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一、基本信息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世纪60年代
国籍:中国香港
所属行业: 地产业 净资产:16亿美元
排行榜:福布斯2009 名次:450
二、基本简历
版本一:
张欣简介
出生年月:60年代
籍贯:北京
职位:CEO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
北京SOHO 中国联席总裁。上个世纪60年代在北京出生,童年时代在天津等十多个城市停留过,14岁随母亲移居香港,为储钱读书曾做过信差、办公室秘书兼财务,后来在 朋友的建议下,她于19岁远赴英国,并于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至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 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 Group)任职投资顾问,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1994年和潘石屹 (当时是北京房地产公司老总) 结婚。1995年张欣辞职回到北京,和丈夫携手在建筑界打天下,与夫共同创建了“北京红石实业”,即SOHO中国的前身。从1995年以来,公司已经开发 了SOHO现代城、博鳌蓝色海岸等有影响力的房地产项目,成功开发多个大型商住项目,成为市场领袖,现为SOHO 中国联席总裁。
张欣曾经拿过几个国际性的奖项:2002年10月,凭借“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相当于建筑领域奥斯卡奖的全球“建筑艺术推动大奖”。2002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2003年入选《商业周刊》“亚洲之星”、2004年底入选200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被传媒誉为“中国最聪明的女人。”
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张欣女士, 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张欣和她的先生潘石屹,以中国开发商的明星夫妻和前卫形象著称,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张欣和她的SOHO中国公司用一个个独特的建筑作品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品质和商业天赋。
张欣热爱艺术,痴迷于一切能够展现创造力的活动,并对建筑艺术充满激情。作为中国最前卫建筑的资助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她多次赢得具有国际声望的大奖。SOHO中国所开发项目的创意均来自张欣。
张欣1965年出生于北京,14岁移居香港,之后,她留学英国,就读于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经济学专业。1992年,从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毕业,获得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后加盟华尔街,先后在高盛和旅行家集团任职,直到1995年底,返回中国,与潘石屹共创了他们自己的房地产公司—SOHO中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大规模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大量中小型公司在迅速崛起,做建筑的张欣和潘石屹敏感地预见到网络技术将要对未来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他们在自己的第一个项目SOHO现代城中首次提出了SOHO(小型办公、居家办公)的概念,为都市里年轻专业人士和中小型公司提供灵活的多功能空间,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张欣在中国建筑史上做出的又一创举。这个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在创新观念上,给处在建 筑时代的中国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引领作用。长城脚下的公社于2002年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张欣作为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投资人“因其 大胆的创新精神,积极推动12名亚洲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极富当代精神的私人住宅”而一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世界建筑舞 台获奖。参展模型被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也是该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品牌,SOHO中国入选2006年《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SOHO中国是当前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在北京CBD的项目开发量占北京CBD总开发量的20%。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IPO以及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
奖项及荣誉
2005年1月,张欣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年轻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这是对她已取得成就的认可和对未来改变世界将要做出的贡献的期待;
2004年7月,张欣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4年度的“亚洲之星”,《商业周刊》每年评出25位“亚洲之星”,以表彰他们对改变亚洲面貌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亚洲之星”来自亚洲各领域,有政治家,金融家,评论家,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等;
2005年5月至今,美国“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理事;
2005年3月至今,“亚洲企业领袖协会”(Asia Business Council)会员;
2004年1月,张欣和潘石屹双双被Asia Inc评选为亚洲50岁以下的最具活力的锋线人物;
2002年9月,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张欣荣获特殊大奖――“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2002和2003年,张欣被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连续评选为“年轻的领导者”;
2002年,张欣被中国权威经济报纸《经济观察报》,评选为“中国社会转型力量——最具影响力的17位年度人物”。
版本二:
张欣名片
14岁在香港做女工。
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2年至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 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 Group)任职,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
1996年至2002年任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合伙人。主要负责SOHO现代城、建外SOHO、建筑师走廊、博鳌蓝色海岸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建筑等工作。
现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
张欣风光无限精彩回放:
2001年1月,张欣走进央视《对话》栏目;
3月,入主《华夏》封面人物;
4月,接受英国BBC电视台采访;
布什来华参加上海 APEC 会议,美国PBS电视台采访张欣;
10月,日本NHK电视台采访张欣;
红石公司(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与可口可乐、联想等6家公司一道被《北京青年报/财富周刊》评为“最具另类概念的明星公司”;
12月,被《ILOOK》杂志年终盘点评选为最聪明的女人。
2002年10月,张欣凭借“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相当于建筑领域的“建筑奥斯卡”奖;
12月,在《北京青年报》评选的“2002京城十大影响力楼盘”中,建外SOHO位居首位。24亿的销售额,创造了京城单个项目年度销售额记录;打造都市疯狂,体验全新时尚生活--建外SOHO的风头一时无人能比。
2003年:因“委托香港建筑师张智强设计手提箱”,张欣获得意大利魏琴察市颁发的“Dedalo Minosse国际建筑委托大奖”。
年末,《经济观察报》报道了身处转型中的近200位中国风云人物在2002年的故事。在对张欣的报道中,称其为中国当今建筑业最杰出的女性,并且在转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2002年末——2003年初,《建筑时报》首度评选十大年度人物,张欣成为此次评选活动中惟一上榜女性,她入选的理由是推动了建筑艺术的进步。本届评选的定位是:记者编辑眼中有影响的人物。
新浪财经年度最佳夫妻:潘石屹、张欣。新浪网用中西合璧、珠联璧合来形容这对夫妻,并在文中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对新浪财经界年度评选的总结:年度最佳“夫妻合唱”,潘石屹、张欣当之无愧。
字典上说: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谓之风尚。而时下的“风尚”在张欣的眼里则是:以独立的个性和品位成为某一个行业的先导,并以此影响和带动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革。
每逢在建外大街驱车而过的时候,我都会被那一幢幢大红、桔红、朱红、草绿、海蓝、明黄的彩色建筑楼群吸引眼球,同时我的头脑里会倏地蹦出一个在今天颇为时髦的概念:你准备好SOHO了吗?有点另类,有点前卫,有点COOL,确实,一切都不同了。
在中国乃至世界,公众知道的她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SOHO现代城、建外SOHO、亚洲建筑师走廊、海南博鳌蓝色海岸的主人、规划者,潘石屹的妻子,潘让潘少的母亲 ,而我所知道的,是那个做足了一个女人最美姿态的她,在我,以及很多知识女性的眼中,她是职业女性的成功典范。
她和他,一个是北京香港华尔街,世界名校毕业,在西方国家工作了15年,一个甘肃海南万通,至今说话带着甘肃天水口音,上过一个和没上过也差不太多的大学;一个锋芒毕露,执著精细,一个对谁都笑眯眯,有事好商量。
差异,可以成为相互吸引的理由,差异也使他们的处世方法、处理问题的角度截然不同。两个极有主见的人在结合的最初几年,几乎是各个方面都有差异带来的艰涩痕迹,躲不掉的矛盾、冲突,争吵、谈判,乃至分道扬飚,可说是每一天、每件事、每个项目都有戏可看!
就在所有的朋友都不看好他们的婚姻,预言迟早要完蛋,他俩自己也一度觉得婚姻是彻底没救了的境况下,奇迹发生了!他们成为中国房地产界最著名的明星夫妻搭档,生养了两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宝贝,有了人人羡慕的事业和家庭……一切都起死回生。
他们极富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婚恋故事,也为他们异彩纷呈的人生经历,添加了一个甜酸苦辣、瑰丽无比的注脚……
三、荣誉称号、头衔
从1995年以来,公司已经开发了SOHO现代城、博鳌蓝色海岸等有影响力的房地产项目,成功开发多个大型商住项目,成为市场领袖,现为SOHO中国联席总裁。
张欣曾经拿过几个国际性的奖项:2002年10月,凭借“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相当于建筑领域奥斯卡奖的全球“建筑艺术推动大奖”。2002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2003年入选《商业周刊》“亚洲之星”、2004年底入选200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被传媒誉为“中国最聪明的女人。”
2005年1月,张欣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年轻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这是对她已取得成就的认可和对未来改变世界将要做出的贡献的期待;
2004年7月,张欣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4年度的“亚洲之星”,《商业周刊》每年评出25位“亚洲之星”,以表彰他们对改变亚洲面貌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亚洲之星”来自亚洲各领域,有政治家,金融家,评论家,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等;
2005年5月至今,美国“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理事;
2005年3月至今,“亚洲企业领袖协会”(Asia Business Council)会员;
2004年1月,张欣和潘石屹双双被Asia Inc评选为亚洲50岁以下的最具活力的锋线人物;
2002年9月,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张欣荣获特殊大奖――“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2002和2003年,张欣被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连续评选为“年轻的领导者”;
2002年,张欣被中国权威经济报纸《经济观察报》,评选为“中国社会转型力量——最具影响力的17位年度人物”。
四、经典案例
和潘石屹一起做现代城之初,她对房地产还一无所知,没一点概念和感觉。但是,仅仅三年,现代城不仅建成了,而且还成为京城极具特色的明星楼盘, 精装修、空中四合院、居家办公SOHO等概念由他们率先提出;无理由退房不仅仅是炒作。听说过吗天没亮排队买房,公司劝客户第二天再来,硬是没人有去 意。销售员只好权当服务小组,把一杯杯咖啡端到客户手里。
有理由怀疑这一切不全是潘石屹的伎俩,他是来自西北的农民,说不定他能想到送袄、送被,充其量是送茶,但一定不会是咖啡。"没有我,现代城肯定不是今天这样子。"张欣似乎当仁不让。
特别不同的是,她首次把民居建筑当作艺术品来经营,现代城之后,北京街头的房子开始大胆地使用颜色,环路边上,随处可见一栋栋桔红、明黄、翠绿 的民居,虽然是以旧刷新,奥委会的官员也多少能感受到一些北京城的亮丽。在社区环境布置和室内装修方面,她不仅引进了以艾卫卫为代表的一批当代艺术家,还 设奖金向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学生征集SOHO现代城空中庭院的艺术设计。
张欣考虑问题与众不同,她善于逆向思维。例如她专门请一些从来没有做过雕塑的知名画家来做雕塑,这对名画家当然是一种挑战,于是就逼出了一批非常有特色的精品,连艺术家本人开始都没想到他做出来的东西效果是那样好,而且成为每一个人的奇特经历……艺术的、人文的、功能的都被充分考虑到了。不仅房子卖 得好,还形成了一种样板效应,一时间,全国范围内各大小开发商、建筑师、各规划设计单位、建筑学系的师生,来现代城参观的络绎不绝。在民用建筑中,如此操 作,至今也还只有现代城这个第一,没有第二。
这样干当然好玩儿。但张欣比谁都更知道,几亿的投资绝不是让你玩的。生意与兴趣,兴趣与特长,在商界能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人是幸运的商人。对于张欣来讲,商业的嗅觉和艺术的灵感不是存在于她的脑子里,而是深入于她的骨子里。
"做完了SOHO现代城,我一直在琢磨,还应该有更有意思的东西。"从1997年3月到12月底,她请张永和设计,自己亲自修改,亲自选材料, 亲自监工,在一个能见到风景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大房子,这就是被京城很多人羡慕的"山语间"。这中间除去到香港生儿子,每个星期两次,她都挺着大肚子来监 工、指挥:这儿,这儿这儿这儿……"山语间"和他们的儿子一样,由张欣孕育。
房子建成后,人们纷纷去参观,看到激动处,不少人都说想在那里建房,但结果都没建。有位朋友甚至都谈下地来,让张永和把设计图都画出来了,还是 没有勇气建,谈地,谈树,谈石头,谈价钱,谈工程质量,谈银行按揭,谈车……一个多么繁琐的过程!谁都知道中国的老话:土木工程不可擅动。
于是,她就突发奇想----"我们能不能做一百个山语间?""没问题,肯定可以。"他答。
她就又去找张永和, "我想做一个建筑师走廊,要找年轻的、没有太大名气的建筑师,给他们一个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建成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
张永和被她的想法煽起来了。刚好2001年10月,第三届亚洲革新建筑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前两届分别在印度和日本。能不能和这件事凑在一起?邀请函很快发出去了。不出所料,反应特别热烈,没有一个人拒绝参加。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不是政府,而是开发商发起并运作,他们更加有兴趣。
以下的日程将是:第一请被选中的建筑师来看地形;第二是看材料,必须用中国现在已经有的材料,这样成本才会低,工人才会做;第三要和他们谈市场,谈中国的客户心理是怎样的,谈中国人的居住方式。
"我一想到这件事就兴奋,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我想这个东西一定要和市场结合,要让老百姓能够享受这东西,不能仅仅是收藏家才能欣赏的东西。"
这是非常独特的创意,肯定会是一件可以写进建筑史的事。做好了,她将无可争议地成为年轻建筑师的伯乐。
她却不愿意耽于虚幻,而是清清楚楚地算了一笔帐:建筑师走廊虽然本身不会有很高的利润,但肯定也不会赔钱。重要的是,它会形成一种效应,给其他 经营带来很多好处。和建筑师走廊同步进行的,还有比现代城更靠近市中心的"建外SOHO",中国大饭店正对面,比现代城大2.5倍。两个项目互相呼应,一 定会形成一个新的热潮。
SOHO中国开发的项目:
一、 SOHO尚都(2004-2007)
SOHO尚都的建筑面积17万平米,占地2.2公顷,位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内,整个项目处在朝外商圈、建国门商圈和国贸商圈三圈交汇的黄金地带。由一个拥有443户商铺的5层商业街和2座拥有270个办公单元的中等高度的
写字楼组成。两座主写字楼中间由低层的玻璃走廊及商业街廊连接而成。SOHO尚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形成自然界中万物的形状及图案,建筑风格突破传统的横 平竖直, 形式更加大胆前卫。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商业项目。该项目将在2005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中完工。
二、建外SOHO(2000-2006)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黄金位置(国贸中心对面),建外SOHO是SOHO 中国继成功开发SOHO现代城后,把SOHO理念提升到一个大型社区新的实践。建外SOHO总建筑面积70万平米,由18座公寓楼,2座写字楼和4座别 墅,400家沿街店铺,364套办公室,2069套公寓组成,16条弯曲的小街镶嵌在洁白的楼宇之间。该项目在2002年开工建设,2004年4月,1期 工程9座塔楼已交付使用。
建外SOHO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荣获全国房地产单体项目的销售冠军,SOHO中国也因此成为2003年度全国房地产行业纳税额第二的企业。建外SOHO同时获得众多很高的荣誉和奖项,并作为新北京的象征成为众多世界名牌广告拍摄的背景。
三、长城脚下的公社 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2000-2002)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SOHO中国最具创意的项目,位于水关长城静谧的山谷,是由12位 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2002年长城脚下的公社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张欣作为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 投资人“因其大胆的创新精神, 积极推动12名亚洲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极富当代精神的私人住宅”而一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同时,长城脚下的公社参展模型也被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包括 11幢别墅和1座会所,已经在2002年10月完工。
四、博鳌蓝色海岸 Boao Canal Village(2001-2002)
博鳌蓝色海岸位于海南省博鳌镇,由115幢现代、前卫别墅群组成,该项目与博鳌亚洲 论坛会址为邻。项目于2002年完工,并被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指定为会议用址。至今,博鳌蓝色海岸已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参加论坛的贵宾,获得好评如 潮。同时,它还是非常热门的度假休闲场所。2003年3月,该项目香港设计师严迅奇因博鳌蓝色海岸是“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而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颁发的 2002年建筑大奖“境外作品奖”。
五、SOHO 现代城(1997-2001)
SOHO现代城是SOHO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它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国贸 中心东面。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8万平米,拥有数十家店铺,283套办公室,1,897套公寓。 1997年,SOHO中国预见到中小公司的迅速崛起以及他们对居住和工作空间混合的需求越来越大,便首次向市场推出“小型办公,居家办公”(Small Office Home Office--SOHO)这一概念,给业主提供了灵活多功能的空间。该项目于1998年正式销售,其销售总额约40亿人民币,并且连续两年(1999, 2000)获得北京市房地产单体项目的销售冠军。SOHO现代城于2001年完工。
五、案例解析
1. 时代背景:
A:崛起的时代背景:
14岁,张欣随母亲移居香港。经济窘迫,她做了“童工”。就是干那种往线路板上插元件的活儿。从每月八九百块钱挣到一千块是她的第一个目标。她对妈妈说:“什么时候我一个月能赚到1400块钱多好啊。”她至今还对这个数记得特别清楚,1400块!
为了能去别人称作写字楼的地方当个小白领,每天下了班她都风雨无阻地去读夜校。有一天,她终于走进了写字楼,但还不是真正的白领,而是一家小公司的信差。直到去了一家卖轮胎的公司,才真正地成了办公室秘书兼财务。
直到一位朋友给了她一个建议,她才知道除了当文员还可以去读书。去了英国,进了剑桥,并在那里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然后就职华尔街的高盛投资银行。一晃,八年。
B:现代背景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大规模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大量中小型公司在迅速崛起,做建筑的张欣和潘石屹敏感地预见到网络技术将要对未来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他们在自己的第一个项目SOHO现代城中首次提出了SOHO(小型办公、居家办公)的概念,为都市里年轻专业人士和中小型公司提供灵活的多功能空间,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张欣在中国建筑史上做出的又一创举。这个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在创新观念上,给处在建 筑时代的中国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引领作用。长城脚下的公社于2002年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张欣作为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投资人“因其 大胆的创新精神,积极推动12名亚洲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极富当代精神的私人住宅”而一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世界建筑舞 台获奖。参展模型被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也是该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品牌,SOHO中国入选2006年《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SOHO中国是当前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在北京CBD的项目开发量占北京CBD总开发量的20%。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IPO以及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
2. 家族基础或个人信念:
张欣小悟:
关于浪漫
不是说浪漫的定义就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是说你是不是愿意对你追求的东西付出代价。你说农村一对老头老太太,一张嘴,牙都掉了一半,两个人坐在一块石头上,不浪漫吗?我觉得也挺浪漫的。
中国现在挺不浪漫的,中国现在的人都那么实际。我不太追求别人的认可,再说,说到认可,其实远远地超过了我希望的。我们盖的房子卖得好,我们公 司知名度高,这些都是社会对你的认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生活会是这样的,我的人生会是这样,我并没有想得到很多的认可。当然,也有人不认可,这才是一个 真实的社会嘛,有黑就有白。
关于聪明
当初他们说是评中国最令人羡慕的女人,候选人是杨澜、我、吴仕宏。据说弄了20多条问题,问这个人的事业、家庭、对文化的感觉,甚至还问你喜不 喜欢她们的丈夫。我也不知最后怎么成了另外的说法,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是不是最聪明,也不知道怎样去衡量一个人的聪明,因为我见过的聪明人实在太多了。像吴 仕宏、杨澜我都认识,我也没办法拿聪明去衡量我和她们之间的高低。
一个女人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怎么做才是聪明的呢?
因为人和人都不一样,对快乐的感受也不一样,说不定人家就是喜欢单身,和一个男人在一起更不愉快,那你说她选择没有和男人在一起是聪明还是不聪 明?对于我来讲,我生长在一个家庭不愉快的环境里,父母离婚,我就特别渴望有一个愉快的家庭,所以家庭对我来讲是重要的,我喜欢一家人很多,亲戚朋友,小 孩,热热闹闹的,满地都是乱七八糟的,我喜欢这样。我觉得社会上太多地去强调这种是好,那种是不好,真无聊。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关于幸福
儿女成群,身边有很多好朋友,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一些事情。
这里面都是需要有老公的,儿女成群的前提就是要有老公呀,我是不会考虑做单身母亲的。
我基本上还是觉得我是幸福的,孩子很好,朋友也很多,我做的事情也的确是我特别想做的事情。
3. 现成的别人的评价、解析:(访谈)
作为剑桥毕业生
作为华尔街的银行家
作为潘石屹的妻子和潘让潘少的漂亮妈妈
作为现代城的产品开发总监
作为年轻建筑师的伯乐。
张欣和潘石屹,谁赔了,谁赚了?谁比谁更划算?
如果说,手心手背,谁比谁更重要?谁能说得出来。
张欣的"出场",甚至有些平淡。要不是朋友介绍,我觉得站在面前的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办公室小姐,而绝非有着香港身份,有着美国背景,有着剑桥大学学历,而且,有着知名的丈夫----社会通行的观念,所谓成功而富贵的女人。
在豪华的嘉里中心写字楼里,张欣的办公室很朴素,面积只有两三个职员位的大小,桌椅也与普通职员的无异。墙上的记事板满薄挂的却不是工作日程, 而是丈夫、孩子的照片,桌上是郊区的寓所"山语间"夜景,看不出她是怎样的一个大女人。她的声音开朗却一点也不乍呼,一说话就笑,一副很单纯的样子,幸福 两上字仿佛就写在上面。我暗想,在女人堆里,嫉妒一定是她经常的敌人。
不是在脑子里,而是在骨子里
"SOHO现代城"是她与丈夫共同经营的房地产项目,她的家就在其中一栋高楼的顶层。引我们到楼上的客厅,一面宽大的西窗,几乎可以看到整个灯 火初上的北京城。住在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子里,坐在这样的客厅里谈话,真是一种享受。大儿子潘让在玩耍的叫喊和电视里动画片的音乐声从楼下传来,张欣舒服地 蜷在宽大的白色沙发里,那种家常的气氛和我想像中的日理万机的老板毫无共同之处。
和潘石屹一起做现代城之初,她对房地产还一无所知,没一点概念和感觉。但是,仅仅三年,现代城不仅建成了,而且还成为京城极具特色的明星楼盘, 精装修、空中四合院、居家办公SOHO等概念由他们率先提出;无理由退房不仅仅是炒作。听说过吗天没亮排队买房,公司劝客户第二天再来,硬是没人有去 意。销售员只好权当服务小组,把一杯杯咖啡端到客户手里。
有理由怀疑这一切不全是潘石屹的伎俩,他是来自西北的农民,说不定他能想到送袄、送被,充其量是送茶,但一定不会是咖啡。"没有我,现代城肯定不是今天这样子。"张欣似乎当仁不让。
特别不同的是,她首次把民居建筑当作艺术品来经营,现代城之后,北京街头的房子开始大胆地使用颜色,环路边上,随处可见一栋栋桔红、明黄、翠绿 的民居,虽然是以旧刷新,奥委会的官员也多少能感受到一些北京城的亮丽。在社区环境布置和室内装修方面,她不仅引进了以艾卫卫为代表的一批当代艺术家,还 设奖金向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学生征集SOHO现代城空中庭院的艺术设计。
张欣考虑问题与众不同,她善于逆向思维。例如她专门请一些从来没有做过雕塑的知名画家来做雕塑,这对名画家当然是一种挑战,于是就逼出了一批非常有 特色的精品,连艺术家本人开始都没想到他做出来的东西效果是那样好,而且成为每一个人的奇特经历……艺术的、人文的、功能的都被充分考虑到了。不仅房子卖 得好,还形成了一种样板效应,一时间,全国范围内各大小开发商、建筑师、各规划设计单位、建筑学系的师生,来现代城参观的络绎不绝。在民用建筑中,如此操 作,至今也还只有现代城这个第一,没有第二。
这样干当然好玩儿。但张欣比谁都更知道,几亿的投资绝不是让你玩的。生意与兴趣,兴趣与特长,在商界能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人是幸运的商人。对于张欣来讲,商业的嗅觉和艺术的灵感不是存在于她的脑子里,而是深入于她的骨子里。
知足与不知足
张欣走得顺,部分在于她懂得知足。14岁移居香港后,开始只是在一个工厂做女工,用她的话来说,是童工出身。钱挣得少她自然不甘心,但理想却极 其简单,从每月八九百块钱挣到一千块是她的第一个目标。她对妈妈说:"什么时候我能赚到1400块钱一个月多好啊。"她至今还对这个数记得特别清 楚,"1400块钱!"。
她的第二个愿望就是特别希望去别人称作写字楼的地方当个小白领,在她当时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甚至就是她的终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无论 多么辛苦,每天下了班她都风雨无阻地去读夜校。直到有一天,她终于走进了写字楼,但还不是真正的白领,而是一家小公司的信差。直到去了一家卖轮胎的公司, 才真正地成了办公室秘书兼财务。她的每一个目标都很具体,但每一个具体的目标都能得到实现。
直到一位来自北京的朋友给了她一个建议,她才知道除了当文员她还有去美国读书一条路可走。人真的是很奇怪,在香港有这么多人可以自由地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去读书、去旅游,可她为什么从来就没有想过呢?
最终她去了英国,进了剑桥,并在那里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然后她就职华尔街的高胜投资银行。一句话带过了8年的经历,但再顺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其中必定有着讲上几天几夜也讲不完的故事。
高胜是一家投资银行,专做公司上市业务。张欣是中国人,得天独厚地做中国业务。从当年向往的小白领到华尔街的银行家,从月薪1400元港币到年 薪25万美金,纽约-北京-香港,她一两周就飞一圈,坐头等舱,住星级饭店,打交道的是美国大公司老板之类的顶级人物。她把家安在香港,站在宽大的阳台 上,就能看到维多利亚海湾。
可是,知足常乐的张欣,到了该知足的时候却居然又不知足了。
起死回生的婚姻
她与潘石屹几乎是闪电恋爱,闪电结婚。他们相识是由于张欣在剑桥读书时好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而他们相恋,结婚却是由于张欣不解的中国情结。
婚后,张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潘石屹衣柜里的所有衣服都扔掉,全部按她的审美标准换新的。好在潘石屹并不像大多数中国男人----认同你的审美标准,但誓死都要捍卫自己的自尊心。他不仅任凭张欣打理,还悄悄地努力学习。
几年过去,潘石屹大有长劲,在《时尚》杂志社搞的一个时装展览晚会上,包括陈逸飞在内的500多名嘉宾出席,被评为最佳男装奖的是潘石屹。张欣得意地说,那天的着装完全是他自己随便穿的,可见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潘石屹毕竟是男人,他可以不计较张欣怎样摆布他的吃穿,却不能为太太改变观念。两人生活工作天天24小时在一起,观念、风格、方法都不一样,几乎天天吵架,用张欣的话来说,"后来斗争到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不斗争了,好象不说'不'就不对劲。"
1997年的暑假,为了躲避这种局面,张欣单独去欧洲渡假,在去机场的路上,两个人又吵了起来,张欣叫停车,拿了行李头也不回打了一辆车就走了。看来,这婚姻算是彻底完了。
谈到这桩起死回生的婚姻,张欣毫不隐晦地说:"如果离婚,离开中国,我这辈子就再也回不来了,再也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了。"她认为生活 应该往前走,往回走就会有失败感。她是一个不允许自己失败的人,工作不能,婚姻也不能。一个凭感觉盖房子的人,却可以用理性来处理婚姻。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张欣的主要业绩是:"生了两个健康而漂亮的儿子,盖了座别乡村住宅----山语间。
张欣不谦虚地认为自己和潘石屹最不缺少的就是智慧。心情不好时,谁能最先从坏情绪中跳出来?"我,我最容易从不好的情绪里跳出来,闹别扭时,高 姿态的总是我。但是小潘(她管潘石屹叫小潘)很少陷到坏情绪里。所以还是他更厉害"。"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要把这种需要适时地表 达清楚。"
经历过婚姻危机,彼此都感到更加珍惜。"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大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关系反倒更密切了。不用每件事都斗争了,我们却发现遇到事情时最想征求的恰恰是对方的意见。我真不知道那一段时间我们怎么就能彼此事事说'不'呢!"
造一百个"山语间"
"做完了SOHO现代城,我一直在琢磨,还应该有更有意思的东西。"从1997年3月到12月底,她请张永和设计,自己亲自修改,亲自选材料, 亲自监工,在一个能见到风景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大房子,这就是被京城很多人羡慕的"山语间"。这中间除去到香港生儿子,每个星期两次,她都挺着大肚子来监 工、指挥:这儿,这儿这儿这儿……"山语间"和他们的儿子一样,由张欣孕育。
房子建成后,人们纷纷去参观,看到激动处,不少人都说想在那里建房,但结果都没建。有位朋友甚至都谈下地来,让张永和把设计图都画出来了,还是 没有勇气建,谈地,谈树,谈石头,谈价钱,谈工程质量,谈银行按揭,谈车……一个多么繁琐的过程!谁都知道中国的老话:土木工程不可擅动。
于是,她就突发奇想----
"我们能不能做一百个山语间?"
"没问题,肯定可以。"他答。
她就又去找张永和,"我想做一个建筑师走廊,要找年轻的、没有太大名气的建筑师,给他们一个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建成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
张永和被她的想法煽起来了。刚好2001年10月,第三届亚洲革新建筑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前两届分别在印度和日本。能不能和这件事凑在一起?邀 请函很快发出去了。不出所料,反应特别热烈,没有一个人拒绝参加。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不是政府,而是开发商发起并运作,他们更加有兴趣。
以下的日程将是:第一请被选中的建筑师来看地形;第二是看材料,必须用中国现在已经有的材料,这样成本才会低,工人才会做;第三要和他们谈市场,谈中国的客户心理是怎样的,谈中国人的居住方式。
"我一想到这件事就兴奋,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我想这个东西一定要和市场结合,要让老百姓能够享受这东西,不能仅仅是收藏家才能欣赏的东西。"
这是非常独特的创意,肯定会是一件可以写进建筑史的事。做好了,她将无可争议地成为年轻建筑师的伯乐。
她却不愿意耽于虚幻,而是清清楚楚地算了一笔帐:建筑师走廊虽然本身不会有很高的利润,但肯定也不会赔钱。重要的是,它会形成一种效应,给其他 经营带来很多好处。和建筑师走廊同步进行的,还有比现代城更靠近市中心的"建外SOHO",中国大饭店正对面,比现代城大2.5倍。两个项目互相呼应,一 定会形成一个新的热潮。
六、附件
链接:
张“海龟”与潘“土鳖”
http://www.chinahrd.net
张欣:房地产开发商已在崩溃边缘
http://news.mbalib.com/story/27526
SOHO中国上市 潘石屹张欣夫妇身家达317亿港元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7/10/09/002111524.shtml
是居住品不是投资品 二套房认定标准界定住房属性
http://www.cfi.net.cn/p20100609000551.html
张欣:受邀面见英国财长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6/08/5140027.html
张欣/张茵全球富妈
http://elite.youth.cn/sd/201005/t20100525_1241579.htm
SOHO总裁张欣:大陆房地产正在冬天
http://hk.jrj.com.cn/2010/05/2511227523774.shtml
SOHO总裁张欣:房地产开发商已处在崩溃边缘
http://gz.focus.cn/news/2010-05-25/942374.html
潘石屹老婆张欣入围"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istory/people/200808/0831_4471_755230.shtml
SOHO中国公司简介
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O中国董事长)和张欣(现SOHO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SOHO中国在北京CBD核心地带共计开发面积超过155万平米,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有:47万多平米的“SOHO现代城”、 68万多平米的“建外SOHO”、17万多平米的“SOHO尚都”、15万多平米的“朝外SOHO”以及近8万平米的“光华路SOHO”;同时,SOHO 中国在北京长城脚下和海南博鳌分别开发建设了全球知名前卫建筑项目“长城脚下的公社”和“博鳌凯宾斯基”等。SOHO中国现正在开发的三里屯SOHO位居 北京城市中心著名的三里屯酒吧街南侧,周边商业繁华,建筑面积47万平米,是SOHO中国到目前为止开发金额最大的大型综合项目。
在中国建筑时代的大环境下,SOHO中国精准地把握契机,坚持独特创新的建筑理念,建造具有中国当代风格的建筑,所开发项目均成为新北京城市建设中的里程碑建筑,并对中国的城市建设起到巨大的带动引领作用。
在张欣和潘石屹的领导下,SOHO中国开发的每个项目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品牌,SOHO中国入选2006年《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SOHO 中国是当前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在北京CBD的五个项目开发量占CBD总开发量的五分之一,其店铺数量接近2000家,规模在CBD所有商业物业中居于首位;销售额占北京CBD的39%,独占CBD三分江山;自1999年以来,连续多年蝉联北京销售冠军;自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纳税前3名。
SOHO中国目前在中国开发项目的总面积为245万平方米。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IPO以及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 2008年3月 SOHO中国自上市以来第一次发布年度业绩报告。SOHO中国2007年营业额较2006年增长300%,至69.54亿元人民币;而纯利则飙升477%,至19.66亿元人民币。
SOHO中国公司大事记
2008年1月 SOHO中国被国际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评为“2007年十大最喜爱的香港首次上市(IPO)企业”之一。
2007年12月23日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个人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panshiyi总访问量突破4000万。
2007年12月19日 SOHO北京公馆盛装开盘。
2007年12月2日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2007年11月17日 朝外SOHO交付使用。
2007年11月6日 SOHO中国以24.4亿元人民币收购两个项目,并分别命名为“光华路SOHO 2”和“SOHO北京公馆”。
2007年10月 SOHO中国再度入选《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2007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共有两家中国房地产公司入选该榜。
2007年10月31日 建外SOHO七期交付使用。
2007年10月25日 SOHO尚都荣获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学院颁发的2007年度国际建筑最杰出作品奖。
2007年10月8日 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2007年8月31日 SOHO尚都南北塔交付使用。
2007年7月5日 SOHO中国向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捐赠了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SOHO中国助学基金”。
2007年7月1日 SOHO中国旗下首个纯商业项目SOHO尚都正式开业。
2007年6月2日 在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主办的2007“慈善1+1”使者招募活动网络新闻发布会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以志愿者身份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失聪儿童。
2007年6月2日 光华路SOHO火爆开盘。
2007年5月23日 潘石屹被北京市地税局授予“荣誉纳税人”称号,并作为代表在“北京市税务局荣誉纳税人表彰座谈会”上发言。
2007年5月 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饭店的Anantara Spa入选Conde Nast Traveler (《旅行者》) 杂志2007年度全球最热门Spa。
2007年1月 建外SOHO因其“有创意的建筑语言”荣获2006国际高层建筑奖。
2007年1月12日 潘石屹新浪博客blog.sina.com/m/panshiyi总访问量突破3000万。
2007年1月 朝外SOHO以26.79亿元的销售额荣获搜狐网“2006年度北京单盘销售第二名”。
2006年12月 SOHO中国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获得位于三里屯南里的项目,共计建筑面积47万平米。命名为“三里屯SOHO”。
2006年12月9日 SOHO中国在CBD中的第五个SOHO项目——光华路SOHO模型亮相,数百嘉宾前来庆祝。
2006年10月 SOHO中国入选《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位列第九,共有25家中国公司入选此榜。
2006年9月26日 潘石屹的新浪博客(blog.sina.com/m/panshiyi)访问量突破2000万。
2006年9月23日 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饭店二期盛大开业。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饭店新增的规模从原来11栋别墅扩建为42栋,酒店式独立套房的数量也增加到236间,并新增了ANANTARA SPA和儿童公社,开业当天,来自全球800嘉宾到场庆贺,成为北京时尚界一大盛事。
2006年9月2日 SOHO中国有限公司以2.8433亿元人民币的纳税额荣登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为此次上榜的三家房地产公司之一。
2006年8月8日 朝外SOHO在太原举行盛大开盘仪式,近两年山西客户购买SOHO项目金额已占到SOHO中国总销售额40%。《SOHO小报》同期推出山西专辑《人说山西好风光》,各界山西名流在此畅谈山西历史文化经济等等。
2006年7月15日 朝外SOHO举行开盘庆典。
2006年7月15日 朝外SOHO开盘。
2006年6月30日 SOHO中国与招商银行联合推出的“SOHO联名卡”启动发卡仪式,及至11月的统计数字显示,已有100多家SOHO商铺成为联名卡特约商户,6万持卡会员,月消费金额超过2500万元。
2006年6月18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我们在一起”活动周在建外SOHO拉开帷幕,沙龙,艺术展,演唱会,大场诗歌及民工艺术表演等一系列旨在关注城市外来人口的活动在建外SOHO举办。
2006年6月 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网数据显示,SOHO中国一家公司在北京CBD的开发量占北京CBD总开发量的20%,销售额占北京CBD总销售额的36%。
2006年4月22日 博鳌亚洲论坛在博鳌举办,博鳌蓝色海岸凯宾斯基饭店作为论坛永久合作接待酒店为参会嘉宾及记者提供住宿及其他配套服务,论坛开幕当晚,博鳌蓝色海岸凯宾斯基饭店蓝调酒吧吸引众多与会者。
2006年4月11日 英国伦敦市长论坛“《伦敦中国之旅》——创立全球品牌”研讨会在SOHO现代城SOHO中国公司18层大厅举行,潘石屹张欣主持会议,并与伦敦市长Ken Livingstone 共进晚餐。
2006年4月8日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潘石屹的博客》举行新书发布会,之后潘石屹到农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大学生见面交流,并在沈阳,济南,太原等地为新书做推广。《潘石屹的博客》一书销量近10万,掀起博客出书热潮。
2006年4月 建外SOHO获得美国《商业周刊》/《建筑实录》中国奖,《商业周刊》/《建筑实录》第一次把这个奖项引进中国。
2006年3月23日 新浪网精心策划的“2005年度中国地产领袖排名”新鲜出炉,王石、潘石屹和任志强荣膺三甲。
2005年12月31日 建外SOHO六期15、16号楼交付使用。2005年度,建外SOHO共有9座楼、4栋别墅、1244个单元、254个商铺交付业主,是SOHO中国发展史上交楼规模和数量最大的一年。
2005年12月16日 SOHO中国携10周年展览“符号”走进第七界全国住交会。
2005年12月 长城脚下的公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的十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2005年11月15日 SOHO尚都在因宏观调控停止销售半年后再度启动销售。建外SOHO“收山之作”7期最后两栋楼售磬。
2005年11月5日 朝外SOHO正式动工建设。
2005年9月17日 SOHO中国为纪念成立10周年,在新落成的朝外SOHO样板间举办大型“符号”展览,展出10年中完成和正在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展览持续一周,共吸引世界同行、媒体、市民及学生上万人参观
2005年9月4日 在由《经济观察报》、新浪网与长江商学院联合主办的2004-2005年度中国蓝筹地产评选中,SOHO中国和其它17家地产企业荣获“2005年中国地产蓝筹企业”的殊荣。
2005年8月26日 SOHO中国与北京凯宾斯基酒店签订“博鳌凯宾斯基饭店(原博鳌蓝色海岸)”委托管理协议。
2005年7月8日 长城脚下的公社移交凯宾斯基酒店管理集团进行管理。
2005年4月5 建外SOHO夏日狂欢节开幕。
2005年4月 潘石屹被《财富》中文版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届领袖”之一,共有25位商界人士获此殊荣。
2005年3月 长城脚下的公社作为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特色酒店被英国《Tatler旅游指南》选入“全球101家最佳酒店”。
2005年2月26日 潘石屹当选新浪网“2004年地产年度影响力人物”。
2005年1月8日 SOHO尚都售楼书《杂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直接出版发行,引起传媒广泛关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杂碎时代”一时成为热点话题。
2004年 SOHO中国共纳税3.04亿元人民币。
2004年11月27日 SOHO尚都样板间如期开放,被媒体称做“歪斜建筑突现北京”的SOHO尚都是继建外SOHO之后,SOHO中国带给北京的又一个新的惊讶。
2004年7月 长城脚下的公社作为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酒店在《Condé Nast Traveler》(旅行者)杂志2004年度热点评比中列名榜上,被评为"2004年度全球最热门的100个酒店"之一。
2004年7月12日 中国SOHO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欣女士荣获2004年“亚洲之星”称号,该奖项由美国《商业周刊》设立,每年度授予“25位走在亚洲巨变最前沿的先锋人物”。
2004年7月12日的美国《商业周刊》封面文章高度赞赏了张欣女士,称张欣不仅是“北京最繁忙的建设者,而且是最受追捧的创新建筑的提供者”。
2004年6月 2004 年6月1日,SOHO中国有限公司参加了北京CBD首块公开交易的土地招投标,并以出价7.1亿元中标。6月9日SOHO中国有限公司与北京土地储备中心 正式签订了中央商务区NW07-1地块的转让协议,获得CBD首块出让地。该项目后来命名为“朝外SOHO”。
2004年5月 2004年1月,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联席总裁张欣女士再度获得国际大奖--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
5月18日晚,万宝龙在长城脚下的公社向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联席总裁张欣女士颁发了2004年度“国际艺术赞助大奖”。
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1992年由以制造经典书写工具而驰名于世的万宝龙创立,是目前唯一备受全球公认的文化艺术赞助大奖。每届评 委由来自 10余个国家知名人士组成。旨在通过嘉奖那些为了让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而不惜献上个人宝贵时间、精神及金钱的杰出人士,从而唤起国际间对艺术的支持。至今 已经表彰了世界各地包括洛克菲勒家族、蓬皮度夫人、小泽征尔等人在内的85位杰出艺术赞助人。
2004年3月29日 SOHO中国以10亿元收购华远尚都国际中心的二、三期,命名为SOHO尚都。
2004年2月 潘石屹当选新浪网“2003年度地产十大领袖人物”。
2003年12月 潘石屹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提名。
2003年12月 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又一新项目“SOHO城”顺利完成设计规划招标。扎哈?哈迪德从三个世界顶级建筑师的方案中胜出,成为位于北京物流港区域内新项目“SOHO城”的建筑设计规划者。
2003年11月 SOHO中国有限公司当选第五届中国住交会“2003年CIHAF中国房地产品牌企业”;建外SOHO也以其超越传统的建筑理念荣获“2003年CIHAF中国名盘建筑创新大奖”。
2003年10月 建外SOHO一、二、三期陆续建成交付,建成的建外SOHO很快被众多世界品牌在广告片中作为新北京的标志,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宣传片中,建外SOHO也作为新北京的建筑形象,向全世界展示。
2003年3月 博鳌蓝色海岸,因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获得香港建筑师协会颁发的建筑大奖之境外作品奖。
2003年1月16日 由新浪网与北京房地产交易所联合推出的2002年北京房地产十大热销楼盘排行榜隆重揭晓,建外SOHO以2002年总销售额24.13亿的佳绩名列榜首。 据统计,此次评出的十大楼盘销售额占北京市全部楼盘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而建外SOHO的销售额占这十大楼盘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
2002年9月-10月 张欣在第八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得“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10月12日,由一期11栋别墅和1栋俱乐部组成的长城脚下的公社特色酒店正式开业,接待各国嘉宾。
2002年5月 建外SOHO正式对外发售;建外SOHO是在第一代SOHO产品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SOHO产品,该项目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山本理显担任总体设计;建外 SOHO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建成后总户数超过3000户,该项目位于国贸正对面,是北京CBD内最大的高档项目之一。
2002年3月 成立SOHO中国有限公司。
博鳌蓝色海岸115栋别墅交付使用,并接待首届博鳌亚洲论坛嘉宾;博鳌蓝色海岸位于海南省博鳌镇,是一个具有现代风格又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大型别墅群。
2001年11月 潘石屹当选第三届中国住交会“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2001年2月 推出长城脚下的公社,该项目占地8平方公里,位于北京北部山区水关长城附近;由12位亚洲青年建筑师设计建造的50余栋风格前卫的别墅和一栋俱乐部组成。
1998年-2001年 开发建设SOHO现代城,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社区内共有居民2200多户。
1995年 创建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