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
一、基本信息
姓 名:刘永行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48年6月
籍 贯:四川省
毕业院校:西华大学
专 业:数学系
工作单位:东方希望集团
职 务:董事长
所在行业:商业
2009年胡润排行榜第6
二、基本简历
刘永行,男,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毕业于现成都西华大学。目前为希望集团董事长,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上海市四川商会荣誉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MBA导师,浦东新区政协常委。
刘永行先生是典型的实业家,管理以稳健、务实、精益见长。他“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和“既好、又快、还省”的投资理念,指导着东方希望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1982年,与其另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
1986年,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两年后,刘氏“希望”饲料试验成功。
1991年,刘氏兄弟在成都组建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之后几年间,希望集团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1995年,刘氏兄弟明晰产权,刘永行利用分得的13家公司组建了东方希望集团,任董事长。
1999年,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从成都迁至上海浦东。
2001年,刘永行及其兄弟被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成功商人排行榜第一名。
2002年,刘永行被评为“2001CCTV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和“搜狐2001十大财经人物”。
2003年9月,刘永行因长期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获得“中国光彩事业奖章”。
2004年,刘永行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投资山东优秀企业家”。
2005年1月,刘永行被《民营经济报》评为“2004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
2005年7月,刘永行被“中国财富论坛2005”评为“2005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富人物”。
2006年5月,刘永行被《当代经理人》杂志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评为“十大创业领袖”。
2006年5月,刘永行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评为“浦东新区慈善之星”。
2006年8月,刘永行被“爱国者”品牌中国总评榜评为“中国25大功勋品牌人物”。
2007年12月,刘永行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评为“2007全球华商富豪500强”。
2008年4月,刘永行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评为“2008中华财富领袖”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刘永行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排名第一位,2008年财富204亿人民币。
改革开放初期,陈育新(刘永美)、刘永言、刘永行、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脱下“公服”,当起了专业户。他们从农村最常见的养殖业入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成了从养殖行业到饲料行业的转变,并在饲料行业打出一片天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惊叹不已。
东方希望现有员工10,000多人,企业逾100家,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所涉及的领域竞争力均居行业前列。
东方希望农业板块现有80多家以饲料为主的子公司分布在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同时在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有多家饲料公司。重化工板块涉足行业包括有色金属、电力、矿山、生物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建材和新能源、新材料等。
东方希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既好、又快、还省”的投资道路,致力于打造循环产业链,充分利用上、下游资源,变废为宝,梯度利用,具有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显示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经典案例(企业/项目)
1.脱公服当专业户
从1979年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有着8亿农民的广阔农村率先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副业、办实体,农民开始从土地中解放出来。1982年,国家号召科技兴农,农村又出现了新的一轮建设热潮。1982年8月的一天,四川省新津县古家村的一家小院里,刘家四兄弟正在举行决定自己命运的方桌会议。
桌子的四方坐着刘家四兄弟:老大刘永言,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就职于某国营单位的计算机室;老二刘永行,师范专科毕业,在县教育局工作;老三陈育新(刘永美),四川农学院毕业,在县里当农技员;老四刘永好,省电大毕业,在省一所中学教书。他们手里当时都捧着人们羡慕的“铁饭碗”。按理说,命运对他们够垂表青的了,可他们却偏偏不安分。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终于做出决定:“脱公服当专业户!”陈育新首先辞职,接着其他三兄弟也先后辞职;然后各自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物件,硬是凑足了1000元的资本,于是,以陈育新名字命名的育新良种场呱呱坠地。
2.刘氏兄弟的第一笔生意
万事开头难。刘氏兄弟的第一笔生意差点就让“育新良种潮夭折。当时,资阳县一个专业户向他们预订了10万只良种鸡。他们买来鸡蛋,土法上马,孵出小鸡,先交货2万只。不料,小鸡在运输途中被闷死了一半,又因火灾烧死了剩下的一半,那位专业户几乎倾家荡产,刘家兄弟自然也分文未得,剩下的8万只鸡怎么办?打听到成都有市场后,他们连夜动手编竹筐,此后四兄弟每日凌晨4点就开始动身,先蹬3个小时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集市,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等几千只鸡卖完,然后再拖着疲惫的身子蹬车回家,早已是月朗星疏了。这样,十几天下来,四兄弟个个掉了十几斤肉,但所幸的是8万只鸡苗总算全脱手了。年底算账,竟也有10万元的盈利。
3.鹌鹑大王的诞生
做买卖必须精打细算,陈育新盘算过:一只鸡蛋只一卖0.1元,而一个鹌鹑蛋值0.2元;而且,小鹌鹑孵出蛋壳40天就能下蛋,一对鹌鹑1年可以抱5窝小仔,就是100多元。经过一番计算以后,刘氏兄弟决定重点饲养鹌鹑。
而此时,成都地区的“鹌鹑热”正在降温。村里人都规劝他们不要作茧自缚。刘氏兄弟认为技术低、成本高、经营差的专业户必垮,他们要依靠现代科技将鹌鹑蛋的成本降下来。于是以老三陈育新为主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科研小组,不久便培育出产蛋率高达80%的良种鹌鹑,还配制出系列饲料。
四兄弟各显神通。他们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饲料调配和育种选样上,并摸索出了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的生态循环饲养法,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一下子赢得了市场这便是他们专业科技致富之路的开端,为以后的创业道路积累了资金。
4.饲料王国的建立
早在1982年-1984年办良种场时,刘永好负责采购饲料,这位有心人在南方采购饲料时就开始了对饲料经营的观察、调查与思考。刘氏四兄弟之所以后来把目光转移到饲料生产行业,也是有所考虑的:人们对鹌鹑蛋的需求远不如对猪肉的钟爱,谁家的饭桌上都离不开猪肉,而中国传统的养猪方法太落后了,农民喂猪用青草、大麦和红薯,每头猪一般要1年才能出栏。养猪业要想有飞跃,必须以发展饲料为突破口。而此时,一批外国饲料商正涌进中国,大量生产和销售具有现代概念的全价颗粒饲料。一时间,中国第一养猪大省---四川省出现了排队争购饲料的现象。
对此,四兄弟很快做出决策,开始饲料研制工作。他们建起一个有100多头猪的试验场,邀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共同论证饲料配方,积累研究成果。刘家四兄弟意识到:欲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质量,关键是增加配方及生产工艺中的科技含量;而欲与世界先进饲料一比高低,科技开发更是迫在眉睫。1988年,希望饲料公司取代了育新良种场,专业户发展成为私营企业。
1988年,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下了10亩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并聘请了30多位专家、教授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先后派人到国外各地考察,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访交流。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筛选,从33个配方中优选出来的“1号乳猪饲料”脱颖而出。1989年月,“希望”自行开发生产的“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面世,质量可与泰国“正大”饲料相媲美,每吨价格却比泰国饲料低60元,一下子就打破了洋饲料垄断市场的局面。自此,希望饲料一举成名。
“希望”的创业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82年-1988年通过养鹌鹑完成初期的原始积累,净资产从1000元发展到1000万元;1989年-1993年通过饲料企业的生产经营,净资产从1000万元积累到1亿元;1993年-1999年通过资产经营、品牌经营,净资产从1亿元发展到10亿元。
5.面对管理多元化
在机会这么多的中国,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还是怎么样来管理多元化。
刘永行强调分清两个角色,很多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一个是投资人的角色,一个是管理人的角色。同投资人的角色来说,投资多元化,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就像去买股票的话,你不会去买一支股票。但是在管理层面上,一定要充分的专业化。那么在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你要有一个很好的结合,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层面就是投资多元化带来最大的风险,你经常要进入陌生的领域。但是我觉得进入陌生领域并不是那么可怕。中国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如果你进入了陌生领域的话,你如果真的把它当成陌生领域,你真的用一种很小心的态度去对待它,你往往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你如果用一种很熟悉的态度去对待它,你可能就是错误的。就像外国的公司进入中国,他以为他自己很专业,但是他进入到中国的就不适用。所以我觉得进入陌生领域并不可怕,关键是你怎么样把它当成陌生领域去的体会它。
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做到完美的结合,寻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现就比较关键。东方希望是五个股东,一起创业,那么每个股东自己看重一块的,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在多元化里面,能够管理得相对好一些,因为我们股东比较多。所以多元化有多元化的风险,你集中在一个领域也有风险,所以你就要看到你优点在哪里缺点在那里。如果你意识到你的风险就不是风险,因为你有一套方法去解决它。
最后的话为什么在于各种风险之间你还是选择了多元化,关键其是机会的问题。相对来说我们在有些行业还不是很强,整个竞争还不是很激烈的情况下,你还允许你可以从头学习,可以很快的进入,可以很快的提高。就像刘总进入铝这个行业,另外一进入镁,这两个企业都是相对比较集中的,国家也不是管很多。第二国外的大公司投资还不多,第三就是民营企业投资得起的这样的行业还不多。这是两个选择,镁铝都是两个重要的选择。
不能说专业化就不好,多元化就好,多元化是一个机会,但不能管理好就是一个陷井。东方希望95年的时候几个人分家,分家并不是说有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得好做这个公司。当时的外资企业是一枝独秀。东方希望在这个行业里面进入得比较早,所以发展得很好,但是所有的民营企业、国营企业都在改制,所以刘氏兄弟意识到如果在2000年以前全国的饲料厂不能建立起来,就不能再建了,所以当时有26个工厂,就决定要分开,结果分开以后在全国建了200多个工厂。同时在95年的时候刘氏兄弟在思考,中国的饲料厂建完了以后我们怎么发展。如果弄不好就会失败。所以刘氏兄弟考虑能不能把多元化,新的产业和老的产业结合起来,所以刘氏兄弟仔细研究了他们的饲料以及饲料相关的一些产业,比如说从95年我就注意到,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的氨基酸,这个技术都从国外进口,他们都掌握在国外几个大公司的手里,所以从95年开始就在成立一个研究室,有十几个研究人员,进行了六年的开发。六年的时间,技术成功了,同时热能可以充分利用,可以降低15%的成本,这样跟竞争对手,特别是跨国公司相比的话,成本更低。所以这些多元化是有支撑,可以去做的,可以避免多元化给企业带来的陷阱。
四、点评
1.“希望”创业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中创业史上的经典案例。从穿“公服”到当个体户是刘氏兄弟思想上发生的飞跃;从育雏鸡到养鹌鹑是刘氏兄弟经营空是的扩展;从搞养殖到开发饲料生产,则是他们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企业经营的跨越。
2.希望的迅速崛起,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抓住了企业生存的关键--销售市常中国经济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最大市场,是“吃肉”;这一大市场,在“造肉”的价值链条中,饲料是最适应于企业经营的产品。
3.低成本是核心竞争力
1992年,刘永行带着500万元到上海郊县投资办饲料厂,当时中国饲料的龙头企业正大集团在上海已经扎根,在上海投资据称达到8亿元,刘永行的500万看上去不值一提。上海的一位地方官员提醒刘永行不要想入非非,早点打道回府。刘永行不为所动,通过价格战从正大饲料嘴里抢下一块肉,不仅站稳了脚跟,1999年更将东方希望集团总部搬至上海。
刘永行有足够的底气把价格做得比跨国公司低。生产同样产量的饲料,国内平均水平如果是100人的话,刘永行的企业只需要60多人。刘永行兄弟最初向市场推出的自主研发“1号乳猪饲料”每吨价格比正大集团同类产品低60元左右,养殖户排着长队到刘永行兄弟的工厂买饲料,洋饲料垄断市场的局面一举被打破。
刘永行的饲料不仅是价格便宜,质量同样过硬。央视“2001年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主持人王小丫现场展示了一幅刘永行尝猪饲料的照片,刘永行当时解释每一种新的猪饲料生产出来,他都要尝尝是什么味道,这样才知道猪吃了是什么味道。刘永行曾经严肃提醒一名下属,饲料价格可以降低,但是绝对不能降低质量。2009年在国内有了近百家饲料厂,国外则有7家。刘永行曾对CBN表示,未来5~7年,东方希望集团在东南亚等地要建50座饲料厂,总产能达到1000万~2000万吨。
2002年,在饲料行业利润不断走低的背景下,电解铝成为刘永行的第二主业,将成本降至最低的思路也在这一业务上得到充分体现。在电解铝生产成本中,电与氧化铝的费用分别约占35%和30%,为减少电费开支,刘永行决定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包头建立热电厂,包头煤炭发热值不高,但含硫量低,适合发电,使用热电机组,能源效率提高一倍,电价估计在0.2元/度,而市场价格在0.5元/度,仅这一项就节省了不少钱;另外,刘永行建造热电厂投资也比别人低,以一座62万千瓦的热电厂为例,刘永行曾表示由于有自己的建筑队,人工便宜许多,因此按照国内标准投资需要24亿~30亿元人民币,而他来做大约12亿~13亿元就可以,比别人便宜一半。
无论做饲料还是电解铝,刘永行降低成本还有一个诀窍就是“快”。饲料行业建一个新工厂,跨国企业一般要一年左右,而东方希望的标准时间是3个月,节省的不仅是9个月时间,这9个月的折旧费、财务费、工资等都省了下来。在包头铝电项目第一期工程建设的时候,东方希望集团只用了一年时间,投入25亿,建成25万吨原铝生产规模并投产,投资和建设周期都是国际通行标准的三分之一。
由于对成本进行了有效控制,在别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到比纸还薄的时候,刘永行仍可保持较高利润率。以饲料为例,近年来由于门槛降低,大量资金涌入,全国饲料企业数量常年保持在1万家以上,行业平均利润率低至1%,但东方希望的饲料利润率在5%左右。
控制成本做到极致就是打通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电解铝行业与饲料在产业上“风马牛不相及”,但经过刘永行的撮合,两者产生了神奇关联。热电厂用煤发电,蒸汽是主要的副产品,刘永行很快想到自己的饲料业务中,赖氨酸是饲料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生产赖氨酸必须用到蒸汽。
理论推算,生产一吨赖氨酸需消耗21吨蒸汽,一吨蒸汽一般在175元,小锅炉也要75元/吨,而刘永行的热电厂产生的蒸汽成本每吨只有60~70元。精于计算的刘永行,在他的包头铝电一体化项目边上建起了包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赖氨酸,用的正是自家的蒸汽。
4.君子不立危檐之下
对公权力、道德心保持足够的尊重,是刘永行基业常青、财富也稳步增长的一个基础。
刘永行四兄弟1982年辞去公职决定“下海”前,曾专门去找了当地县委书记,获得首肯后,才正式向组织递交辞职报告,一直等到四川省副省长批准才算心中石头落了地;1992年,刘永行四兄弟计划成立私营企业,直到国家工商总局点头,希望集团才正式成立,后来入股民生银行,他们依然是循规蹈矩,等了3年,得到国务院批准才做。2004年前后,国家对电解铝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刘永行马上将包头电解铝厂的产能从100万吨压缩到50万吨。
与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让东方希望集团一直稳健前行;而与房地产和上市保持适当距离,也让刘永行没有沾染“放倒”黄光裕等人的“复杂陷阱”。
东方希望集团1999年将总部从成都迁至上海时,正是上海房地产业启动期,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刘永行并不为所动,他坦承,自己的长项不是做公关、拿土地,地产业不是自己能干的,这一点他有自知之明。
而对于上市,刘永行最经典的解释是:“还是花自己的钱比较安心”,上市是可以拿到几亿、几十亿的资金,但是宽裕的资金也会把人搞得头脑膨胀。正是秉承这样的财富观,刘永行多年来总是穿着朴素,爱好家常菜,每天准时5点半下班,极少应酬,把闲暇时间多用来陪伴家人。他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这样要求家人。儿子刘相宇初中上完后就被送到美国读书,锻炼自食其力的本事。
“不投机、不浮躁、不虚荣”,“踏踏实实做企业”,这可能就是在问题富豪频出的今天,刘永行岿然不动,走得远、行得稳的根本所在。
5.坚持主业成就巨富
萧条期是检验企业的最好时候,当风暴来袭,强者总能顺利过渡,且屹立不倒,而外强中干之士却一蹶不振,湮没于商海。刘永行正是前者。
2001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富豪榜还是件新鲜事,外界猜测中国富有阶层数量庞大,财富惊人,但预测只停留在想象中,福布斯替中国富豪们算出了家底,那年,刘氏兄弟坐拥83亿人民币,排名榜首,四兄弟的努力给急于现代化的国人上了一课,原来农业也是个金矿,之后,兄弟分家,拥有东方希望的刘永行在榜单上起起落落,时隔7年,刘永行又再次回到财富榜的最高点。
2001年恰逢互联网络泡沫时期,而2008年同样遭受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为何刘偏偏在众人皆倒的时候却独树一帜?
"我觉得还是有其规律或者某种必然性蕴含其中的,不是说他一定就是首富,而是东方希望坚持稳妥的投资策略确实规避了很多风险,可能在繁荣期财富效应不明显,但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其受损程度也相对较小,"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虽然东方希望在很多领域都做过尝试,但主业一直都没放弃过。"刘永行早年依靠鹌鹑赚得第一桶金,1989年,考虑到产业升级,把产业链伸向饲料业,从养殖到饲料,此一转变,支撑其主业彻底转向,事实上,饲料业的利润之后带动了整个东方希望的发展。
东方希望没有上市,也无银行负债,按照刘永行的说法,集团的现金储备足够多,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现金流依旧是靠老本行-饲料业,良好的现金流及很强的负债能力,实际上为集团下的其他产业提供资金。
进入2008年,因生猪和鸡肉的降价,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正逐渐下降。但这些似乎对东方希望的影响甚少,有媒体评价道,刘永行往往能在利润薄如纸张的行业中,寻找到利润的蓝海。"当初我们进入饲料行业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外资企业,他们很强大,技术先进,这迫使我们必须走精细化的生产道路。"刘永行曾如此表述。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饲料行业利润丰厚,他说,"那时候简直是暴利,我们都不好意思要这么高的利润,所以我们主动降价,这对行业有好处,而且借此机会,向饲料行业的高端产品延伸,完善了我们的生产线,库存管理水平以及售后服务。"这也就使得东方希望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之下,产量在增加,但成本依旧在下降。
为抵消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刘永行把他的饲料领地扩大到东南亚各国,从2001年到现在,东方希望已拥有6家海外饲料公司,其中越南5家,新加坡1家,尔后,将步扩展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刘永行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在东南亚地区投资50家饲料厂。
6.大工业梦想
东方希望集团目前涉足三个产业,其中第一主业饲料业,第二主业铝电,化工在集团内部处于显要地位,这也是刘永行力图打通产业链的想法所在。
事实上,刘永行意图开拓第二产业始于13年前,1996年,由于整个饲料行业过度扩张,行业前景看淡,"那时候,在中国有将近1.5万家饲料厂,只要开个厂就生产饲料,这很让人担心。"首先试水的是股权投资,其后来持有民生银行、民生人寿保险、光大银行、上海光明乳业等公司的股份。其实,此种类型投资意义,是刘在第二产业尚未确定前给富余资金寻找出路。
刘永行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个大工业的梦想。多年以来,刘不断提到台塑的王永庆,刘认为,在打通整个塑料、钢铁、石化等产业链上,台塑做得相当完美,而刘永行也在寻找一种产业,这个产业不只是让东方希望走上工业化之路,而且必须与饲料业起到协同效应。
2002年,电解铝被刘视为最佳的切入点,毫无重工业基础的刘永行,为产业互动设想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方案:利用当地的能源发电(是否有便利的资源是其对企业驻地选择的重点之一)生产电解铝,发电蒸汽用来生产饲料中的赖氨酸,赖氨酸的废料又可以生产饲料和复合肥料,这样整体的解决方案跃然纸上,从铝电复合-电热联产-赖氨酸-饲料,这种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至今都被刘引以为傲,若此套方案能顺利执行,将大大节省产业联动的成本。
当然,风险也无处不在,重工业一直被国有企业垄断,且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此领域的控制相当严格,除去巨额资金的投入风险,政策的变更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此类行业的发展,当年铁本戴国芳折戟常州,复星失陷建龙是为前车之鉴"我跟很多人探讨过,但是,几乎没有人赞同我的观点,认为这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我一没有人才,二是项目需要很大的资金,我们的饲料都是小本生意,做铝电的难度很大,所以,当时我就想,我的观点是不是错了,是不是我太冒进了,是不是我的观点太离奇了?但是理性地分析了之后,我还是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所以,还是坚决地做。"刘永行说。
尽管充满自信,麻烦还是不期而至。
时间回到2004年,政府为预防经济过热,对某些资源性行业进行调控,其中包括铝业,那时,讨论最多的"民企重工业化之伤"话题正是那几年的映照。那年,一财经杂志照片中的刘永行一脸失落,而前方正是已投入资金的包头电解铝工厂,它被叫停已足有半年。
幸运的是,不久后峰回路转,包头电解铝项目、三门峡氧化铝项目顺利复工,刘永行回忆起当初在未获得许可证之下强行投产的经历时这样解释道:"我们也能找得到政策,明确支持我们这么做-因为中国的很多政策相互之间是打架的,也有模糊的地方。所以,政府认定你是有道理的,至少部分是有道理的,不是乱来的,不是完全违规的。"事实上,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是,那时候,东方希望现金存流充足,所有的投资项目皆出资自有资金,这种"保守"的做法,使得投入60亿元的项目,在当时银行收紧信贷的情况下,依旧顺利开工。
至今,刘永行旗下拥有3家铝电企业,包括一家氧化铝企业。其中作为标杆工程的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总投资将达百亿元。
7."多、快、好、省"模式
民企进入重工业,首先面临的是资金的瓶颈,动辄上百亿元的投入,如果缺乏银行信贷的支持,不可想象,且风险巨大。
"我为这个想法准备了6年,细节都想得很清楚,比如说资金瓶颈,我提到了我一直坚持的做法,就是'多、好、快、省'","好"是规划性的好,之后再用"快",在项目中尽量节约时间,"省"即为在资金、人力、资源上的节省,而且形成自然的"多"。
"外资企业建一个厂,需要2亿元,我们资金实力不足怎么办?我总结了,可以用大跃进的'多快好省'的方法处理。"刘永行认为,在资金量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可达到同样资金量的效果。
此种模式,刘永行在电解铝的投资上,为我们描绘得相当巧妙。"一个电解铝工厂要投资100亿元,考虑到风险,前期可以做小规模,只要30亿元,30亿中我利用'多、快、好、省'可以控制在15亿元的资金规模,这15亿中我可以再找个合作伙伴,这样就只需要负担7.5亿元的投资,7.5亿元的投资还可以再切下一半,先投入一半,到最后,这个项目,我们前期的投入只有三四亿元。"刘解释道,"实际上,这也规避了去银行借贷,因为我们饲料有很强的负载能力,完全可以把流动资金抽离出来。"不仅于此,历经草莽时代的商业环境,让刘深谙中国商人的生存智慧,民企、国企以及政府,三者之间一直处于博弈的中心,稍有不慎即全盘皆输,无疑,这种平衡的拿捏显得至关重要。
刘永行对待中国商业环境一直以乐观示人。他认为,在目前的政策之下,民企即使有众多牢骚,也不必抱怨,完全可等同于大自然的规律。他将国家和民企的关系比喻为"国家是宏观,我们是微观,微观应该服从宏观;国家是战略,我们是战术,战术应该服从战略;国家是整体,我们是局部,局部必须服从整体"。
8.现金流为王
对于企业来讲,到底应该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一直难有定论。多元化短期内可带来资金的急速增长,但也潜藏着遭受泡沫破灭后的巨大风险,专业化让人感觉稳扎稳打,但往往又会错失众多机遇。事实上,这也一直困扰着企业家的决断。我们宣称坚守经典管理书籍所界定的专业化道路,但有时又难以控制诱惑,实施非关联行业的多元化战略。
"很难说哪种模式好,哪种模式不好,多元化的成功公司可以举出GE,专业化成功的公司就更多了,关键是在实体产业做好的情况之下再去尝试相应的多元化。"叶檀认为,这需要综合企业本身的特质。
东方希望毫无例外地尝试过多元化,比如上世纪90年代后期涉足产权投资,最终折戟而归,这让刘永行印象深刻,之后再无冒失之举。
刘永行多次申明,东方希望坚决不进入房地产行业,只会尝试用富余资金做一点股权投资。
有趣的是,较之三弟刘永好大举布局地产和金融,二哥似乎再次显现其保守派做法,事实上,正是因为 "保守",刘永行得以规避了2008下半年后的房地产业的萧条。当刘永行这个保守者封王的时候,市场正传来刘永好旗下新希望集团瘦身的传闻。
东方希望在IPO上一直未有动作,刘永行解释说,饲料业是小本生意,不差钱,而且现阶段第二产业,依靠自有资金完全没问题。
但如果据此认为刘止步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更新,那就大错了,实际上,在整个集团布局上,东方希望一直存有第三产业,这些资金投入到金融股权上,且刘本人也是民生银行董事。
这貌似的多元化战略,隐藏着刘永行对于现金流的深刻理解,刘试图打通实业和金融这道藩篱,在可控的条件下,部分资金投入金融产业,但实业急需资金的时候,可以立即变现金融股权资产。
一接近刘永好的人士告诉记者,东方希望目前已逐步淡出此类投资领域,这部分资金存量刚好给寒冬下的企业担当过冬的粮食。
纷繁炫目的商业社会中,企业的运转都在反复论证一个浅显的规律:伟大的企业总是在喧嚣期保持沉寂,在沉寂中高歌。正如巴菲特所说,当潮水褪去后,才会发现谁在裸泳。显然,萧条时代的2008年,裸泳者众多,整个经济增长急功近利,单一的企业个体也不可避免被席卷其中,随波逐流者众多,从善如流者甚少。事实上,繁荣期的诱惑确实巨大,这也让大多数的企业家们陷入了价值判断误区。
究竟哪些元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基因让企业常青?答案似乎无解,但不可否认的是, "保守者"如刘永行,正试图走出某种新的路径。
五、附件
1.荣誉
2009年4月,东方希望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为2007-2008年度(第十四届)“上海市文明单位”。
2008年10月,东方希望被上海市红十字协会授予““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杰出贡献金奖”。
2008年2月,东方希望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为“2007年度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信用等级AAA级”。
2008年1月,东方希望的“金豆”商标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2007年8月,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排行榜”,东方希望名列第五。
2007年4月,东方希望的“金豆”品牌被评为上海市名牌。
2003年5月,东方希望被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评为“2002年度A类纳税信用单位”。
2002年3月,东方希望被授予“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企业后援团成员”荣誉称号。
2.扩展阅读:
刘永行打造全球铝业老大 投资将达到100亿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刘永行谈民营企业怎样面对管理多元化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谈民营企业成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探秘笔记之二:记者夜访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东方希望集团决心涉足炙手可热的铝业http://www.copperchina.com/ysz
“大行德广”刘永行:基业常青不是梦 http://www.51value.com/public/news
刘永行:财富意味着责任http://finance.sina.com.cn
首富刘永行:保守者封王http://www.p5w.net/news/gncj/200903/t223631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