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皮尔森
基本信息
性别:男 年龄:61岁 国籍:瑞典
所属行业:服装 净资产:145亿美元 排行榜:福布斯2009 名次:18
基本简历
主要经历
瑞典人皮尔森在1972年进入由他父亲创办的H&M服装公司,负责海外市场推广
1979年皮尔森进入公司董事局
1982年 皮尔森出任H&M服装公司首席执行官
1982年至1998年,皮尔森成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企业家学院董事
个人荣誉
美国国家零售业协会 2000年 国际奖
公司历史
H&M(Hennes&Mauritz)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在北欧瑞典的韦斯特罗斯市(Vasteras),这个曾是中世纪文化、贸易中心的宝地,出现了一家名为"Hennes"的服装店,"Hennes"在瑞典语中即"她"的意思。很显然,"Hennes"是一家专营女装的商店。Hennes的创办人ErlingPersson原来是韦斯特罗斯市的一名推销员,是一次偶然的旅行使他开创出了这个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品牌。当时,他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看到当地服装店的服装价格虽然很低,但却能获得很可观的营业额,Persson意识到,薄利多销的确是一个好点子。于是,他一回到瑞典,便模仿着美国服装店的做法,开设了"Hennes"女装店。
"Hennes"的生意很快便红火起来,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大,1968年更一举并购了一家名为"MauritzWidforss"的商店,这家商店的主营业务是为顾客提供打猎用品,因此产品中也有一大批男士服装。并购"MauritzWidforss",使Hennes的店名改为Hennes&Mauritz并延用至今,店里的服装也开始增加了男装的系列。1982年后,ErlingPersson的儿子StefanPersson继承了衣钵,并加快了在欧洲的扩张步伐,2000年3月31日,H&M甚至走出欧洲大陆,在曼哈顿区第五大道开设了其在美国的第一家店。
经典案例
积极开疆辟土
H&M之所以能横扫欧洲街头,得力于公司兼顾流行、品质及价格的三合一哲学,以及积极扩张的政策。2004年春天,当H&M在纽约的旗舰店开业时,因为顾客过于拥挤,公司甚至可以配合需求,在每个小时进货。
美国商业周刊日前评论,H&M重新定义了平价流行,印证了公司认为价格、流行、品质能够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H&M把三合一的成功方程式,大量复制到其他的市场。H&M虽然来自瑞典,但是现在最大的市场却是在德国,根据《福布斯》(Forbes)杂志的报道,1982年,当皮尔森从父亲手中接下公司时,H&M当时还只有100多家分店,而且大部分都在瑞典。如今公司已经从欧洲延伸到美洲,在14个国家共拥有800多家分店,2003年营业额中有88%来自国外市场,公司新开的分店数目达93家,2004年则预计将达90家。公司过去6年的扩张率约75%,现在的目标是,每两年进入一个新国家。
美国的欧洲零售业市场分析师威尔斯(KeithWills)评论:“没有任何的欧洲零售商,能够如此迅速和成功地在国外扩张。”
皮尔森日前在接受商业周刊访问时表示,他的父亲曾经质疑公司的扩张政策是否冲过了头,有时候他会问皮尔森:“为什么你要这么急?”毕竟他的父亲也是在创立公司29年后,才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国外分店。皮尔森说,他给父亲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当你正炙手可热时,你不能停下来让热度变冷。”
细节决定成败
皮尔森的外表和谈吐都比较像是财务专家,反而不像是零售业巨子。他亲自掌控公司支出。为了减少花费,90年代,皮尔森甚至没收员工的行动电话,今天公司中只有少数高层主管备有行动电话,而且公司鼓励员工,只有在特殊情形时,才能搭乘商务舱和出租车。虽然在小地方都要省钱,但是在大事情上公司却很舍得。大手笔投入年营销费在4%以上,广告聘请知名摄影师掌镜也从不手软。
此外,公司相信,在购物必须要很容易且有趣,因此公司非常注重店的购物环境及购物与娱乐一体化的配置。平价是一贯选择走的路。公司成立于1947年,当时主打平价特色,由于瑞典的零售业和欧洲大多数国家一般都被昂贵的百货公司主导,因此在市场上一下子便开出大红盘。皮尔森在1972年加入公司后,他希望公司在惟一标榜的低价位之外,能再加入流行及品质的特色。虽然有许多人认为,这些特色无法同时存在于一个品牌,但是皮尔森却相信公司能够做到。之后标榜的“以最好的价格,提供流行与品质”,确实为公司的成功打开了大门。
店中的产品多元,提供男女消费者以及儿童流行和基本服饰,同时贩卖化妆品。店中服饰的平均售价只有18美元。公司认为,平价才能让消费者负担得起每一年,甚至每一季都去店中购买新推出的产品。这种策略最能吸引15到30岁,讲求曾经拥有,而不是天长地久,希望随时都能追上流行的女性消费者。为了降低成本,以维持平价策略,没有自己的成衣厂,制造完全外包给900家工厂。为了拿到最好的价格,公司精挑细选外包对象,这些工厂分散于全球21个工资最低的国家中。由于成本控制得宜,公司的产品售价虽低,毛利仍然能够维持在53%左右。
除了价格牌,还打流行牌。公司把流行视为犹如容易腐坏的食品,必须时时保持它的新鲜,因此公司力求将存货降到最低,而且让新货源源不断。所以点子必须迅速被转化为服饰,让消费者能够快速买下上架的衣服,上街展示还属新鲜的时髦服饰。
为了达到这种效率,公司的所有服饰都由公司内的80名设计师设计,公司与供货商间密切合作,严格控制每个过程,同时扮演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角色,尽可能减少产品经手的人数,让过程更简洁。把衣服从设计到上架的时间压缩,最短只需三个星期,速度在业界数一数二,公司因此有能力在任何时候,推出符合流行尖端的产品。
此外,公司每天都以国家及店面为单位,分别分析每件衣服的销售成绩,掌握哪些产品热卖,需要立刻增加制造,也让货品供应更顺畅。公司标榜店面每天都会进货,以补足消费者目前最需要的产品。橱窗摆设所传达的讯息为何、衣服上标示的信息应该包括哪些、更衣间的设计等也很重要。为了让顾客很容易寻找到店面,公司在计划开设新分店的地点时,也一定不计代价寻找最佳的地点。
史蒂芬将60年前服装小店做成麦当劳
然而,这个庞大的服装帝国在60年前却只是瑞典韦斯特罗斯市的一间服装店,店主欧林·皮尔森此前是一名普通的业务员,1947年,他旅行到美国,对一种新式的服装店产生了兴趣。这种服装店有着很高的营业额,并且始终保持在低价位。他从美国返回后,便于同年9月13日在韦斯特罗斯市效仿成立了第一家服装店——Hennes服装店。他将其命名为“Hennes”(瑞典语译为“她的”),因为店内只售女装。Hennes经过了20年的稳步发展。1968年,当公司开始寻求向斯德哥尔摩拓展时,欧林·皮尔森收购了Mauritz Widforss(一家售卖猎具及猎枪的零售店),其店面位于斯德哥尔摩。在购得店面的同时,也得到了库存的一批男装。此后,公司将名字改为Hennes& Mauritz(简写H&M)。
1972年,欧林的儿子史蒂芬·皮尔森进入公司,十年后,正式接管家族生意,并发扬光大,成为了子承父业的典范之一。一直到2000年外聘职业经理人罗尔夫·埃里克森打理H&M以前,公司在这一期间顺利完成了战略转型。H&M的服装定位也在引入“McFashion”(麦时尚)之后,成为奢华评价的统一体。而这一概念的成功引入,不得不归功于家族第二代传人史蒂芬·皮尔森,史蒂芬觉得,仅有父亲开创的平价定位对于服装品牌而言是不够的,应该引入时尚和品质。也就是说,把大众平价和奢华多变的时尚结合起来,像麦当劳一样贩卖“时装”。
1974年,H&M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化妆品、青少年装、婴儿装,新增加的产品线丰富了H&M的货架,而专卖店也跨出了北欧,进军英国、德国这些欧洲大市场。H&M专卖店的数目已逐步从不足100涨到了200,这家起源于北欧的家族企业正开始呈现出惊人的潜力。
职业经理人促进H&M疯狂增长
2000年3月,深得家族传人史蒂芬·皮尔森经营精髓的埃里克森,在其前任经不住网络热的诱惑跳槽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后,正式接任H&M全球CEO一职。
对罗尔夫·埃里克森来说,二十年前选择进入H&M是他人生中一次最正确的决定。1987年,H&M希望聘请罗尔夫·埃里克森管理其在丹麦的分店时,这位在哥本哈根一家百货商店工作了近20年的职业经理人犹豫思考了一周时间。因为,当时的H&M实在是藉藉无名,就连在百货零售业内浸淫已久的埃里克森,都对这家诞生于瑞典韦斯特罗斯市、在丹麦开了首家分店、拥有40年发展历程的家族企业了解甚少。
但最终,罗尔夫·埃里克森还是接受了聘请。理由很简单,他非常认同时任公司CEO史蒂芬·皮尔森的经营理念,而且也看到了H&M巨大的增长空间。一如罗尔夫·埃里克森所预料的那样,这家全球第二大时装零售企业在过去五年里,销售额增长了72%;税后利润增长了183%,毛利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这在竞争激烈的时装业里,相当不容易。
在进入H&M十三个年头后,接过权杖的埃里克森萧规曹随,按照董事长史蒂芬·皮尔森规划好的发展方向,踏踏实实去执行:削减成本、优化分销渠道、扩充产品线、不断开设专卖店,向海外市场扩展。快速运转的H&M却走得有条不紊。
解析
皮尔森必胜的"四大法宝"
1产品时尚设计。
2同瑞典其他大型连锁商一样,把生产环节转移到低成本国家进行,以保持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3以顾客的需求为重是Persson先生的经营理念,他经常在连锁店实地了解顾客的意见和需要。
4H&M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全球化发展。
附件
新闻链接
- 瑞典H&M公司市值超过瑞典国有控股股值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609/15472884301.shtml
- H&M:皮尔森家族和宜家交流"苛刻"
http://www.cfw.com.cn/news/sszx/200808/20/t20080820_262166.shtml
期刊
BusinessWeek, November 11, 2002, pp. 106–110.
Financial Times, May 30, 2001, p. 13; October 31, 2002, p. 27.
Independent (London, England), June 28, 2000, p. 3.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 2002, p. C11.
WWD, March 30, 2000, p. 6.
|