钭正刚
一、基本信息
姓名:钭正刚
出生年月:1953年
籍贯:浙江临安
学历:大专学历
职称和证书:经济师
主要公司:杭州锦江集团
行业:环保能源与纺织
工作经历:曾任临安县临天农机厂供销员、临安县第三茶厂销售科长、临安化纤织物厂厂长、临安化纤总厂、浙江丝绸工学院实验厂厂长、任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新锦源董事,拟任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
二、解析——《钭正刚:中国垃圾发电先行者》
钭正刚其人——个人介绍
钭正刚,1953 年出生,浙江临安人;高级经济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历任浙江临安化纤厂厂长、浙江临安化纤总厂厂长、浙江丝绸工学院实验厂厂长、杭州锦江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杭州锦江集团公司董事长。
1983 年,创建临安化纤织物厂;1991 年,进入电力领域,建设了临安热电厂。1998 年,开始陆续投建12 座垃圾发电厂和能源综合利用电厂。锦江集团还涉足轻纺、造纸、制药等行业。
2008 年,钭正刚以68 亿财富位居胡润中国富豪榜第91位。
创业经历
1983年,钭正刚创 建了临安化纤织物厂,并逐渐确立自己在国内化纤行业的地位。
1992年,他通过建设临安热电厂,进入发电行业,并看准政府支持垃圾发电的良机,开始投资焚烧垃圾的热电厂。
1998年投资建设焚烧垃圾的热电厂。他的公司采用焚烧垃圾发电,原料不需成本的商业战略迅速在浙江、山东、河南等省 投资开发了十多座垃圾发电厂和能源综合利用电厂,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垃圾发电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杭州锦江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以轻纺、环保能源、建材、药业为主导产业,集工商贸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垃圾发电民营企业和国内最大的雨伞布生产商之一。
致富历程
1983 年,30 岁的钭正刚从轻纺行业开始了他的致富历程。这一年,临安化纤织物厂诞生,也就是杭州锦江集团的雏形。
1990 年,钭正刚创建浙江丝绸工学院实验厂,同年临安化纤织物厂更名为临安化纤总厂。次年钭正刚碰到来自香港的查济民,后者有意将其转移印花业务移到内地,于是两人合资成立了杭州兴安印花有限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收购当地家庭的机织化纤布加以印染加工后投放市场,这个时期钭正刚的资产得到了长足的积累。
此后钭正刚一发不可收拾,轻纺、印染、织造、服装及其进出口成为钭正刚生意的根基。“如何用有限的脚走好无限的路,如何用有限的金钱做好无限的事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钭正刚的这段话被挂了公司的网站上。
事实上,这句话作为钭正刚的发家史的总结却相当准确。除了最初的几年,钭正刚涉足路轻纺行业的很多实业之外,钭正刚和他的锦江集团看起来更像是个投资公司,而投资的领域则纵跨了环保能源和药业。
投资垃圾发电,不仅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产业更能获取政府的支持。杭州锦江的合作伙伴,美国垃圾发电大户欧格登先后在全国建立起的几十家垃圾发电厂就是在美国政府的资助补贴下建立起来的。
2003 年,在杭州市金融重点支持企业中,锦江的评级为AAA 企业,赫然在列。
进退安源
作为中国民营垃圾发电大王,参股或控股一家上市公司是钭正刚的梦想近年来,他曾先后染指原凯地丝绸、ST 江纸、中国凤凰,但重组操作均告失败。此后,钭正刚一度入主安源股份,但仅用一年多时间便抽身而退。
2005 年1 月,锦江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上海康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安源股份大股东萍乡矿业集团签约,萍矿以其持有的安源股份部分股权和其他资产作价4.05 亿元,与锦江集团(出资3.51 亿元)、上海康润(锦江集团关联公司,出资1.44 亿)合资组建新锦源投资有限公司。新锦源的股权关系为:萍矿持股45%,锦江集团持股39%,上海康润持股16%。
在控股安源之初,钭正刚曾明确表示“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实现与上市公司共同前进的发展战略”。
但此后双方出现分歧,安源股份拟发展浮法玻璃项目,而锦江希望安源股份参与投资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而受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开曼铝业部分进展不顺,锦江集团资金链紧绷。
2006 年7 月,锦江集团、上海康润将新锦源股权悉数转给萍矿及其关联方,安源股份将另一合资公司锦龙水泥55%股权卖予浙江康瑞。锦江集团与安源股份不再具有产权关系。
“锦江的本意是做大煤电铝产业链,并没有将安源股份视为取款机。”一位接近该集团的人士表示,在与安源股份原大股东萍矿集团的博弈过程中,钭正刚“没占什么便宜”。
入主华联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PTA 厂家,华联控股的实际控制人2007 年5 月悄然生变。出手的正是钭正刚和他的锦江集团。据当时华联控股年报披露,杭州锦江集团持有该上市公司母公司江苏省华联发展集团20.8896%的股权,超越华侨城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至此,锦江集团老板钭正刚间接成为华联控股的实际控制人。这也是钭正刚继2006 年退出安源股份以来,又一次亮相资本市场。
“控股华联集团,这没什么好说的。”对于外界的咨询,钭正贤显得异常低调。
华联集团成立于1983 年,注册资金9061 万元,现有成员企业20 余家,为华联控股(持股31.32%)、深中冠(集团持股4.54%,华联控股持有28%)的第一大股东。华联集团股权结构一直比较分散,原有国资股东单位21 家,国资委控股12.09%。 2005年4 月,该集团12.09%的国有股权划转给华侨城集团,后者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6 年初,华联集团的部分股东考虑退出,锦江集团及关联方浙江康瑞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了几家发起人的股权。
截止到2006 年12 月31 日,华联集团的股东单位变更为18 家,其中,国资背景股东合计持有68.19%股权,民营股东合计持有31.81%股权。其前四大股东分别为:锦江集团持有20.89%,华侨城集团持有12.09%,浙江康瑞持有7.295%,江苏省纺织集团持有6.49%。
华联控股的业绩颇为优良,该公司斥资24 亿元建设的年产60 万吨PTA 项目,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均为100%。据其2008 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该公司拥有20 万吨存货。以PTA的600 元/吨的市价净利计,这批存货可产生1.2 亿元利润,赢利前景乐观。
布局化工
作为福布斯上榜富豪,钭正刚财富原点从纺织行业起步。1983 年,30 岁的他创建临安化纤织物厂,此后逐步拓展至轻纺、印染、垃圾发电、造纸等产业。
在短短数年间,钭正刚先后在各地设立12 座垃圾发电及能源综合利用电厂。
不过,钭正刚并未收手,他又将目光瞄准了水泥、电解铝及煤炭等能源产业。
2003 年10 月,禹州中锦水泥项目正式立项,总投资10 亿元,由锦江集团控股60%、中锋集团参股40%运营。同月,开曼能源公司独资4029 万美元设立开曼铝业公司,在河南陕县实施年产120 万吨砂状氧化铝项目,规划总投资46 亿元。
由于氧化铝项目投资巨大,2004 年初,钭正刚变卖了部分电厂及制药企业,以满足三门峡氧化铝项目的资金需求,并缩短开曼铝业原先两条生产线同时开工的计划,先上马一期40 万吨生产线。
钭氏语录
“有限的是脚,无限的是路;有限的是金钱,无限的是事业。如何用有限的金钱做好无限的事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企业发展壮大的任何阶段都离不开正确的发展思路。只有正确的思路才能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正确的企业定位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才能使企业更加成熟壮大。我们保证有限的脚所走的路越走越宽,有限的金钱用得更有价值,事业不断发展就需要锦江人的奋发努力。”
“锦江人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在大环境下定向,在小环境上定位的路。实事求是,突破创新,锦江人披荆斩棘开出新大道,奋发前进,力图走得最快最稳。”
“荣誉是社会对我们过去的认证,我们把荣誉看作对自身的否定。”
“每一次的突然和革新,我们都从否定开始。”
三、解析
锦江集团——集团介绍
杭州锦江集团源于20 世纪80 年代,组建于1993年,是一家以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化工为主产业,集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行政总部位于杭州市中心的锦江大厦。集团连续被国务院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评价中心评定为最大经营规模、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 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民营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百强企业、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浙江环保骨干企业、环境保护知名企业、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杭州市重点工业企业;连年被有关银行评为AAA 级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集团整合矿业、电力、氧化铝、电解铝等优势资源,打造成极具竞争力的资源性产业链—有色金属产业,并将其作为集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
为了使锦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近年来,该集团又将产业链延伸到了化工领域。组建了一流的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企业;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组建了国内一流的大型化肥、烧碱及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并已成为集团的主要产业之一。
锦江集团在积极打造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化工等主产业的同时,致力于国际物流中心、宾馆等商贸领域的发展。国际物流中心迄今为止杭城规模最大、功能最齐、设计科学的物流基地。
锦江文化
锦江理念—为正则刚,有容乃大;
锦江精神—励精图治,求实奋进;
行为理念—正确做事,踏实做人;
管理理念—思想决定出路,机制决定效率;
锦江价值观—发展共成,价值共享;
锦江倡导—服从是天职,执行是任务;学习是基础,沟通是良药;团队是核心,创新是源泉;成长是目标,发展是根本。
人才战略
发展共成
锦江就是一个实现梦想的人生大舞台,为员工搭设舞台,实现员工更多梦想,成就员工更多价值,让员工与锦江同进步,共发展。
人才是锦江的宝贵财富,是锦江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锦江把对人的投资视为最有价值的投资。锦江从创立到发展,致力培养和造就卓越的团队资源。尊重人,为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和谐成长和创造发挥的环境,是锦江一如既往的发展之道。
锦江致力于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力争通过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良性的竞争舞台、完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效能,让员工在锦江的大熔炉里实现梦想与价值。创造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强烈的认同感,是员工以锦江为家,以有为成就无为!
锦江使命
锦江集团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发展环保能源产业以来,致力于研究开发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石煤等低热值燃料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并进行产业化推广,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装置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形成了以投资管理、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为核心的产业链管理体系,并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走出一条企业化运作的成功道路。集团在浙江、山东、安徽、河南、云南、湖北等地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近二十家,成为国内拥有垃圾焚烧电厂最多、累计处理垃圾能力最大的企业集团。
锦江集团以保护环境,发展民族经济为己任,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为治理环境,发展环保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励精图治、求实奋进,不断探索,再攀高峰,愿为中国民族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努力,为我国环境综合治理,做出自己新的积极的贡献。
集团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理念,走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发挥环保能源产业的技术优势和有色金属产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产业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拥有多条日产5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年产100 万吨级大型水泥粉磨站等建材企业。
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愿与全国各地致力于循环经济和环保事业的政府和企业合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环保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锦江产业
【环保能源】
杭州锦江集团自90 年代发展环保能源产业以来,致力于研究开发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新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石煤等低热值燃料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并进行产业化推广,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全国产化装置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走出一条企业化运作的成功道路。
2004 年6 月杭州锦江集团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共同投资杭州锦江集团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为杭州锦江集团环保能源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咨询。该项目是IFC 在固体废物能源设施领域的首次投资,它同时也是IFC 与中国民营企业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首次合作。
环保能源产业已形成了以投资管理、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为核心的产业链管理体系,在山东、安徽、河南、浙江、云南等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将近二十家,成为国内拥有垃圾焚烧电厂最多、累计处理垃圾能力最大的企业集团。
【有色金属】
集团整合矿业、电力、氧化铝、电解铝等优势资源,打造成极具竞争力的资源性产业链—有色金属产业,并将其作为集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
【商贸领域】
锦江集团在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建材等产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还积极拓宽地产置业,国际物流等领域的发展。
【化工产业】
为了使锦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近年来,集团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将产业链延伸到了化工领域,组建了国内一流的大型煤化工和盐化工生产企业。
垃圾发电产业现状
【垃圾的快速出路】
从20 世纪70 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运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欧美一些国家建起了垃圾发电站,美国某垃圾发电站的发电能力高达100 兆瓦,每天处理垃圾60万吨。
2008年的德国,垃圾发电厂每年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从国外进口垃圾。目前全球已有各种类型的垃圾处理工厂近千家,预计3 年内,各种垃圾综合利用工厂将增至3000 家以上。科学家测算,垃圾中的二次能源如有机可燃物等,所含的热值高,焚烧2 吨垃圾产生的热量大约相当于1 吨煤。如果我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000 至6000万吨。
在中国,如果到2010 年,垃圾焚烧处理量占总垃圾产量的10%,焚烧热能用于发电和供热,则从现在到2010 年需要新建日处理能力为3.2 万吨的垃圾焚烧设备。可以考虑在大中型城市建立处置能力在500 吨/日以上的大型垃圾焚烧装置30 处,新增发电总装机288 兆瓦,年发电量可达到2 太千瓦时;新建处置能力150—500 吨/日的垃圾焚烧装置35 处,新增发电总装机105 兆瓦,年发电量0.75 太千瓦时。
如果到2020 年焚烧发电的垃圾处理量达到总量的30%,则2010 年到2020 年需要新建日处理能力为13.1 万吨的垃圾焚烧设备。新建处置能力500 吨/日以上的大型垃圾焚烧装置将可以达到120 处,新增发电总装机1152 兆瓦,年发电量8.3 太千瓦时;新建处置能力150-500吨/日的垃圾焚烧装置140 个,新增发电总装机420 兆瓦,年发电量3 太千瓦时,届时垃圾焚烧发电总装机将达到2000 兆瓦以上。
虽然垃圾发电技术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是人们对垃圾发电的技术并不了解。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也彻底消灭了病源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要物,在高温焚烧产生的烟雾经过处理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
第二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最后干燥脱硫,产生一种气体叫甲烷,也叫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现在,很多垃圾发电项目都采用的是BOT 融资模式,非常具有投资的优势。BOT 模式所涉及的标的一般为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交通、供水、桥梁、机场、港口等。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规模大,投融资风险高,收入来源稳定,建设周期漫长,技术含量高,且通常为政府垄断经营,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一个特定的城市,投资者一旦与市政部门达成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协议及服务合同,则该厂的产品(电、热)即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收入,市政部门按合同约定的电价收购电厂所生产的电力。
由于垃圾发电受到政府的支持,对垃圾发电厂上网售电,国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予以保护。同时市政部门须按时、按量、按质供应原材料(垃圾),并按核定的垃圾处理量支付垃圾处理费。采用公司的核心技术建设的垃圾发电厂的运营成本低廉,且没有原材料采购成本及销售费用,直接的成本支出为人工及运营维修费用,主要费用是折旧和财务费用。
虽然如此,建垃圾发电站费用要非常高,首先,会选择地方政府具备一定的财力,同时城市居民也有经济基础,已经有或有即将出台的垃圾排放收费政策相配套,能够部分解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地方进行投资。
第二,要求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化程度和居民生活现代化水平高的地区,垃圾热值容易满足要求。
第三,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城市和地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未来应用的重点区域将是: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其它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城市、沿海城市和主要旅游城市、沿长江流域地级城市、各主要湖泊、江河附近地级市、以地下水为饮水源城市等。
【技术的增长信心】
垃圾发电的增长依然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技术或工艺问题的制约,比如发电时燃烧产生的剧毒废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日本2005 年推广一种超级垃圾发电技术,采用新型气熔炉,将炉温升到500℃,发电效率也由过去的一般10%提高为25%,有毒废气排放量降为0.5%以内,低于国际规定标准。
随着垃圾回收、处理、运输、综合利用等各环节技术不断发展,工艺日益科学先进,垃圾发电方式很有可能会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技术之一。从长远效益和综合指标看,将优于传统的电力生产。我国的垃圾发电刚刚起步,但前景乐观。
我国有丰富的垃圾资源,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近300 亿元,而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2500 亿元的效益。垃圾的产生量和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等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10 年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将为1.52 亿吨,2015 年和2020年将达到2.1 亿吨。2005 年大中城市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将达到70%以上,含水率在50%左右,并配合垃圾分类等措施,到2010 年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基本能够达到直接焚烧的要求。
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垃圾如考虑占总量的50%的话,热值按5000 焦耳/千克计算,则垃圾能源资源总量为760TJ,可利用量380TJ,可利用的垃圾发电装机潜力为2500 兆瓦,提供电力约18 太千瓦时。
2020 年垃圾能源资源总量为1050TJ,可利用量525TJ,可利用的垃圾发电装机潜力为3450MW,提供电力约25 太千瓦时。因此垃圾焚烧发电从资源角度来说潜力很大。
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很支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目前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装置的投资大都来源于当地财政,都是在经济条件相当好的大中城市。国家环保总局在2000 年出台了有关垃圾焚烧发电的污染控制标准和规范。
中央在2001 年11 月出台了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行增殖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非常明确且易于操作。
此外,国内的一些机构正在进行通过法律条文形式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研究以及其它相关的准备工作。参考国际上的经验,垃圾焚烧发电可以作为被鼓励的技术之一包含其中。欧洲在垃圾焚烧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它是与欧洲各国垃圾处理的体制和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密切相关的。
从体制上,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成熟的产业,大部分由私营公司和企业来运营,政府通过垃圾收费政策从垃圾排放者中筹集资金,支付给垃圾处理企业,常常通过竞标确定垃圾处理的价格;从标准上,欧洲各国制定严格的垃圾焚烧标准并严格执行;
从政策上,欧洲各国通过立法或优惠的政策鼓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实施,如英国在其非化石燃料公约、德国在其新能源法中都规定:垃圾直接焚烧发电的电力电量强制上网,并实施电价补贴或绿色电价因此我国也应考虑逐步制定合理和优惠的政策促进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
【蓬勃的中国市场】
国内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在1987 年投入运行,垃圾焚烧发电在九五期间得到一些城市特别是南方大中城市的重视。从2000 年到2006 年建成有100 多个日处理量在200 吨以上的焚烧装置,主要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郑州、哈尔滨等大城市以及南方一些中等城市如苏州、宁波等,规模最大的纯垃圾焚烧处理装置的日垃圾处理量为1800 吨,装机18兆瓦,此外目前在广东等地还有一些项目在建设之中。
虽然近两年发展迅速,但因为起步晚,垃圾处理总量和装机总量都不大,占我国生活垃圾总量的3%左右,发电总装机容量200 多兆瓦。
垃圾焚烧发电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趋明显,因此经济发达的一些城市在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应用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新技术建立了它的第三套垃圾焚烧装置,1998 年8 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国内首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这一系统集成了国内开发的垃圾低污染焚烧技术、尾气净化技术、自动点火、冷渣分选和燃烧控制等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污染控制和排放技术指标。
该厂筹建于1985 年,建厂初期,从日本进口了两台三菱.马丁式垃圾焚烧炉。但由于生活垃圾存在水份高、热值低、多变化、未经分选的特点,垃圾进炉后水分蒸发大量吸热,干燥时间长,着火慢,易结块,烧透时间长,炉膛温度易大幅波动,垃圾焚烧不稳定。
同时一期工程垃圾焚烧热能利用率低,总体发电能力仅为500 千瓦,每年还需向电网买电。为解决这些问题,深圳在1996 年开始第三台垃圾焚烧炉国产化工程和对日本进口垃圾焚烧炉的改造及新建一台3000 千瓦发电机组工程。
2002 年前上海的垃圾处理都是直接填埋,不仅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而且占用大量土地。为此,上海建成了其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来自浦东全区的生活垃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垃圾的压力。该厂的设计垃圾日处理能力是1094 吨,目前每天垃圾的焚烧量保持在1100—1200 吨;设计日发电能力是408 兆瓦/小时。
天津市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建设之中,总投资5.7 亿元,垃圾焚烧处理系统采用世界先进的日本TAKUMA 公司SN 型炉排焚烧技术,由3 条400 吨/天的焚烧线组成,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1200 吨。系统采用连续运行方式,估计建成后全年可处理垃圾40 万吨,天津市区生活垃圾的四分之一将被焚烧处理。设计发电装机容量为18 兆瓦,日发电量35.1 万千瓦时,年上网总电量为1.16 亿408 兆瓦/小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4.8 万吨,真正实现了对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BOT 模式】
BOT 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转让)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代表着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的概念。这种模式的基本线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投资者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
未来五年我国环保投资总需求约为7000 亿元,按照总投资的1/3 计算,自有资金需求额高达2333 亿元,如此巨额需求完全靠财政投资是不现实的,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外资)投资环保产业已是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的共识,BOT 模式将是我国环保产业项目融资的一个发展方向。
采用BOT 模式需要有商业资本积极大规模的进入,而污水处理行业的收益和排污收费是相关的,排污收费关系到国计民生,考虑到我国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污水处理行业不可能有超额利润,也就决定着不会有大规模的商业资本的进入。因此,在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全面推广BOT 项目融资模式的时机尚未成熟,只是少数经济发达的城市有条件采用,投资人也只有少数追求回报稳定性而不是高投资回报的大财团。
【2007 年垃圾发电重大项目】
美国垃圾发电巨头控股重庆
2007 年2 月14 日重庆钢铁集团与美国卡万塔控股集团(简称卡万塔集团)达成协议,由卡万塔集团购买其子公司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简称三峰公司)40%股份。
三峰公司利用世界知名的马丁技术分别在重庆市和福建福州市设计、建设、运营了两座现代化1200 吨/天的垃圾发电厂,另外正与中国几个大型垃圾发电厂洽谈合作。
东北首个垃圾发电项目在沈阳开工
2007 年5 月15 日,沈阳与意大利阿兹亚环境股份公司合作,老虎冲垃圾填埋沼气处理及发电项目正式开工。今后,沈阳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烂菜叶、剩菜、剩饭这些生活垃圾,将变成用来发电的宝贝。这一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填补了东北地区利用生活垃圾发电的空白。
作为沈阳市第一个清洁能源项目,今后,要将老虎冲垃圾填埋场中每年的60 多万吨生活垃圾产生的沼气收集起来,一部分用于燃料,一部分用来发电。
福建最大垃圾发电厂开始发电
2007 年6 月9 日,红庙岭垃圾发电厂,红庙岭垃圾发电厂是福建省目前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总投资约3.5 亿元,占地约100 亩。该发电厂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马丁技术建设,设计规模为日焚烧处理垃圾1000 吨,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33 万吨,配置装机容量为1.6 万千瓦发电机组。投入使用后,每天将焚烧榕城日产生垃圾量的近2/3,年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
四、解析——是什么成就了钭正刚?
钭正刚,现任杭州锦江集团公司董事长,2008 年,以68 亿财富位居胡润中国富豪榜第91 位。
翻开他的履历,这样的巨富竟然是靠垃圾发家,钭正刚走的到底是这样的一条财富之路呢?他又是如何利用别人躲都来不及的垃圾致富的呢?
众所周知,城市化让中国大多数的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从政府到研究机构,垃圾处理成为了长年研究,长年都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露天堆放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每年年产1.5 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垃圾”价值高达250 亿元。垃圾发电作为处理可再生垃圾的一种方式,最被看好。
其时,垃圾发电产业在国内仅是被看好的投资新领域,仅是处于理论阶段,那么理论付诸实践呢?这就需要勇敢的拓荒者,钭正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1998 年他独辟蹊径,投资焚烧垃圾的热电厂,显示了其卓越的前瞻能力,这也帮助他日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发电行业领路人。
在此之前,钭正刚早在90 年代初就看到了电力的前景。他先在浙江省内连续投资热电厂,之后与英国国家电力公司、美国欧格登公司等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煤泥、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领域成为了公司瞄准的方向。当可再生垃圾理论传入中国时,钭正刚便毅然投身其中,走上了他的垃圾致富之路。
目前,锦江集团在浙江、山东、河南等省已经有10 多座垃圾发电厂和能源综合利用电厂。而武汉、西安,兰州、沈阳等地,将是公司下一步的投资城市。“环保能源是集团的高速增长产业。”钭正刚毫不否认这个行业就是公司未来增值的筹码。
五、钭正刚一些相关新闻
http://finance.jrj.com.cn/people/2010/06/2115267646050.shtml
垃圾大王钭正刚的金融秘术
随着被卷入徐绍芳案,身家高达70余亿的钭正刚多年掘金路线开始浮现
钭正刚进退维谷
这位身家75亿的杭州人,被迫面对江西省宜春市检察院的传唤。
6月2日,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萍矿集团原董事长徐绍芳被曝收受贿赂,现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杭州锦江集团董事长钭正刚,被指向徐绍芳“行贿”150万元,以感谢徐为锦江收购安源股份提供了便利。
“我相信钭总的人品。”锦江集团董事总经理王元珞向本报称,锦江退出安源时主动承担了合作期间的全部亏损,并给予萍矿集团实际投资总额50%比例的投资回报,共计1.595亿元。因此,江西国有资产没有任何损失。
而本报调查,钭正刚曾先后染指凯地丝绸(000411,现名英特集团)、*ST华控(000036)等股票,目前仍为*ST华控母公司华联发展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通过剖析钭氏财技,或许可以旁观锦江进退安源股份的是是非非。
亿万富豪被传唤王元珞心情复杂
“最近关于钭总的传闻很多,现在看来想瞒也瞒不住了。”她说,自从江西省纪委办案人员出现在该集团后,公司15000名员工人心浮动,在全国各地进展的一些大项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半年多来,钭正刚不得不配合纪委、检察机关的一次次调查问讯。而随着案情的发展,今年4月25日他在杭州会见宁夏中卫市政府考察团后,就再很少出现在该集团了。
“钭总在杭州,但不方便见面。”王元珞向本报表示,6月9日钭正刚曾在约定地点等待宜春市检察院办案人员的调查取证,但对方一直没有出现。
神龙潜渊的钭正刚大有来头。2003年,他以1.76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1位。其后,这位主营垃圾发电的杭州人就成为各大榜单的常客。到2009年底,锦江集团总资产逾300亿元,钭个人净资产约为75亿。而胡润“2009低碳富豪榜”称,钭的财富除有色金属和化工等产业,仅垃圾发电项目就值45亿。
凯地遗恨
钭正刚发迹于草根。
他早年卖过农机和茶叶,后来租借4台织机创办临安化纤织物厂。1991年,他与香港实业家查济民合资设立印花厂,继而成立锦江公司经营机械和轻纺城。
1992年起,钭正刚涉足垃圾发电业务,以解决锦江织造等耗能产业的电力不足问题。他先后与浙江大学、英国国家电力公司、美国欧格登公司等开展合作,盈利状况一般。
1998年3月,钭正刚受聘凯地丝绸总经理。据其1999年报:1998年3月至1998年10月,钭正刚任总经理期间,未经董事会同意,擅自将巨额资金交给中国华诚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投资”,导致1900万元本金未能收回。另外,还发生虚增利润800万元等诸多问题。
当时凯地丝绸并未发生股权转让及资产重组,凯地丝绸负责人称,聘任钭正刚的主要理由是想要引进民营机制。但钭正刚是民企锦江集团法定代表人,凭什么担任凯地总经理?一上任就把2200多万元巨款存入华诚,他和华诚有没有特殊关系?凡此种种,都为证券市场留下了不解之谜。
而ST凯地处置钭氏“烂尾”项目的方式,同样令人生疑。
2000年3月21日, 杭州市中级法院判决华诚公司返还凯地借款本金人民币1857.6万元,华诚如不能清偿上述款项,锦江集团对不能清偿部分的30%负赔偿责任([2000]杭经初字第28号民事判决书)。随后,华诚以实物抵偿354万元欠款;锦江归还460万元。华诚尚有1043.56万元没有归还。
2000年11月17日, 杭州市中级法院下达民事裁定书,华诚已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决定终结执行(2000)杭经初字第28号民事判决书。2001年1月16日,凯地董事会将华诚公司应收款账务列入“核销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至此,上千万元资产不了了之。
彼时的钭正刚,正忙于将锦江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旧版《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至少应为2人,于是,他与老乡万马集团(002276,万马电缆)老板张德生相互赠送3000万元资产。
2001年2月完成改制,锦江集团注册资本2.58亿元,张德生持股11.63%。万马集团注册资本2亿元,钭正刚持股15%。四年后,钭、张分别与第三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双方均以人民币1元转让相互赠送的股权。锦江进行同比例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在本次股权转让后注册资本5亿元,钭正刚控股88.37%,自然人盛雪华持有11.63%。
相关资料显示,盛雪华为杭州锦江集团纸塑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三星级临安广场大酒店的法定代表人。但无法证实其与钭正刚的关系。
2003年,钭正刚还曾运作重组原中国凤凰(000520,现名长航凤凰),拟拿出自己的几家发电厂资产置换其亏损的化纤资产。但这家中石化下属的上市公司未能遂愿。
钭正刚并未就此罢休,他逡巡于资本市场,寻找着新的机会。
合资铝业
铝电一体化,这或许是钭正刚投资铝业的初衷。
1997年与美国垃圾发电大户欧格登合资之初,钭正刚曾前往美国考察。欧格登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运营着几十家垃圾电厂,日子过得很不错,这让他大开眼界。此后,他加快了新项目拓展进度。
2002年6月,钭正刚投资2.1亿元兴建的杭州桥司镇垃圾电厂投产,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获得政府2000万元的直接投资。最初两年发电1.6亿千瓦时,按照国家规定电价0.51元/度计,约获得6000万元收益。但燃煤等日常运营投入1000多万元,赢利遥遥无期。
钭正刚就想,如果投资水泥、电解铝等耗能产业,通过热电联产降低成本,或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咨询公司建议他投IT、电子、服务业。他坚持认为自己能在高能耗行业里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
2003年10月,钭正刚在河南禹州圈地770亩,与禹州市中锋集团联合投资10亿元设立2×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月,他的英国开曼能源公司在三门峡市陕县独资4029万美元设立开曼铝业公司,兴建年产120万吨砂状氧化铝项目及垃圾发电厂,规划总投资46亿元。
由于氧化铝项目投资巨大,2004年初,钭正刚变卖了部分电厂股权及制药企业,并放缓中锦水泥的进度。6月份,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宣布将对锦江环保能源产业提供1000万美元的投资入股和2000万美元的长期贷款,并提供技术和管理咨询。
然而宏观调控不期而至,国家对铝业采取了严格控制贷款政策。当时大量电解铝产能过剩,促使上游的氧化铝项目风险骤增。迫不得已,钭正刚再次狩猎资本市场。
2004年12月,锦江入主安源股份(600397,SH),计划将氧化铝的55%股权置入安源母公司萍矿集团,再由萍矿放到安源股份。而作为回报,该矿伴生的煤炭资源交由萍矿开采。但在优先发展氧化铝还是玻璃项目等问题上,双方产生严重分歧,一年后钭正刚黯然出局。
纷乱之下,钭正刚在铝土资源丰富的三门峡地区寻求合作者。
2006年,开曼铝业与伊川电力集团实现交叉持股:开曼持有伊电60万吨电解铝项目的50%股权,伊电持有开曼150万吨氧化铝项目的50%股权。其后,双方合资设立陕县恒康铝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0亿元。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4亿元,电解铝年产能24万吨,已于2008年底投产。
截至2006年底,锦江集团资产总额100.86亿元,负债57.72亿元,资产负债率57.23%。
盈利之惑
经历了阵痛与波折之后,钭正刚对风险控制更为审慎。
2007年6月,钭正刚悄然潜行国内最大的民营PTA(精对苯二甲酸)厂家*ST华控。其年报首度披露,锦江集团持有该上市公司母公司华联发展集团20.8896%的股权,超越华侨城集团成为*ST华控第一大股东。
华联发展集团成立于1983年,为*ST华控(持股31.32%)、深中冠(集团持股4.54%,华联控股持有28%)的第一大股东。该集团原有国资股东单位21家,华侨城控股12.09%。
2003年起,锦江集团携手关联方浙江康瑞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康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浙江正才实业有限公司,收购浙江省轻纺集团、广州市纺织工业联合进出口公司等所持华联股权。到2006年底,锦江集团持股20.89%,超越华侨城成为第一大股东。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华联发展集团的股东单位变更为16家,其中,民营股东合计持有47.82%股权,具体为:锦江集团20.89%,上海康润10.86%,浙江康瑞10.22%,浙江正才5.85%。
值得关注的是,*ST华控多份年报称,“民营企业锦江集团虽为第一大股东,但在董事会中只占一个席位,没有对集团重大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同时,锦江集团也没有参与集团日常管理运作,没有要求报送日常财务报表数据,未合并财务报表,也未派员进行经济审计”。
“华联发展集团目前只有第一大股东,没有实际控制人。”*ST华控2009年报称。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锦江集团总经理王元珞亦作出了相同的回应。
不过,锦江自有项目的盈利能力仍然值得关注。
“垃圾发电多数是亏损运营”,锦江集团副总经理任光惠曾向外界表示,垃圾发电厂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电费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70%~80%左右;二是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理费,约占15%~30%左右。任光惠说,如果每吨垃圾处理补贴50元以上、上网电价在5毛钱以上,可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以山东菏泽锦江垃圾电厂为例,由于发电计划不足,电厂生产运行率仅为35%;垃圾发电成本为0.397元/度,而其执行的临时电价仅为0.285元/度;加上政府承诺垃圾焚烧的补贴迟迟不能到位(每焚烧1吨垃圾,政府给予10元补贴),导致其长期亏损。
但在山东淄博,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1.2万千瓦垃圾焚烧热电机组,就明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594元。今年6月11日投产的武汉市锦江长山口垃圾电厂,则已获得60元/吨垃圾处理费的财政补贴。
而锦江的另一隐秘利润源,则来自项目所在地政府的“零地价招商”政策。本报独家获得的一份河南某市政府文件显示,锦江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后,“政府按该项目实际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对锦江集团进行奖励,直至达到该项目实缴的土地价款总额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