受文革影响很大,改革开放后,温州经济发展依然很慢,但社会正值百废待兴,加上温州人多地少,基于生存问题,逼迫大家去想办法,于是各种城镇个体户、私人承包户便如雨后春笋般滋生出来,直至1984年的73文件出台,这些才都变得合法化了。郑胜涛正是此时意识到文革后最好的历史机遇到了,于是便租下别人的场地和设备,凑了3000元钱创办了一家印刷机械厂,开始只能算是小作坊。之所以从包装机械起家,是因为郑在之前的集体企业中已经熟悉了这一行。
经过十年的资本积累,1994年正式成立了神力集团,这时郑胜涛的战略眼光便开始显现。他认识到,企业要获得长久制造优势,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于是提出“科技兴业”,同时打出“神力”品牌,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以巩固主业的发展。仅这一点,就比众多制造业民企提早了将近十年。目前在机械制造领域,“神力”已经拥有印刷、包装、轻工、医药、环保、建材等九大系列148个品种的大型成套设备和机械产品。在技术研发上,公司很早就与许多大学和科技院所合作,获得了不少发明专利,也填补了众多国内技术空白。
在神力集团以技术力和品牌力奠定了企业发展根基之后,于1998年作出重大战略调整,确定了“一业为主,拓展两翼”的战略方针。“一业”即机械制造主业。“两翼”之一,是大规模进军房地产领域,除了积极参与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外,同时向各地发展并参与西部大开发;二是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如环保产业、新型住宅建材产业等。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香港地产界可谓是哀鸿遍野,拖累内地市场也持续低迷,商家们唯恐避之不及,郑胜涛偏偏选择此时杀入地产业,则需非一般的胆识和眼光。他的依据是:当时人均住房面积还很小,未来整体社会需求一定很大;选择在低潮的时候进入门槛自然也低,高峰期进入成本高竞争也激烈。郑坦言自己不喜欢“凑热闹”,并且也借鉴了李嘉诚的做法,“他也是在低迷时期大举进入的。”
至于说专业化和多元化哪个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郑回答得很直白,“中国企业90%走向了多元化,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看你如何把握,有的企业从专业化做到多元化之后又把副业卖掉,它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路径而已,最终目的是令企业整体提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其实是没有能力多元化。”
目前神力集团的产业已延伸到有色金属矿的开发领域,并且成长性很快,但对公司的整体收益贡献最大的是地产,机械制造的成长已相对放缓。
“信仰是人生最终极归宿”
郑胜涛如今已笃信基督教,他将“荣神益人”树立为人生宗旨,即从事有益于他人的事情以荣耀神,并将“信”和“爱”作为行事为人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很多人的人生目标虚无缥缈,想到哪里算哪里。“但是当人们有了这种信念,心理就会非常坦荡,不管事业成就如何,也不论道路多么曲折和险峻,相信前途都会一片光明,你都能获得生命最大的满足,做什么事都会有信心,因为不是为自己而做,只要你这样想,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信仰的归宿是人生最终极的归宿。”
的确,如今不少成熟的企业家已经走上了精神觉醒之路,开始主动地寻找自我的精神家园,他们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的营养,或从宗教信仰中寻找生命的终极关怀。但是现实的悖论在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很多企业家都被市场弥漫的硝烟所吞没,疲于奔命,怎么能有机会静心思考生命的问题,解答人生的难题?
郑胜涛对此颇为感慨:“以前的人们都非常有耐心,比如从温州乘船一个星期到上海都习惯了,后来坐火车只要十几个小时,现在乘飞机只需半小时人们都恨不得5分钟一班,人们的心态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浮躁,没有时间去思考,以前的人们似乎有的是时间去游山玩水、探讨人生、思考问题。”
不过郑坦言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毕竟济才发展了30年左右。“但是二者并不矛盾,企业家无论多忙也应该考虑清楚一辈子做企业做人到底为了什么,想清楚之后心态会不一样。同样是在参与竞争,但就不会把竞争对手看成敌人,反而会看做是朋友、自己的老师,还可以作为自己的镜子。”
直面企业家群体,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家是干累了退休的时候,或者生病出了大事,甚至到最后才会想到人生的根本问题,想到自己的归宿,平时平平安安、忙忙碌碌的时候往往不会想这些。本来冀望将事业和精神传承给儿孙,但是儿孙接受的信息和眼界都不一样,他们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听话,这时企业家就可能感到一辈子的辛苦失去了意义,感觉很失落,很不放心也无所依托,也才会想到归宿。但话说回来,如果自己都没有坚定的人生信念,没有总结出生命最可贵的精神价值,又拿什么去传承给子孙呢?
当我们坐在温州一家宁静而温暖的红酒屋内畅谈的时候,一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人生话题逐渐变得具像而鲜明起来。郑认为这种没有压力的交流对企业家而言非常重要。
将精神营养分享给员工
一位佛学大师指出,现在跟过去最大的区别,是科技和资讯都比以前发达得多了,但是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感却没有增加。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按理来说,社会之多元、生活维度之广都远超过去,但却无法增加人生的快乐。看来快乐并不能从浮躁生活的表层得到,而只能从内心的宁静当中滋生出来。或许人们多一点反思,就能有所觉醒,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被浮躁的生活所裹挟,难以超脱出来。
幸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成功之后开始反躬自省,主动补充精神营养,寻找精神家园。然而,毕竟西方有文艺复兴带来的精神启蒙,有宗教改革推动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养成,虽然初期被描绘得很残忍,但文化和艺术先哲们对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的高度敏感,使得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并未淹没人文价值的存在。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被割裂了80年之后,却开始全面引进西方工具理性的成果,使得近几代人在人文精神的养成上,存在一定的缺失。郑胜涛坦言,人们思想中的很多基础是没有具备的,尤其是人文精神,传统文化被割裂之后,传承得太少,文化革命的伤害又很大,现在有所突破,但更多提的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价值没能得到重拾和发扬。“十七大对文化方面的表述有点到位了,但还是有点羞羞答答。”
如果发现有好的理念和精神营养,郑胜涛也很愿意与员工分享,因为这有助于培养员工内在的人文精神。前不久,温州颁布实施了《关于扶持“活力和谐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对评为活力和谐企业的非公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神力能首批荣膺此称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一贯高度重视员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各种福利应有尽有。郑总如今正打算将“信”与“爱”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借鉴苏州一家企业的做法,比如报销不用老板签字,自己花费多少报销多少,完全依靠对员工的高度信任与尊重来实现有效管理。
企业会自己培养“深耕粉”
据说中科院有位女院士,她发现黄山松能长在石头上面,感到很好奇,就去研究,发现了一种叫做“深耕粉”的东西,正是这种营养粉,促成了黄山松在石头上的生长。
说起温州企业生命力的问题。在郑总看来,政府是有责任制造这些深耕粉,而温州的企业,就像黄山松那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去指望得到辽阔的大地,辽阔的草原,也并不巴望政府提供深耕粉(因为“深耕粉”本来就很少,往往只能支持个别大型企业),企业要靠自己去努力挖掘、培养深耕粉,完成在“石头上”的生长。即使没有深耕粉,但是有石头,仍然能吸取日月精华,接受露水的润泽;即便连石头都没有,悬在空中,那空气里面也还有水分,总比什么都挨不着要好。“所谓适者生存,不能单靠社会、生态环境,而要靠自己的生存能力、生命力和免疫能力去发展自己。”
张德江曾多次说起浙民营企业:“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水就成长。”而温州民营企业更是其中的典型。作为温州市总商会会长,郑胜涛常被问及企业有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困境,对此郑颇为乐观:“凡是能够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其次,温州企业都是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起来的,克服困难就是企业的日常工作,前些年主要是投资环境问题,现在好多了。”
郑胜涛指出:“在继第一、第二次创业之后,温州企业普遍进入了‘第三次跨越’,不仅企业有了质的提升,企业家的慈善意识、扶贫济困的能力和意识也比以前强了很多。”
四、解析
- 时代背景:
郑胜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出生于温州市区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全家十口,兄妹六人。因生活所迫,身为长子的他16岁就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凭着一身力气,他下过农村,拉过板车,跑过供销,年纪轻轻就遍尝了生活的艰辛。六、七十年代,他在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苦练举重,一举打破了温州市的一项举重纪录,这件事成了他那一段生活中一个最难忘的亮点。
- 家族基础和个人信念:
中国三十年经济改革,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成绩,也催生了一个一度淡出历史视野的精英群体——全国各地民间商会,各种行业性、专业性协会及其联合组织的领导人。
如果说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时候,这个群体更多受到各地方政府的欢迎;那么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他们的声音则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比政府官员更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比一般的企业家更关注政策变动的信号。当然更重要的因素则在于:他们正在致力于中国企业家阶层一度有所忽略的工作——企业之间、产业之间、资本与实业、企业和社会的联合与互动。现任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会长、神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郑胜涛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9年1月1日,这是一个有特殊意...
现成的别人的评价
郑胜涛除了有着令人钦佩的战略眼光,更是温州企业公益慈善的带头人。神力集团开始从事慈善的时候,企业规模不大,还是处于创业阶段。郑胜涛最初的想法非常简单朴素——别人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就应该给予帮助。伴随企业发展,郑对慈善的投入也日益加大,逐步对慈善事业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很认同“做企业有两个基本历史使命”的说法,一个是创造财富一个是分配财富,分配财富即是去帮助更多的人群。
神力集团很早便开始针对一些贫困山区进行扶贫救助,目前在温州地区设有四个扶贫点,主要是由当地政府牵头,找到合适的具体扶贫项目,然后企业给予财力和人力支援。
扶助国家举重事业,也是目前神力集团一个很重要的捐助方向。2000年,“神力”出资150万元设立光彩神力报国奖,奖励在悉尼奥运会上勇夺5块金牌的中国举重健儿;2004年又继续赞助雅典奥运会中国举重健儿200万元。郑胜涛指出,奥运金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士气,也能大大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而从具体项目看,举重又一向是优质项目——金牌大户。
或许也因为自身的因缘,郑总很喜欢这项运动,虽然多年不练,但仍有挥之不去的举重情结:“在以前,这个项目的群众基础其实很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哑铃等各类举重工具,非常普及,我们在运输队时把车轮也拿来练,现在却大不一样了,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已非常差了。”
的确,由于观赏性很差,看得人少,所以没有人愿意赞助,很多运动员营养跟不上,曾有运动员退役之后甚至以卖奖牌为生。郑胜涛对此感到非常心痛,最近他已有了明确思路:公司将成立专门的基金会,并联合一些企业,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现役运动员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帮助安排退役运动员的生存就业问题,国家能够做的自己不做,国家帮不上的企业会尽力而为。等本届奥运会结束之后该计划将正式启动。此外为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在温州带头筹建了“温州企业家助奥联谊会”。
另外,郑胜涛的慈善捐助还涉及到环保、教育等诸多领域。自1991年以来,他赞助光彩事业、希望工程、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扶贫机构的资金已超过2000多万元。
但是与中国很多企业家所遇到的问题一样,郑胜涛也有这种困惑:“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太多头,社会信息比较乱,多头发布,哪个地方有困难都会来找你,各地方各级的慈善总会也好,扶贫办也好,都很多,经常令人感到无所适从。再有,企业捐出的完全是自己的纯利,并没有任何税收优惠,即慈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鼓励,实际等于政策不到位。”
因此,企业家如果想要从事慈善,特别是坚持长久的慈善行为,则恐怕需要唤起内心更大的慈悲心和社会责任感。如果仅仅是图名誉,则必然难以长久。
五、附件
1.郑胜涛------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0091.htm
2. 神的应许不会落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3fdf0550100c2kg.html
3. 郑胜涛:中瑞初释金融冲动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607/0715799087.shtml
4. 郑胜涛:商业思维与人文理想
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23011&PageId=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