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沃瑟斯坦
一、基本信息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7年12月25日
国籍:美国
所属行业:投资业
净资产:20亿美元
排行榜:福布斯2009
名次:334
二、基本简历
版本一:
布鲁斯·沃瑟斯坦(Bruce Wasserstein,1947.12.25 - 2009.10.14):华尔街知名投资银行家,美国投资业巨子,拉扎德(Lazard)前CEO 。
布鲁斯·沃瑟斯坦生平及经历
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之后投身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在那里,他和另一交易专家约瑟夫·佩雷拉(Joseph Perella)推动了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
当沃瑟斯坦为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工作时,对手们就给他冠以“抬价布鲁斯”之名,因为他就像个催眠师一样能让客户以史上最高价格进行收购。在沃瑟斯坦的带领下,第一波士顿在疯狂的上世纪80年代狂飙突进。
布鲁斯·沃瑟斯坦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完成了约1000次交易,总价值达2500亿美元,他操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时代华纳合并案,迪安威特(Dean Witter)、Discover & Co combination与摩根士丹利的合并案,以及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
在华尔街经典书籍中,沃瑟斯坦是经常登场的重要人物。上世纪90年代,《门口的野蛮人》中,沃瑟斯坦就是“野蛮人”KKR团队中的一个原型,完成了一场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恶意收购。KKR和交易过程中的华尔街人士,“炫耀”出了空前的收购技巧和财务智商,其间也体现出华尔街特有的贪婪、狡诈的人性况味,“野蛮人”的形象长期成为投行的标签之一。
沃瑟斯坦不仅自身被写入经典,他自己的著作也是华尔街的经典之一,他将过去30年来改变了商界格局的大出售、大兼并、大收购一一道来,写成《大交易》一书。沃瑟斯坦揭示了现代交易模式的变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蓬勃的合并年代,到80年代火药味十足的收购,一直进入90年代,每笔都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大交易。
沃瑟斯坦还曾另起炉灶,开办了自己的投资银行,随后他于2002年加入老字号投行拉扎德(Lazard)。而他的经历,也是另一部华尔街经典书籍中的一部分。《最后的大佬:拉扎德投资银行兴衰史》(The Last Tycoons)在2007年横扫全球投行界,堪称投行人必读之书。
在拉扎德,沃瑟斯坦不仅继续进行着撼动市场的大交易,他与被称为“太阳王”的拉扎德第五任CEO米歇尔·大卫·威尔的内部斗争,也让人津津乐道。
“他(沃瑟斯坦)是个独裁者,他精密计划,把我从交椅上挤下去。”米歇尔·大卫·威尔回忆说。沃瑟斯坦是个让人感觉到矛盾的人。但从成就上说,沃瑟斯坦足以受人尊敬。但在业界的人际关系方面,他也攻击性十足。
作为华尔街最神秘的独立投行,创建于1848年的拉扎德(Lazard)在其160多年的历史中很长时间内都是一家私人家族企业,直至2005年才由沃瑟斯坦将它公开上市。当拉扎德的竞争对手纷纷将业务扩展到贷款、交易及衍生产品业务时,拉扎德选择专注于财务顾问与资产管理等核心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并购顾问。
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相比,拉扎德显得与众不同,其在此次席卷华尔街大行的金融风暴中几乎毫发未损,成为投行业极少数幸运儿之一。而作为机构的掌门人,沃瑟斯坦不苟言笑,言辞犀利,他脸上的皱纹就已经能告诉别人他所经历的一切。
他生前操作的最后一桩交易就是卡夫食品公司对英国吉百利公司发起176亿美元的敌意收购。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交易不止。
布鲁斯·沃瑟斯逝世
美国并购顾问与资产管理公司拉扎德2009年10月15日宣布,现年61岁的首席执行官、华尔街知名投资银行家布鲁斯·沃瑟斯坦于2009年10月14去世。沃瑟斯坦以代理过1000多桩交易、总价值超过2500亿美元而闻名,而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也正是由他与另一位同行共同掀起。
沃瑟斯坦是在2009年10月11日晚入院接受治疗的,公司表示,沃瑟斯坦心律不齐,而且情况严重,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投资业巨子 入院3日后就不治离世。在业界看来,沃瑟斯坦是自1970年代以来明星级的投资银行家,经手过一千多件交易案,价值超过2500亿美元,而他在并购领域也 是一位风云人物,业绩包括时代与华纳兄弟合并案和卡夫对吉百利的收购等。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16岁就进入大学学习,并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在做了很短一段时间律师后,他转向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他正是在那里掀起了上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并购大潮。拉扎德公司表示沃瑟斯坦的离开对公司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今天早些时候,公司已任命副董事长斯蒂文-格鲁伯为临时首席执行官,接过沃瑟斯坦的重任。
版本二:
美国并购顾问与资产管理公司拉扎德2009年10月15日宣布,现年61岁的首席执行官、华尔街知名投资银行家布鲁斯·沃瑟斯坦于2009年10月14去世。沃瑟斯坦以代理过1000多桩交易、总价值超过2500亿美元而闻名,而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也正是由他与另一位同行共同掀起。
沃瑟斯坦是在2009年10月11日晚入院接受治疗的,公司表示,沃瑟斯坦心律不齐,而且情况严重,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投资业巨子入院3日后就不治离世。在业界看来,沃瑟斯坦是自1970年代以来明星级的投资银行家,经手过一千多件交易案,价值超过2500亿美元,而他在并购领域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业绩包括时代与华纳兄弟合并案和卡夫对吉百利的收购等。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16岁就进入大学学习,并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在做了很短一段时间律师后,他转向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他正是在那里掀起了上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并购大潮。拉扎德公司表示沃瑟斯坦的离开对公司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今天早些时候,公司已任命副董事长斯蒂文-格鲁伯为临时首席执行官,接过沃瑟斯坦的重任。
能够埋骨沙场、马革裹尸,是一个将军的最高荣耀。在搏杀激烈的投资银行业战场上,61岁的拉扎德(Lazard)CEO布鲁斯·沃瑟斯坦 (Bruce Wasserstein)因心脏问题近日在任内去世,作为投行业的重量级大佬,他操作和见证了无数起重大并购和资本运作,堪称投行界“真的猛士”。
沃瑟斯坦上周日晚因心跳不齐而住院,但美国时间14日却传来噩耗。他的离去,对投行拉扎德来说也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沃瑟斯坦是最优秀的资本运作专家之一,他自身也代表了现代投资[18.35 0.27%]银行家的典型形象。
回顾沃瑟斯坦的“辉煌战绩”,就如同回溯华尔街的经典历史片段。其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完成了约1000次交易,总价值达2500亿美元,他操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时代华纳合并案,迪安威特(Dean Witter)、Discover & Co combination与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合并案,以及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
当沃瑟斯坦为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工作时,对手们就给他冠以“抬价布鲁斯”之名,因为他就像个催眠师一样能让客户以史上最高价格进行收购。在沃瑟斯坦的带领下,第一波士顿在疯狂的上世纪80年代狂飙突进。
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之后投身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在那里,他和另一交易专家约瑟夫·佩雷拉(Joseph Perella)推动了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
在华尔街经典书籍中,沃瑟斯坦是经常登场的重要人物。上世纪90年代,《门口的野蛮人》中,沃瑟斯坦就是“野蛮人”KKR团队中的一个原型,完成了 一场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恶意收购。KKR和交易过程中的华尔街人士,“炫耀”出了空前的收购技巧和财务智商,其间也体现出华尔街特有的贪婪、狡诈 的人性况味,“野蛮人”的形象长期成为投行的标签之一。
沃瑟斯坦不仅自身被写入经典,他自己的著作也是华尔街的经典之一,他将过去30年来改变了商界格局的大出售、大兼并、大收购一一道来,写成《大交 易》一书。沃瑟斯坦揭示了现代交易模式的变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蓬勃的合并年代,到80年代火药味十足的收购,一直进入90年代,每笔都动辄几十亿 美元的大交易。
沃瑟斯坦还曾另起炉灶,开办了自己的投资银行,随后他于2002年加入老字号投行拉扎德。而他的经历,也是另一部华尔街经典书籍中的一部分。《最后的大佬:拉扎德投资银行兴衰史》(The Last Tycoons)在2007年横扫全球投行界,堪称投行人必读之书。
在拉扎德,沃瑟斯坦不仅继续进行着撼动市场的大交易,他与被称为“太阳王”的拉扎德第五任CEO米歇尔·大卫·威尔的内部斗争,也让人津津乐道。
“他(沃瑟斯坦)是个独裁者,他精密计划,把我从交椅上挤下去。”米歇尔·大卫·威尔回忆说。沃瑟斯坦是个让人感觉到矛盾的人。但从成就上说,沃瑟斯坦足以受人尊敬。但在业界的人际关系方面,他也攻击性十足。
作为华尔街最神秘的独立投行,创建于1848年的拉扎德在其160多年的历史中很长时间内都是一家私人家族企业,直至2005年才由沃瑟斯坦将它公 开上市。当拉扎德的竞争对手纷纷将业务扩展到贷款、交易及衍生产品业务时,拉扎德选择专注于财务顾问与资产管理等核心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并购顾问。
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相比,拉扎德显得与众不同,其在此次席卷华尔街大行的金融风暴中几乎毫发未损,成为投行业极少数幸运儿之一。而作为机构的掌门人,沃瑟斯坦不苟言笑,言辞犀利,他脸上的皱纹就已经能告诉别人他所经历的一切。
他生前操作的最后一桩交易就是卡夫食品公司对英国吉百利公司发起176亿美元的敌意收购。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交易不止。
美投资巨子沃瑟斯坦去世 曾参与多起并购
沃瑟斯坦周日晚因心跳不规律而住院。沃瑟斯坦之死给为其经营多年的Lazard带来了沉重打击。
沃瑟斯坦是他所处时代最优秀的交易撮合专家之一,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投资者银行家的形像和角色。
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16岁就进入大学学习,并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在做了很短一段时间公司律师后,他转投投资银行第一波士 顿(First Boston Corp.)。在那里,他和另一交易专家约瑟夫-佩雷拉(Joseph Perella)推动了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
布鲁斯-瓦瑟斯坦曾经完成了约1000次交易,总价值达到创纪录的2500亿美元,操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时代和华纳兄弟的合并案、迪安威特(Dean Witter)、Discover &Co combination与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合并案。
由于和第一波士顿管理层不和,沃瑟斯坦和佩雷拉在1988年另起炉灶,开办了自己的投资银行。他于2002年加入老字号投行Lazard.
三、荣誉称号、头衔
沃瑟斯坦是他所处时代最优秀的交易撮合专家之一,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投资者银行家的形像和角色。
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16岁就进入大学学习,并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在做了很短一段时间公司律师后,他转投投资银行第一波士 顿(First Boston Corp.)。在那里,他和另一交易专家约瑟夫-佩雷拉(Joseph Perella)推动了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
回顾沃瑟斯坦的“辉煌战绩”,就如同回溯华尔街的经典历史片段。其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完成了约1000次交易,总价值达2500亿美元,他操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时代华纳合并案,迪安威特(Dean Witter)、Discover &Co Combination与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合并案,以及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
由于和第一波士顿管理层不和,沃瑟斯坦和佩雷拉在1988年另起炉灶,开办了自己的投资银行。他于2002年加入老字号投行Lazard.
四、经典案例
“时代”和“华纳”合并的效应
美国最大出版和电影唱片公司,分别是时代公司和华纳公司,这两家长期以来执美国资讯和娱乐中耳的集团,在眼看同行业纷纷被日本、德国、英国、荷兰所兼并的残酷现实下,不仅感到了危机,而且开始认真思索合并,结合,共同利用资源,同心协力增强竞争实力。
时代公司旗下拥有的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时代杂志》和《运动画报》,还有全美最大的付费有线电视台HBO和Cinemax,以及丛书出版事业。员工约有21000人,1988年营业额为45亿美元。
至于华纳公司的关系企业,则包括了华纳兄弟电影与电视摄影棚、大西洋(600558,股吧)唱片公司、DC娱乐短片公司和《Mad杂志》等。员工有14000多人,1988年的营业额为42亿美元。
从各方面来看,这两家公司都是门当户对,实力相当,以对等的方式合并,对彼此都有好处。而合并之后,既能免于形单势孤而被日、德收购,也能迎接1992年欧洲成立人民、资金、货物互通的单一市场,而更重要的是成为全球少数可以用任何传播媒介制作和行销资讯的媒体大王。
时代与华纳的合并,前后共花了两年多的讨论时间,一直到1989年3月才开始敲定。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为“时代华纳公司”,由时代的董事长理查·盂德出任董事长,华纳的董事长史蒂芬·罗斯利担任行政首长,董事会的成员双方各有12席。
新成立的“时代华纳公司”,业务的目标是希望成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出版和唱片公司,同时通过拥有的媒体相互支援这两项产品的行销。
时代和华纳因恐惧外国企业的吞并而结合,在商议合并的两年过程中,这两家企业不时成为媒介注目的焦点,一有风吹草动,就成为股市和版面上的话 题,他们的股价也因此分别上涨了69%和54%。当合并完成后,时代华纳公司的新闻报道并没有因此减少。因为,像日本的索尼公司和松下电器不仅没因其合并 而放弃收购,反而更加强了将其吞并的信心。对此,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流言四起的结果,却使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份节节攀升。从“行销事件”的角度来看这个 现象,不能排除这两家公司有意以合并为题目,制造气氛,引起人们关注它、关心它,爱护它。
门口的野蛮人: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
17年前一场恶意的杠杆收购,令盛极一时的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公司元气大伤,至今仍难以复原。
19世纪初期,雷诺兹公司借“骆驼”牌香烟的崛起,成为美国第一大卷烟企业。其灵魂人物雷诺兹死后,公司开始变得陈腐落后,不得不于1985年 寻求与美国的食品业托拉斯企业纳贝斯克公司合并。两家巨头公司联姻后,表面强大,但在经营策略、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漏洞,这为以后的融资并 购埋下了伏笔。
到了1988年,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斯·约翰逊(Ross Johnson)决意卖掉公司,虽然他并不拥有公司大部分股份,但是他想尽办法说服董事会,并在华尔街放出风声,希望把事情变复杂,然后从中渔利。
当时直接参加这场“战役”的有四大主力:第一竞标方是“管理集团”,包括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的部分管理层、美国运通公司、希尔森—莱曼—赫顿 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和公共关系顾问公司;第二竞标方是KKR公司、兰伯特公司、摩根斯坦利、沃塞斯顿·佩雷拉公司;第三竞标方是福斯特曼·利特尔联合公 司、高盛公司;第四竞标方是第一波士顿公司。
尽管当时所有人都看好那些鼎鼎大名的华尔街投行,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交易后,最终得手的却 是KKR公司,这个1976年由科尔伯格、克拉维斯与罗伯茨三人共同成立的公司(KKR即是三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利用混战后雷诺兹·纳贝斯克股价跌至 45美元的机会,以每股109美元的不可思议的高价以杠杆收购了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一举击败所有的对手,不仅完成了这场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恶 意收购,而公司自身也一跃成为拥有顶级财经法律专家、专业进行杠杆收购的世界顶级公司。
在收购中,KKR付出的代价极小,由于公司发行了大量垃圾债券进行融资,并承诺在未来用出售被收购公司资产的办法来偿还债务,因此这次收购资金的规模虽然超过250亿美元,但其中使用的现金还不到20亿美元。
不少专业人士事后分析,这桩交易是在合法基础上的骗局。因为KKR用的杠杆收购手法不仅不需要现金,也不需要看见现金,甚至也没有人知道钱从哪 里来,整个过程根本就是个圈套。而KKR那些高层,以及交易过程中的那些华尔街人士,由于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贪婪和狡猾的技巧,也被冠以“野蛮人”的称号。
至于雷诺兹·纳贝斯克,则在收购完成后一蹶不振。当用烟草带来的现金清偿垃圾债券时,其竞争对手却把利润用于再投资。而KKR遗留下来的问题不 仅仅是少得可怜的资金回报,还在于引进的其他行业领导人的失败。首先是从运通公司请来路·杰斯特勒(Lou Gerstner),接着是ConAgra的查尔斯(Charles Harper)。这些人既没有半点烟草从业经验,而且对这一行也没有热情。纽约著名律师事务所戴维斯·波克·沃德威尔公司(Davis Polk & Wardwell )的斯蒂芬·高尔斯通(Steve Goldstone)的上任最令人大跌眼镜。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任期内碰到美国46州抵抗烟草运动,这才使他发挥作用。
在业绩持续下滑后,1995年初,KKR不得不又剥离了雷诺兹·纳贝斯克的剩余股权,雷诺兹烟草控股公司再次成为一家独立公司,而纳贝斯克也成 为一家独立的食品生产企业。经过一番明争暗斗,雷诺公司和纳贝斯克公司又回到了各自的起点。在 2003 年上半年,雷诺兹的销售额比前一年下降了18%,仅为 26 亿美元,而营业利润下降了 59%,为 2.75 亿美元。
卡夫将对吉百利发起110亿英镑报价敌意收购
卡夫食品公司将对英国吉百利公司发起敌意收购。收购报价将达110亿英镑(约合176亿美元)。
卡夫公司董事长兼CEO艾伦·罗森费尔德(Irene Rosenfeld)上周末表示,吉百利公司CEO斯蒂茨(Todd Stitzer)错误地判断了对这笔交易,他认为吉百利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取得更好的收益水平,并以报价过低为由拒绝了卡夫的首次收购要约。
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又称恶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当事双方采用各种攻防策略完成收购行为,并希 望取得控制性股权,成为大股东。当中,双方强烈的对抗性是其基本特点。除非目标公司的股票流通量高可以容易在市场上吸纳,否则收购困难。敌意收购可能引致 突袭收购。
五、案例解析
1. 时代背景:
A:崛起的时代背景:
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之后投身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在那里,他和另一交易专家约瑟夫·佩雷拉(Joseph Perella)推动了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
B:现代背景 :
布鲁斯·沃瑟斯坦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完成了约1000次交易,总价值达2500亿美元,他操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时代华纳合并案,迪安威特(Dean Witter)、Discover & Co combination与摩根士丹利的合并案,以及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
在华尔街经典书籍中,沃瑟斯坦是经常登场的重要人物。上世纪90年代,《门口的野蛮人》中,沃瑟斯坦就是“野蛮人”KKR团队中的一个原型,完成了一场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恶意收购。KKR和交易过程中的华尔街人士,“炫耀”出了空前的收购技巧和财务智商,其间也体现出华尔街特有的贪婪、狡诈的人性况味,“野蛮人”的形象长期成为投行的标签之一。
2. 家族基础或个人信念:
布鲁斯·瓦瑟斯坦所言,“现在的经济战略和结构逐渐趋于僵化,系统的惯性或许能使它们苟延残喘,但是外部的因素最终会使它们迅速的灭亡。当这 种过时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时,兼并和收购活动就作为一种缺少温情的活化机制促使公司面对新的经济事实。”因此,企业兼并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3. 现成的别人的评价、解析:
与拉扎德一系列大手笔交易相匹配的,是其内部残酷的人际关系——就像它以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评价交易构思,它也用类似的方法让人才起落沉浮。
比如其历史上最卓越的交易大师费利克斯·罗哈金,被其同事评价为“为费利克斯工作相当于被判死刑”。而被称为“太阳王”的第五任CEO米歇尔·大卫·威尔,与现任CEO布鲁斯·瓦瑟斯坦(Bruce Wasserstein)也以公开化的方式愈演愈烈。
“他(瓦瑟斯坦)是个独裁者,他擅于把我从交椅上挤下去……现在的拉扎德让我感觉矛盾,我既欣慰于它能存活下来,而且运转良好,又遗憾这个公司还没有达到让人忘我付出的地步。”米歇尔·大卫·威尔说。 的确,瓦瑟斯坦是个让人感觉到矛盾的人。从成就上说,瓦瑟斯坦足以受人尊敬。但在业界的人际关系方面,他并不是个受欢迎的人。
1980年代,当瓦瑟斯坦为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工作时,他还是个体型臃肿的人。在当时,对手们给他冠以“抬价布鲁斯”之名,因为他就像个催眠师一样能让客户以史上最高价格进行收购。那时 他是华尔街上最被避开的人,私人股权投资大师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甚至聘用他,只是为了让他离自己的项目远一点。但无论怎样,在瓦瑟斯坦的带领下,第一波士顿在疯狂的1980年代狂飙突进。之后,他与华尔 街另一传奇银行家乔·派瑞拉(Joe Perella)建立了投资银行Wasserstein Perella。这家银行最终于2000年被德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以股权方式收购,金额总计16亿欧元。
他没有秘诀,只有最基本的价值观:“只要你始终如一的保持热情,盯住你最大的客户,保证你做的最好的交易都是为了自己,那么你就可以在银行业立 足。”业内估算,自1993年以来,没有人比他在投行领域赚的钱更多——从1980年代以来,他参与过1000起交易,涉及金额超过2500 亿美元。
当他接受拉扎德时,这家公司正在垂死挣扎。
拉扎德内部的很多人都认为,瓦瑟斯坦最大的贡献是恢复了拉扎德的人才储备。比如他从摩根士丹利挖来了其兼并收购部门的联席负责人加里·帕尔和威廉·路易斯。这两个人加盟的条件是:除了自己的秘书,不参与对任何人的管理工作。
加入拉扎德后,在瓦瑟斯坦认为拉扎德的IPO势在必行。但由于公司内部的原因,IPO的时间一拖再拖。其中,最大的困难恐怕就是米歇尔的阻挠。
米歇尔并不看好拉扎德IPO,甚至对瓦此举付之轻蔑,他从来没想过要将自己家族一手创建的公司进行IPO。米歇尔曾正式给瓦下了最后通牒:“我 与董事会大部分成员都反对你的IPO计划,如果在2005年6月30日没有实现IPO的话,你就要辞去在拉扎德的职务。”尽管这个时限后来被米歇尔延长至 年底,但IPO计划仍然难以一蹴而就。
很显然,瓦瑟斯坦面临的是一个“集体性”攻势。根据瓦瑟斯坦的计划,拉扎德将用12.5亿美元的价格全盘收购米歇尔及其他股东持有的大约36% 的股份。拉扎德的企业价值为32亿美元,其中股权价值为25亿美元,债权价值为7亿美元。在瓦瑟斯坦的计划中,有25%的股权将向公众发售。但米歇尔在发 出最后通牒的同时,要求瓦用16.16亿美元的价格来收购他及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比瓦之前的计划高出3.66亿。众所周知,如果瓦想控制公司,让拉扎德 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的合法出路就是买走其他人手里的股份,摆脱米歇尔的阻挠。
瓦开始“贿赂”董事会成员,收买他们对IPO的支持。这一方法很奏效,追求利益的反对者因为自己得到了好处而转向支持IPO一方。
但问题是,米歇尔要求的16.16亿美元从何而来?瓦瑟斯坦通过与法国银行Caisse d'Epargne合作,获得了2亿美元的投资。另外,他通过“杠杆资本重组”(Leveraged recap)的方式,公开出售股权证券,募集到2.875亿美元,以此向投资者提供有息债务和股票担保。后来,他又为拉扎德注入9亿美元新债,再加上IPO的预计收益8.12亿美元,瓦就能完全买下米歇尔和现有股东手上的股权。
至此,拉扎德成功完成IPO。
在拉扎德IPO后,瓦瑟斯坦拥有了拉扎德1127.5万的股份,这使他成为了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现在的瓦瑟斯坦是个瘦老头,依然不苟言笑,依 然言辞犀利,脸上的皱纹似乎能告诉人们他所经历的一切。他说,拉扎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对手们低估了它的危险性。拉扎德已经在M&A市场采取反 周期策略,与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欧洲中心地区的银行一起购买或创建合资公司。
“时光如梭飞逝 噢,但我们曾共度的一切不能永存多么可惜”
沃瑟斯坦是哈佛法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双料高才生。他才财兼备。要是问问大卫-威尔(Michel David-Weill)或佩雷拉(Joe Perella)【译者注:均为重量级金融家】,他们会告诉你,沃瑟斯坦知道怎样才能总做赢家。
他喜欢做交易,而且显然他做过不下一千桩交易,因此我猜他喜欢自己的工作。
但沃瑟斯坦是否真正幸福,我无从得知。当然,这也不关我的事。但也很难不去想这个问题。
他的两个妹妹因癌症早逝。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胖子一个。他还结过四次婚。
可别把沃瑟斯坦当成一名普通的神经兮兮、拿高薪的华尔街CEO──因为那不是他。他是偶像级人物,是华尔街上一切皆有可能的象征。
正因为如此,他过早离世应当让在华尔街谋生的所有人有所反思。
你为什么要做现在这个工作?你干这行是因为爱这行?是为了钱?还是因为你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干什么?
许多人都会像我一样,发现在华尔街谋生需要付出沉重代价。你很少跟妻子见面,见面时你也是心不在焉。你的孩子根本不认识你。你和朋友的交往仅限于诙谐的邮件往返。你总是感觉疲惫。试试一个月往返北京两次,你就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了。
但这通常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当然,我以前觉得这是值得的,直到我攒下了足够的钱──并断定这一切并不值得。
“日暮月色金黄,我将往昔追望 幕幕铭记心间,如斯飞逝”
在这样的夜晚,我想着自己在高盛和瑞银(UBS)供职的那么多年里是否快乐。我想起了许多很好的同事和客户,也想起偶尔为达成交易而产生的激动心情。
但我也记得所经历的挫折、倦怠和机械地重复。我想起跟家人一起度假被打断,总是在倒时差的经历,想起自己所放弃的东西、所失去的时光。
我想那就是生活吧。大家不都是总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吗?
但至少眼下,在44岁的年纪,我可以说自己是个挺快乐的人。这星期,妻子和我将迎来我们结婚18周年纪念日。而且随便哪天我都可以带小儿子去中央公园玩,或是弹吉他、写专栏。
这一切都得感谢华尔街。这世上没有别的地方能让你这么快得到想要的东西──只要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然,沃瑟斯坦一生中也在华尔街得到了他想要的许多东西──惟愿幸福也是其中之一。
沃瑟斯坦还曾另起炉灶,开办了自己的投资银行,随后他于2002年加入老字号投行拉扎德。在拉扎德,沃瑟斯坦不仅继续进行着撼动市场的大交易,他与被称为“太阳王”的拉扎德第五任CEO米歇尔·大卫·威尔的内部斗争,也让人津津乐道。
能够埋骨沙场、马革裹尸,是一个将军的最高荣耀。在搏杀激烈的投资银行业战场上,61岁的拉扎德(Lazard)CEO布鲁斯·沃瑟斯坦(Bruce Wasserstein)因心脏问题近日在任内去世,作为投行业的重量级大佬,他操作和见证了无数起重大并购和资本运作,堪称投行界“真的猛士”。
沃瑟斯坦上周日晚因心跳不齐而住院,但美国时间14日却传来噩耗。他的离去,对投行拉扎德来说也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沃瑟斯坦是最优秀的资本运作专家之一,他自身也代表了现代投资银行家的典型形象。
回顾沃瑟斯坦的“辉煌战绩”,就如同回溯华尔街的经典历史片段。其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完成了约1000次交易,总价值达2500亿美元,他操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时代华纳合并案,迪安威特(Dean Witter)、Discover &Co Combination与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合并案,以及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
当沃瑟斯坦为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工作时,对手们就给他冠以“抬价布鲁斯”之名,因为他就像个催眠师一样能让客户以史上最高价格进行收购。在沃瑟斯坦的带领下,第一波士顿在疯狂的上世纪80年代狂飙突进。
身为东欧移民后代的沃瑟斯坦在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律和商学学位,之后投身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在那里,他和另一交易专家约瑟夫·佩雷拉(Joseph Perella)推动了风行上世纪80年代的并购大潮。
在华尔街经典书籍中,沃瑟斯坦是经常登场的重要人物。上世纪90年代,《门口的野蛮人》中,沃瑟斯坦就是“野蛮人”KKR团队中的一个原型,完成了一场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恶意收购。KKR和交易过程中的华尔街人士,“炫耀”出了空前的收购技巧和财务智商,其间也体现出华尔街特有的贪婪、狡诈的人性况味,“野蛮人”的形象长期成为投行的标签之一。
沃瑟斯坦不仅自身被写入经典,他自己的著作也是华尔街的经典之一,他将过去30年来改变了商界格局的大出售、大兼并、大收购一一道来,写成《大交易》一书。沃瑟斯坦揭示了现代交易模式的变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蓬勃的合并年代,到 80年代火药味十足的收购,一直进入90年代,每笔都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大交易。
沃瑟斯坦还曾另起炉灶,开办了自己的投资银行,随后他于2002年加入老字号投行拉扎德。而他的经历,也是另一部华尔街经典书籍中的一部分。《最后的大佬:拉扎德投资银行兴衰史》(The Last Tycoons)在2007年横扫全球投行界,堪称投行人必读之书。
在拉扎德,沃瑟斯坦不仅继续进行着撼动市场的大交易,他与被称为“太阳王”的拉扎德第五任CEO米歇尔·大卫·威尔的内部斗争,也让人津津乐道。
“他(沃瑟斯坦)是个独裁者,他精密计划,把我从交椅上挤下去。”米歇尔·大卫·威尔回忆说。沃瑟斯坦是个让人感觉到矛盾的人。但从成就上说,沃瑟斯坦足以受人尊敬。但在业界的人际关系方面,他也攻击性十足。
作为华尔街最神秘的独立投行,创建于1848年的拉扎德在其160多年的历史中很长时间内都是一家私人家族企业,直至2005年才由沃瑟斯坦将它公开上市。当拉扎德的竞争对手纷纷将业务扩展到贷款、交易及衍生产品业务时,拉扎德选择专注于财务顾问与资产管理等核心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并购顾问。
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相比,拉扎德显得与众不同,其在此次席卷华尔街大行的金融风暴中几乎毫发未损,成为投行业极少数幸运儿之一。而作为机构的掌门人,沃瑟斯坦不苟言笑,言辞犀利,他脸上的皱纹就已经能告诉别人他所经历的一切。
他生前操作的最后一桩交易就是卡夫食品公司对英国吉百利公司发起176亿美元的敌意收购。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交易不止。
六、附件
链接:
华尔街投行拉扎德CEO病逝 曾操作时代华纳合并http://news.hexun.com/2009-10-15/121350204.html
布鲁斯·瓦瑟斯坦“大交易”
http://finance.stnn.cc/c10/2009/1015/1786188752.html
最后的大佬:拉扎德投资银行兴衰史
http://news.hexun.com/2009-10-15/121351138.html
投行业大佬沃瑟斯坦:门口的野蛮人 并购史留名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016/02176845123.shtml
犹太人的金融:金钱欲望与权力斗争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gaoshengjiemi/detail_2010_04/23/578025_0.shtml
书籍:
《大交易》, (美)布鲁斯﹒瓦瑟斯坦 著,吴全昊 编译,海南出版社, 2000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华尔街10年变迁内幕 》 ,(美)乔纳森·尼 著,
贝多广、 叶 扬 、覃扬眉 译,中信出版,2008
《最后的大佬》,(美)威廉﹒科汉 著,徐艳芳 译 ,中信出版社,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